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17|回复: 11

让往事在倾听中苏醒:邱岳峰逝世30周年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1 21: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是上译配音大师邱岳峰老师30周年忌日.发这个帖,只是因为喜欢他,从20年前,到现在....以下文字转自百度.

        邱岳峰(1922-1980) 配音演员。原籍福建省福州市,生于呼伦贝尔。早年离家外出求学,就读于福建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北京外国语专科学校。1942年参加大亚话剧团。1944年参加天旅剧团,同年8月接受别人投资,组织天津国艺旅行剧团,自任团长。1945年赴太原参加兴亚剧团,编导话剧《蒙面盔》,导演话剧《夜半歌声》,演出话剧《雷雨》。1947年到天津参加燕旅剧团,任导演、演员。1949年到上海,参加上海剧艺社。1950年后进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组(1957年组建为上海电影译制厂)工作,开始电影配音演员生涯。1953年,出席第二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他善于以具有丰富表情的不同声音再现银幕形象,30年间,参加了几百部外国影片的译制工作,其中在近200部影片中为重要角色配音,配音的影片主要有《伟大的公民》、《安娜·卡列尼娜》、《警察与小偷》、《科伦上尉》、《白夜》、《第四十一》、《红菱艳》、《称心如意》、《悲惨世界》、《大独裁者》、《简·爱》、《凡尔杜先生》等。还曾为几十部国产美术片和故事片配音。
所有热爱电影的人,都忘不了那部优美的电影《简·爱》,更忘不了为罗彻斯特配音的邱岳峰。他那一声绝望的“简——”,似乎依然萦绕在我们胸际……十九年前的3月,他抛下了亲人骨肉,抛下了热爱他的观众,依然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我们怀念着他—— 

