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77|回复: 3

大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7 0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年关果然繁忙,每日早出晚归难有闲暇,不来水云间竟有些时日。看完寒凝的帖子,也想起这些年的行程,也以同样的题目,闲聊数语。

大城

我去过的城市并不多,其中一半还是过去的一年里,因了找工作的缘故而茫然驻足。然而除了这些,或许也有同样的大城市的情缘,一段时间里也去齐了,或者仅仅去过了四个直辖城市。

一、边城重庆
17岁那年,随着39个小时的绿皮车,我第二次离开了家乡。懵懵懂懂之中,第一次出神地听铁轨咣当,第一次闭眼地看日出日落。这个时候,惊奇抑或不安,单纯的脑袋里只是一些莫名的冲动,我不知接下来的日子将会何样,以后的人生将会如何。这情景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见清晰,以至于我经常想起,在火车驶过的鄂渝大地,有数不清的长长涵洞,列车进进出出,光线暗暗明明。

还没有到山城,我已见到了许多山,石山,青山,苍山,小山,大山,群山……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山成了我心中的一个圣语,从汇智宿舍楼里的乱翻书开始,到天都峰上的呆坐结束。我所感动的,“仁者乐山,山者厚重不迁”,因为我总以为,周流无滞的智者更多天生,厚重不迁的仁者却离我们很近。五年以后,在鸟巢的圣火即将熊熊燃烧的时候,在我即将投身寻工作的毕业大军的时候,在天都峰的峰顶,汗流浃背之余,我终于感受到山的伟岸。那一刻,我模糊了山与水的印象,我也不知自己到底是喜欢城市抑或乡村。在时代的潮流中,我觉得有一个词是那么的清晰,晕眩。

我去重庆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我还记得,第一次坐在列车上掠山而驰,所能想起的除了家乡和亲人之外,只有11岁时的花果山。花果山并不高,很少悬崖峭壁,自然缺少那份慑人的震撼。然而,或是因为见山仰止的少年第一次远离家乡吧,尽管地理上的苏北与家乡鲁南近在咫尺;或是因为这郁郁葱葱的云山雾罩中,藏满了调皮的果实以及妇孺皆知的神话。竟然迄今,再也没有哪一份风景能在脑海里这样细水长流。我还记得栗子上针刺正青,唯有爬上树去,摘来一抱山梨分给大家;我还笑过身后的小女孩,一路上眼巴巴地痴痴望着,垂涎于我敲打在胸前海螺上的松枝,竟采自那曾有惊天一跃的石山之侧,不但长短刚好,头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经年松子;我也时时后悔,在一棵半悬于溪上的古树根旁,鬼使神差地采到一颗并蒂灵芝,然后兴高采烈地扔进潺潺水中;我也偶尔心有余悸,那不知名的灌木丛边,不等我将青翠欲滴的果实咬开,舌头已然麻肿,我想,或许那就是麻沸散吧。离开花果山后,我开始了六年半的中学时光,全然忘记了连云港,或许本来就没有记过,那个我第一次邂逅的城市。

出了重庆火车站,我的脑海里只剩两个字,惊骇。当时有一个字爬满全身的每一寸肌肤,热,真的好热。其时已然十月中旬,可家乡的长袖和外套在这里很不合时宜,像那衣服的主人,一个灰土土的胡子还没有长长的懵懂少年,在人来人往中跌跌撞撞。天上的太阳看起来颇像月亮,只有那热度提醒着我不要忘记它的尊严。也是到了后来,当我在寒假彻底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有多幸运。在山城的整整三个月里,我仅见过三次月亮肤色的太阳,这三次的太阳,头一天就给了我一次宠幸。

天生我就有着上海穷人的气质,在大世面面前,总是畏手畏脚,我所拥有的美丽诗卷,多凭双眼书写。加之味觉天生不够发达,除了极好吃的东西外,竟很难感知一般的吃喝有何不同。如果讲起吃的快乐,蹭吃蹭喝中多有妙不可言,我要时时感谢他们,多亏了那些老师同学和少有的几个朋友,让我偶尔能舔舔嘴唇。之于重庆,大街小巷的火锅没有多大记忆,唯有凌晨时围坐而吃的毛血旺迄今不能忘怀。还有时时想念的七碗米饭,免费的散发着竹香的七碗米饭,不知老板娘那清丽的瞳孔中还有没有对一个瘦瘦少年的惊恐。同样,橙子、柚子还有回锅肉,这些甜甜的抑或香香的东西,第一次就让我痴狂。也许正因为是初恋,以至于换了个时空,竟再也找不到当初的甜蜜。此外,火红的辣椒油,让我每每竖起鸡皮疙瘩,满心崇拜地想起先烈的坚毅。

美食城,不夜城。前者的记忆因人更因财而异,然而后者的记忆大抵差不了多少。重庆的夜是亮堂的,这里的人们尽情享受着生活,像个青春期的少女,泼辣而又真实。解放碑的繁华不知现在如何,我只记得路边的可视电话仍能让今天的京沪自惭形秽。我第一次震惊于女子的皮肤如此细嫩,以及她们的裙子如此之短,而且,她们一样潇洒地口出脏话。北京的段子多与政治有关,上海的段子多与股票挂钩,而重庆人的段子里,却充满了人性,尽管大多有点黄有点暴力,仍然不失可爱。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总多多少少有着边城的憧憬么。或许,这个剽悍的重庆,正是大城市里的边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7 14:59:11编辑过]
发表于 2010-2-7 09: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看来木耳是要来篇连载呀!重庆我还没去过,看了你的帖子更加向往。

最近看到个新名词:“红段子”,很感兴趣。

期待看到更多的“红段子”;也期待你的《大城》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22: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23: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城

大城
还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4:49 , Processed in 0.0740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