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0-7-24 0:56:35的发言:以前看屋师写帖子都用西文符号,感觉很不顺眼,现在习惯了竟无感觉。不禁想起,中文本就没有符号体系,既然创制一个,何不与西方同轨?屋师用西文符号,不见得有任何差池啊。 谷歌了几篇文章,说法往往不统一,特别是外形相似的符号上,比如“。”和“……”,那更是双重标准,难以令人信服。 现在计算机时代更面临这个问题了,害得寒凝小姑娘都自创了“。。。”这种不伦不类的标点,语工委就不能研究研究这种事情么。 这种符号体系,在中国通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得耽误多少无谓的转换时间啊。 有些西文符号,如逗号、句号,比中文的小。西文在书写时,词和词之间有空格,标点符号之后也有空格,所以在电脑上不觉得空间逼仄。而中文的词和词之间没有空格,如果用西文符号,符号前后的空间很小,会造成所有的文字都连成一片的感觉,所以,大家会觉得屋子老师的帖子开始看不顺眼。 其实,到了计算机的时代,书写中的许多问题反而变得简单了,因为只是手指头动一下,切换中英文,就可以了。 别忘了,大家在别的帖子里都怀念那很慢很慢的旧时光,又何须对这点转换时间介意呢 个人认为,有点儿自己的特色蛮好的,这对国计民生应该也不会造成多少妨碍 题外灌水:一次开会时,无聊,在纸上把所有的中文标点符号组合成了不同表情的小脸,中文逗号的“作用”最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4 11:07:3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