       3月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夜空中不断响起元宵的爆竹声,人们还沉浸在世纪最后一个春节的欢乐尾声里,我的心里却是那样的沉重……远望着窗外东方明珠塔闪烁的灯光,低头凝神细看案头放着的三张照片,这是一位曾经风光过、追求过、挣扎过的老人,许多年前也是在这样的一个3月早春的日子里,他走了,抛下了他挚爱的电影配音事业,永远地消失了!在他离开人世之后快二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不断地听到人们悄悄谈起他的名字——邱岳峰。在我做外国电影编译工作的廿年岁月中,曾经有多少读者来信来电,询问他的一切。一位牡丹江京剧团演员来信说:“像邱老师那种声音太少有了,希望译制厂领导考虑快快培养邱派的继承人。”一位河北石家庄的年轻人在信中说:“我实在难以相信这突如其来的不幸消息。他不会死,不会死的。”北京邮电学院的大学生呼吁:“将遗像寄给我一张吧,告诉我他为什么突然死去。”此刻我手中捧着邱岳峰的大儿子邱必昌转给我的厚厚一叠来信,思绪万千。许多年了,总有一个声音在心中回荡着:但愿今后不会再有悲剧发生,但愿…… 
然而要翻开历史的一页,接取伤疤上结好的那层表皮,真是太沉重、太痛苦了。六年前我的一位好友曾那么坚决地催促我:“你一定要写,要写他!”然而今天她跟所有忙忙碌碌享受生活的人一样,劝我“忘却吧,因为太痛心了!”不,不!我抵不过心灵深处那种呼唤,终于拨通邱必昌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是平静的,自然也掩不住一点点吃惊,于是我俩面对面坐下来,将这沉重的生活一页揭开。 
     “我想谈您父亲的事,尤其是老人家怎么走的,非常不礼貌,不合时宜吧,但我要说,让我们不要带着太多的负担,太多的遗憾走进新的纪元,假如这一切发生在今天,也许什么都不一样了是吗?”在躯壳、灵魂、精神素质上,邱必昌都有父亲的血统,掩藏在那样冷静、平和的外表之下是热烈的心灵。 
“我想你一定最想知道父亲是怎么死的,我不同意将这件事作一种招摇惑众的宣传,比如称为‘死之谜’。其实父亲的死是一种必然,他的处境、遭遇、性格都决定他有极大可能走上这条路。因为他不仅是个艺术家,也是个好父亲,内心很浪漫很丰富,现实却对他非常不利,可以说太艰难、太曲折,他的个性又太内向,所以他没有什么办法来解脱自己,只能找这种归宿。”邱必昌呷着浓咖啡,抽着烟。“那天是3月最后的日子,29日,天很好……”邱必昌沉默了好一会,往事如烟,然而这一幕永生难忘。“他这天眼光很特别,像有许多话要说,可总是动动嘴唇不出声。父亲最喜欢我妹妹,我们家一共是五个孩子,三男二女,现在只剩一女就是我妹妹。我的大妹妹婴儿时得了急性肺炎,要买青霉素凑不足钱,后来向人借了钱买了针剂,来不及了,她已经死了。所以我爸爸把对大女儿的那份思念都寄托在对我妹妹的爱里了。”邱必昌再一次停下来,很沉重的说:“爸爸都来不及跟我们告别,就这么昏过去了。我们赶紧把他送到对面的淮海医院,抢救了一天一夜,他一直没醒过来。第二天3月30日,记得那天响春雷,炸雷似的特别响。瓢泼大雨下个不停,整整守了一天一夜,恰恰我出外办事的一会,医院通知我爸爸已经不行的消息,我赶去医院,路上车堵得要死,我赶到医院,一身是水,雨水、汗水、泪水都混在一起了。我心里总觉得老天在怜惜他,十年之后我在清明过后不久,把父亲的骨灰从龙华落葬到苏州去,老天也下这么大的雨。”邱必昌抽了口烟,也许是压低一下心灵深处的那份沉重,在烟雾后面,我看不清,也没勇气去望那对眼睛。 
    “我父亲走得这么坚决、这么快,大概是我母亲、我和妹妹弟弟都没有预料的。我总以为可以马上采取点措施,洗胃什么的,过几天会醒过来,谁知……”他顿了顿,很沉重地吐出一圈烟雾。后来我从他的同行中听说,邱岳峰已经不是第一次想寻求这种归宿。听家人说,幸亏他的妻子在身边。那年戴“历史反革命”帽子时,他吃了安眠药,被她发现,马上用手扒,总算救了他的命。后来好象是在“文革”时期吧,又有过一次。到底是什么呢?是命吧,他总是那么艰难地活着。 
那些日子,我踏访了和邱岳峰同时代的艺术人、他的同事和学生,我翻找、查看了当年的一些记录,在质对立着那些逝去的痕迹。然而我不想那么机械地、表面地述说这件事,二十年的历史进程,已经使我们能够公正辩证地评说一个历史时期的特定环境造成的有着深层和表层、个人和环境、内在和外在因素的事件。 
