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管理员们的鼓励。那是五六年前的一个冬夜去理发,透过结满窗花的窗子看到一片红火的汽车尾灯,有感于红色的危险和警告而作。很喜欢体物的诗文,含蓄,但注满了情感,也缠满了思绪。 一直关注冯骥才先生的博客,昨日更新了冯先生的一幅水墨画,《树间看舟》,非常喜欢,觉得这幅画藏了好多东西。
[原创]窗花
好像是梦里出现的场景,只能看清近处两棵参天的大树,冠上罩着一摊杂乱的靛蓝、墨绿,枝叉丛生,旁边围着一大片雾蒙蒙的密林,树林的缝隙里有数只空游无依的舟舸,几片残叶飘落。
有趣的是,舟如晨雾般迷蒙,也许一眨眼就会化成露水,沾在眼帘上,偏偏这不是焦点的两棵大树却清晰得纹理必现。 看舟,却见树。 画面上没有人,只有一个视角。像是在一个小岛上,人藏在在密林的中心,他在看漂游的舟,他在羡慕轻舟的空灵,他感受到了牢笼般的密林、铁网般的枝叶,还有迷雾的令人窒息,他沉重,他束缚,他向往树林外的干净、轻盈和自在。树干是栅栏,枝叶是铁网,土地是个巨大的底座,阒静,呼吸可闻。一个树林,就像一个鸟笼,林中人就从这一隙里观看外面的世界,世界便只能从这一隙、从这一个角度、沿着这一个思路展现出来,扁舟也只能显出空灵的样子了。 这幅画隐藏的不只是人,还有水,以舟绘水,舟影溶溶。“皆若空游无所依”,也许“若”字才是重心。有什么能无所依凭呢?舟的轻盈不也是依凭林的沉重才展现出来的么。 仔细看,还有藏着的东西,岸,以林绘岸,这一片只有草木轻响、落叶飞旋的土地。舟上的人也被藏了起来,他会怎么向这边看呢?他看到的岸,是否有水有帆?他是不是正凝视着这片密林,向往着一个停泊的港湾? 很久不写东西,有些颠三倒四,不好好看画,反而在找藏着的东西,仿佛是“看舟而见树”了,辱及尊目。 碎叶,你飘落的时候,又想了些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10-4-21 16:08:4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