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眉才子 我想写一篇文章好久了,为了纪念大唐的女子。
不得不承认,我是冲着宋词而选的唐宋诗词选讲课。而宋词吸引我的不只是它的细腻抑或豪放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那词的世界中还有那么几朵奇葩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唐诗在这方面虽然不如宋词,但是就事论事,唐代女子在诗中的成就也是一点不逊色的,只是我们讲的太少,或者说是流传下来诗作太少。 唐宋诗词课将近上了一个学期了,课上提到的大唐女子总共不过是屈指几个,大概也就是我们早就熟悉的武则天,杨贵妃之类的。至于女诗人就更近于没有了。可事实上,如此的大唐盛世,岂会缺乏女子?即便没有贸大一样的比例,但大唐的巾帼之姿绝对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纵观整个封建古代社会,唐朝的女子应该是最“完美”的了,她们没有畸形的小脚,这个毒害女人一辈子的变态风俗,她们有艳丽的服装,有魅力的打扮,若真的如课上老师设想的“长安的一天”,大概吸引我们眼球的就不只是那些盛名的诗人或诗作了,唐代的女子将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了。她们娇艳妩媚,但绝不是“珍重芳姿昼掩门”似的大家闺秀,她们矜持但不矫情,而她们“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该是性感火热的诱惑了,衣带飘飘,溢彩流芳,面露微笑,酥胸半露,这样的装束即便是在现代,应该也算摩登了吧。 美人如花花有情,唐代的女子可不是只有光艳的外表,她们的才情也是一点不逊色的。唐诗中自然也有她们的倩影幽魂,只可惜,如同在帝王家史中一样,红颜女子的身影少之又少,嫔妃公主如此,那些并非金枝玉叶的平凡女子就更难有什么踪迹可寻的了。但凡我们知道的,也不过是像武则天,太平公主,杨贵妃等屈指可数的几位,不过寥寥。即便是流传下来的,我们也多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人。的确,有多少人知道,步飞烟和赵象的爱情故事,以及演绎出的一首首爱情诗,“相思只恨难相见,相见还愁却别君。愿得化为云上鹤,一双飞去入行云”。有多少人知道,上官婉儿的“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又有多少人知道那首名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和当时的名妓杜秋娘有这千丝万缕的渊源,而至于李季兰,鱼玄机,薛涛等一位位重量级的唐代女诗人,我们也很少提到,或者根本就不了解。我们仅存的关于大唐的碎片,也许本来就没有女子的一席之地。 李白有首诗叫《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了解诗的背景,就会以为这是李白很平常的寄情山水的诗,其实,李白终其一生都对玉真公主有爱慕之心,当时玉真公主为了躲避宫廷倾轧,自愿在敬亭山上做修道女,所以李白才终日对着敬亭山,心驰神往,有感而作。而大才子李白看中的女子有岂会缺乏才情?但是这样的故事要不是仗着李白的名气或者早早就被人遗忘了,可想而知类似的不知已失传了多少,唐代女子本来就寥寥的身影若想再被后人了解可算是难于等登天了。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或许,长安的女子才算是真正的“隐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