       不管怎样,邱岳峰假如活到现在,那一段往事一定不会发生,悲剧一定不会重演。我们循着死因追溯着逝去岁月的踪影……“我们家的房子小,那是出了名的。1953年我家从长宁路搬到南昌路,一条旧式弄堂里一间只有十七平米的房间要住七口人,祖母、父母、四个孩子,大孩子们都睡在地板上。我父亲的工资刚进厂时评级是103元,死时还是103元。记得后来‘文革’结束时,爸爸领了那几年扣发的工资,数数大概是千把元吧,一进门他就高兴地喊着:‘快去买两张床!’那时我们才睡上钢丝床。尽管这么艰难,父亲可从没怨言。他这人很会自得其乐,工作上不要说,就说生活吧,他干什么都干得很棒。他木工做得挺精,有段时期,就是‘戴帽’时期,他被打发到译制厂后院一个小木工棚里当一名木匠,算是‘劳动改造’。他专心一致学起木匠活来,还真露一手呢。家里几件家具还打得很不错。他能把人家做钟座多余下来的三角边料一块块拼起来做成精致的拼花五斗橱。他喜欢花草,特别爱种橡皮树,屋角那棵橡皮树,在他当年去世前长得知高叶茂,一直长到屋顶。他爱说戏里的事,很幽默。记得他在世时,家里总挤满上门求教的年轻人,父亲对他们可好呢,常常到十一二点钟才把他们送走。父亲死的原因其实是明明白白的,他受不了对他的不公正待遇。” 
      我查询的资料和邱必昌叙述的事实是符合的,邱岳峰生前遭受到的一切,至少说是不够公正的。尽管译制厂的党组织和行政领导对他采取了宽容、理解的政策,很多有事业心的老一代同仁都与他相处得很融洽,但事实毕竟还是没有改变,他始终背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文革”中,这顶帽子自然更重了,二十年来为那么多的“毒草”配音,一个“反动学术权威”的结论已经算很轻了,每次斗批改、进牛棚都逃不了的。邱岳峰的个人历史其实并不复杂,出生于福州市,祖父是驻守中苏边境的一名武官,娶了一个白俄女子,于是邱岳峰也有白俄血统。他9岁就离开故乡,只身投靠亲戚,在天津、北平求学,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最初他读一段英语专科学校,后来为生活所迫,放弃求学深造开始投入演艺界。1942年到了天津,在大亚话剧团,那年他刚20岁。在话剧团,他什么都做,置景、搬道具、做灯光效果、管化妆服饰等等,也上台当个跑龙套的。1945年他到了北平联华剧社,正式上台扮角色,演过话剧《夜半歌声》。1947年在天津参加燕旅剧团,1949年到上海剧艺社。邱岳峰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一代配音演员。据他的同代人、配音艺术家富润生老先生回忆,“邱岳峰是第四个进译制厂的。我和尚华是接他后面进厂的,但是他跟女演员姚念贻(姚因难产,年轻轻就去世了)合配的第一部是苏联电影《小英雄》。那些年很艰苦,但我们都很愉快振奋,刚解放嘛。又是译制事业初创期,邱岳峰对这份事业是非常敬业和尽心的。厂领导对他不错,当时党组织把他保下来,作为‘留厂察看’陈叙一厂长更是把配音重担交付给老邱,‘文革’前一段日子老邱事业上一直比较顺。”“文革”十年,邱岳峰始终带着一个信念活着,那就是盼着那一天,能把他的历史问题说明白。他盼的不是“摘帽”,而是“平反”,但他左盼右盼,盼不倒头。 
     他的这顶摘去的“帽子”,其实一直沉重地戴在他心上。因为他最心痛的是,孩子们平白无辜地受到牵累,他的女儿始终不能从农场上调,在农场整整八年。许多人的儿女都纷纷回城、考大学、调干,而自己女儿的事却迟迟不能解决。难怪邱岳峰对朋友要唉叹,要流泪。 
      在他去世前的半年多时间里,许许多多的挫折和不顺心的事都接二连三地落到他头上。1979年底,邱岳峰获知自己的申诉得不到解决,不在平反之列。他绝望了,奔走呼吁了两年没有结果。那些日子里,他那么颓丧、消沉,有希望但盼不到头总比什么都绝望了好得多,他的心开始凉了。不久,他被演员组推举为年度先进分子,但最终宣布时却换了另一个名字。有人提醒他“你是内控”,他的心颤抖了。回忆当年的事,还有些老同志记得起来,邱岳峰那些日子躲着大家,脸色更黑沉,人更消瘦。在1980年元旦到来的忙碌日子里,没有人理会他这个“有问题”的人,他躲在一个角落里,伤心地哭着。一个年轻的演员看到这一幕,伤心地劝他,邱岳峰压抑不住心中的苦恼,痛苦地迸出一句话来:“我要退休,等到81年5月马上退!” 

      此后,“我要退,我不干了!”这样的话常常从他嘴里脱口而出,在厂里,在家里,他都显得那般焦虑不安。邱岳峰的名气不小,一个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家,自然也很爱护自己的面子,很在乎舆论的评判。最后发生的事,其实只是一根小小的导火线,关于这件事,父亲和儿子有过一次长谈。邱必昌告诉我:“在他走之前没多少日子,他跟我谈起过关于他‘跟年轻演员相处’的那些流言,他当时并不在乎,只说了几句:‘我真的没什么,这是个有抱负的年轻演员,有前途的,也很用功,我内心里只想给些帮助,促其在事业上成功。’其实现在看来,真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当时我觉得导致父亲死的根本原因,是多年来压在他心头那副沉重的枷锁。我后来冷静地想想,假如一个人对前途丝毫不抱任何希望,一再地想要解脱,那么走这条绝路,未免不是件好事。对家人、对别人是件遗憾的事,但对他是一个解脱。”我望着邱必昌那无可奈何的样子,说:“这样说,你心里也好过一点吧?” 
      对邱岳峰也许是一次解脱,但对热爱他的影迷,却是一次太沉重的打击了。现在的人也许早已淡忘,但历史不会遗忘。这一幕幕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名演员的心能跟普通百姓这么靠近,直至今天还有这么多的人记住他,怀念他,实在是邱岳峰的幸运和造化。 
      邱岳峰去世,这突如其来的不幸使他的家人、同行、朋友惊倒了。老艺术家、配音演员苏秀在她的著作《我的配音生涯》中这么回忆:“他恐怕是我们配音演员中最受观众爱戴的一位了。”她至今难以接受老邱自杀而死这个事实。邱岳峰的学生全国都有,消息不胫而走。尽管没有登报,没有政府机构出面的追悼会,然而,一切都比预期的更加隆重,更加令人激动。在龙华公墓大厅里,络绎不绝前来吊唁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准备好的六百多黄花一下发完,后来又增加到九百多朵还不够,之间人不断涌来,很多人从没见过,他们也不留姓名,送上花圈,只说是热爱邱岳峰的观众。悼词是由工会代表富润生、演员组组长李梓和邱岳峰的生前好友韩非三个人读的。 
       1980年,上海文艺界走了两个名人——赵丹和邱岳峰,这年春天特别冷,雨水也特别多。我和邱岳峰的同代人、下代人接触,几乎都能获得同一种感觉,“老邱这人太闷,他性格上是有弱点。”我想,也许可以作这样一种解释,邱岳峰是一个艺术家,不能离开艺术家的特点去评判他。他的精神领域始终充满了矛盾。始终是不安静的、痛苦的。因为他的理想太完美,戴着一种浪漫的幻影;他处的现实环境很不顺利,这两者距离太远,冲突太激烈。邱岳峰很像历代一些艺术家,作家海明威、画家梵高,他们都寻找着人世间不存在的完美、激情和宽容,但最后都绝望了。我想,我们应该理解、同情、痛惜他们,说一声:“安息吧!” 
      让我们把沉重的历史一页翻过去,在纪念中振奋起来。。进来这些日子,上海电影译制厂沉浸在一种重振旗鼓的欢快中,新厂长新领导新班子新作风,总之,新的开端,带来新的面貌。纪念这些创始期的有功之臣,继往开来是我们的目的。谈起邱岳峰,自然就会想起“邱派”。邱岳峰艺术上的特点是从一条崎岖的小路上一步步走过来,在经年累月的埋头苦干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风格也就是今天流行的“品牌”,人们爱叫他“邱派”。“邱派”的形成是“水滴石穿”。当年曾经有人断言,邱岳峰在电影译制事业上是没有前途的,因为他声音沙哑,音域不宽,他过去在舞台上是以表情所长掩盖声音短缺的。但奇怪的是,就是这个缺点,一旦提炼、改造、升华,竟变成特点,以后又发展成一种特色,最后就成了一种流派。想当年配《列宁在一九一八》时,列宁是由著名的话剧名角张伐来配的,邱岳峰只配在冬宫收买卫队长的特务一角,才几句话,邱岳峰听到自己的怪嗓音,嘎嘎地像公鸭叫,有点难为情。可后来在一个个的角色里,他像锻铁一样练嗓音,练出了闪亮的色泽和硬度。到了配意大利片《警察与小偷》时,他有了一次巨大的飞跃,从此他在译制片领域里真正站稳了,赢得了公众的赞赏。从此他在一连串的名片巨作中担任主要角色的配音,两百多部译制片中他挑重头戏的,真是一大串噢,数都数不过来:《悲惨世界》中的店主、《巴黎圣母院》中的神父、《第41个》中的白军中尉、《好兵帅克》中的帅克、《红与黑》中的市长、《蔡一猜谁来吃晚餐》中的父亲、《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宁、《凡尔杜先生》中的凡尔杜、《大独裁者》中的犹太理发师……最著名的那部《简·爱》是他登峰造极之作,人们如今还能从《邱岳峰绝版》那盘磁带中听到一颗受伤心灵的呻吟和呐喊。邱岳峰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声音的享受,更是一份受之不尽的文化艺术遗产。 
      译制厂上上下下,老小几代都为有邱岳峰这样的配音大师而骄傲。很多人对我说:“我们只记住他在艺术上的成就,这就是他最大的生命价值,别的都不足为奇。”邱岳峰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在那样局促艰辛的生活条件下,创造了一份艺术财富,他给后人的这份遗产是丰富的,所以他是富有的。正像一位看遍他所有译制片的影迷所说:“今天译制片这么多,但像邱老师这样深沉的声音却难得听到了。”我想让我们从忘却的纪念中得到一种启示,共同开创这份事业吧!

(转自百度)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1: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往事在倾听中苏醒:邱岳峰逝世30周年祭

让往事在倾听中苏醒:邱岳峰逝世30周年祭

邱岳峰参加译配的部分译制片 

 1 1952.03 未婚妻       
 2 1952.03 华沙一条街      
 3 1952.06 解放了的土地      
 4 1952.06 米丘林      
 5 1952.08 游侠传      
 6 1953.06 不屈的城      
 7 1953.07 伟大的公民      
 8 1953.08 彼得大帝      
 9 1953.08 卡塔琳的婚姻   
10 1953.09 生活的创造      
11 1954.0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2 1954.05 乌克兰诗人舍甫琴珂      
13 1954.08 明日处处欢乐歌舞      
14 1954.08 钦差大臣      
15 1954.10 不可战胜的人们  
16 1954.11 收获   
17 1955.03 米兰的奇迹      
18 1955.09 九月英雄
19 1955.10 魔椅   
20 1956.01 安娜卡列尼娜
21 1956.01 官场斗法记      
22 1956.06 夜店      
23 1956.06 牛虻      
24 1956.06 假情假义的人们(原名“影子”)      
25 1956.08 音乐家艾凯尔      
26 1956.11 做贼心虚      
27 1956.12 锦绣前程      
28 1957.03 匹克威克先生外传      
29 1957.04 盗名窃誉      
30 1957.04 好兵帅克      
31 1957.04 称心如意      
32 1957.05 山城春色      
33 1957.08 第十二夜      
34 1957.10 警察与小偷   
35 1957.10 如此人生   
36 1957.12 证据      
37 1957.12 第九期答案      
38 1958.06 祝你成功!      
39 1958.07 我们的客人      
40 1958.09 忏悔      
41 1958.12 血的圣诞节      
42 1959.01 科伦上尉   
43 1959.01 幸福的磨坊   
44 1959.02 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   
45 1959.02 三合一   
46 1959.02 危险的生活   
47 1959.02 心儿在歌唱   
48 1959.02 马尔华   
49 1959.04 2×2=5   
50 1959.05 海上红旗  
51 1959.07 三剑客   
52 1959.08 战友   
53 1959.08 被遗弃的人
54 1959.08 柯儿趣游记
55 1959.11 上任前夕  
56 1959.12 蒂萨河上  
57 1959.12 春风野火  
58 1960.01 塔娜      
59 1960.02 鹰      
60 1960.04 球      
61 1978.06 白玫瑰      
62 1978.08 牛虻      
63 1978.09 “汽车”行动      
64 1978.10 在阴谋者中间      
65 1978.10 在那些年代里      
66 1978.1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7 1978.11 追捕      
68 1978.11 雾都孤儿      
69 1979.03 车队   
70 1979.03 未来世界   
71 1979.04 王子复仇记   
72 1979.05 简爱
73 1979.06 悲惨世界
74 1979.07 绝唱
75 1979.08 政权.真理
76 1979.08 光阴   
77 1979.09 金环蚀
78 1979.09 龙子太郎
79 1979.11 佐罗
80 1979.12 蝙蝠
81 1980.04 珊瑚岛上的死光
82 1980.09 凡尔杜先生
83 1980.10 绝唱
84 1980.10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
85 1981.01 冲出包围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1: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邱岳峰的经典配音片断http://t8.rbc.cn/play--s-id_24474.html

简.爱Jane Eyre 原声音乐与配音剪辑(对于很多老电影,很多时候更喜欢听)http://www.kuwo.cn/zhuanji/277198/

悲情邱岳峰(电台纪念节目,推荐)http://home.51.com/dsqd22/music

想回味影象的朋友(简~上译厂版)http://www.yybyy.com/thread-27927-1-1.html

邱岳峰纪念馆(若你也喜欢他,可以去为先生点一支)http://qiuyuefeng.netor.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31 21:22:4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21: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记得《简爱》中罗彻斯特的声音呢。

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1: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邱岳峰)给观众的一封信   

    ⊙出处:《文化与生活》1980年第2期/gog提供 按:邱岳峰同志是我国观众最熟悉的译制片配音演员之一。他从小对文艺具有浓厚的兴趣,二十岁那年就登上了话剧舞台。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第一代的电影配音演员。据不完全统计,他一共担任了将近二百余部译制片的配音工作。配音的角色有道貌岸然、满腹邪恶的富洛娄神父(《巴黎圣母院》),有饱经风霜、为生活所迫沦为贼的小偷(《警察与小偷》),有一度傲慢,继而沮丧的罗彻司特(<<简爱>>),有一夜之间飞黄腾达的退役军官霍夫曼(<<科伦上尉>>),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卓别林主演的骗子手凡尔杜(<<凡尔杜先生>>),疯狂不可一世的大独裁者(<<大独裁者>>)……这些人物类型互异、各有特色,译配难度大,要求高。就邱岳峰同志的音色来说,并不是很理想的,可是他却能以"神"取胜。他十分注意所配角色的性格特征,力求对角色理解得深透,分析得精细,故而他的配音大都 能与形象相吻合,仿佛片中人就是由他亲身扮演一般,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青)

 亲爱的观众: 我收到你们不少的来信。封封都充满了对我的鼓励、鞭策我信赖的话语。读后,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我只有将全部精力献给电影事业,酬答同志们的深情。 请允许我就你们最感兴趣的"译制片如何配音"这个问题简答如下。 配音,先要有个适合配音用的台本,就是把译成汉语的台词修整得与原片演员念的台词长短、节奏一样。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叫做对口型。这以翻译者为主,配备一名填装员来共同工作。对口型时,将影片分剪成数十英尺长的小卷,在银幕上循环放映。填装员一面眼看汉语台本,一面不时地还要抬头看画面;同时耳听原片声音,按原片语言节奏把台词读出来,及时判断其长短,节奏是否同原片吻合。如不吻合,就提请翻译者修整,直至完全吻合为止。一段戏中如有三五人对话,填装员也就要按照这三五人的不同,就象评书艺人起多角色一般。台词接口紧的时候,就更难掌握。如果没有良好的视读能力,有具备相当强的节奏感,反应又不特别灵敏的话,就比较难予适应这项工作。 演员接到对好口型的台本之后,在放映间看分成小卷的影片。通过具体的台词、细致地揣摩原片演员所表达的"情",作为自己配音的依据。就以我在<<简爱>>中配的罗彻司特为例吧。这是一个被人称为"难以捉摸"的人物,实际上,他那不近情理的倨傲,变幻莫测的乖戾,只是他性格的表象,内心却埋藏着巨大的隐痛,这就是他不幸的遭遇。正是这种隐痛,使他憎恨并蔑视某些人,使他性情暴戾恣睢。配音时不能单纯模仿他的表象,更重要的还在于传神。如果一味表现他的嘲讽训斥和以势压人,就会失去人们对罗彻司特的同情,也就歪曲了人物。这种分寸掌握是否得体(忠实于原片),是配音成败的所在。配音演员不应该让观众听出"字儿"(台词),还应该让观众听出"事儿"(潜台词)。如果再能使观众品出点"味儿"(艺术享受)来,那就更好了。 纸短情长,请原谅我就此住笔。祝大家愉快! 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 邱岳峰

(看这封信,仿佛听到凡尔杜先生那深沉而略带轻佻,老成却迸发着强烈生命力的声音,看到了那张乐观得一定会给你带来愉快与安宁的微笑的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31 21:33:3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21: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捕》是在我小学一年级时看的,当时风靡全国。前两年又下载来重看,注意到了原来小学时看的有被删节的片段,也注意到了这部片子的配音阵容实在是太豪华太强大了,这其中就有邱岳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1: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0-3-31 21:19:59的发言:

我也记得《简爱》中罗彻斯特的声音呢。

叹!

是呀,这应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还有凡尔杜,警察与小偷中的"小偷",大独裁者,白夜,当然,还有动画片大闹天宫里的猴哥

我最推崇的是那些为人们创造美好、留下美好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21: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10-3-31 21:38:30的发言:

我最推崇的是那些为人们创造美好、留下美好的人:)

完全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1: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3-31 21:36:33的发言:

《追捕》是在我小学一年级时看的,当时风靡全国。前两年又下载来重看,注意到了原来小学时看的有被删节的片段,也注意到了这部片子的配音阵容实在是太豪华太强大了,这其中就有邱岳峰。

 

是阿,除了追捕,还有尼罗河上的惨案,也是群星璀璨啊。

现在的“大片”基本上配音是那么糟糕(这也不符合商业规律呀),虽然也把大牌影星请来。怪不得现在的片子我们都喜欢看原声。

那个时候,人家是把配音当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在钻研、创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21: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10-3-31 21:45:35的发言:

是阿,除了追捕,还有尼罗河上的惨案,也是群星璀璨啊。

现在的“大片”基本上配音是那么糟糕(这也不符合商业规律呀),虽然也把大牌影星请来。怪不得现在的片子我们都喜欢看原声。

那个时候,人家是把配音当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在钻研、创作的。。。

现在讲求的是一锤子买卖,把大明星请来,至少先吸引一大批粉丝,再骗来一批不了解的观众,至于以后怎样无所谓了,哄一次是一次——这是今天的商业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8:08 , Processed in 0.0818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