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81|回复: 10

[推荐书目] 抱香斋荐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9 12: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月。

当代学人中,我最爱看葛兆光的文章。首先是文字通达可亲,这在学术文章中,做到其实不容易,所以即使大部头的《中国思想史》,读来也不觉枯燥艰涩;其次是视野开阔,东西方(日文、英文甚或法文)材料驱遣自如,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结合,自能镕铸新思、别开生面;第三是特别注重研究方法,地图、谱牒以及种种庶民生活记录都可作思想史材料,这固然是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却为思想史研究打开一种思路;第四是先研究禅宗、道教后治思想史,我以为这是很难得的,治思想史不可不懂宗教。所以,尽管周围也有人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观点尽可讨论,而在这四个方面都能做好的,国内学者中并不多见。

这本《古代中国文化讲义》其实是一部有关思想文化的“讲义”,是作者在日本、香港、大陆各大学讲课的讲稿,已在台湾出版,这是新的大陆版。我以为可以与他的《思想史课堂讲录》互相发明。因为是“讲义”,所以不免口语化,有人可能认为它简单而不免轻视,其实里面材料翔实丰富,最重要的是提供了许多有关中国文化的新问题和新视角,每个问题都可伸展开去或深入进去做进一步思考,还是看看封面的推荐辞吧:

这里讲的话题,既有关古代,也有关现代。我们谈论古代中国,就是为了理解现代中国,换句话说,就是理解我们所在的这个现代中国,是怎样从历史上的那个古代中国转化而来的。我们需要追问,到底现代中国有哪些地方已经和古代中国断裂了,哪些地方又还在和古代中国藕断丝连?到底哪些方面我们已经被西方文化所笼罩,哪些方面我们还保存着自己的传统?到底哪些古代的影子还在支持着现代人的心灵,哪些古代文化已经被现代的文明摧毁了?

  

作者简介:

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台湾大学等客座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史》、《屈服史及其他》、《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6 1:26:4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2: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说到了禅宗,还想说一下我新收到的两本书:

《空谷幽兰》(比尔.波特,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第二版),这是一个美国人追溯中国隐士传统并寻访当代隐士的书,作者60年代接触禅宗后就迷上了它,多年来一直身体力行着禅宗思想(他另有《禅的行囊》一书)。无论如何,这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而且我没想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寒山热”在今天还有遗响。

《沉默》(远藤周作,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这本小说和基督教有关,它很值得一读,我知道。所以希望有时间快点开始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29 12:58:4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09: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中国思想史》,没看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沉默》都很感兴趣,谢谢斋主推荐!但愿很容易订购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30 14:41: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22: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浏览了《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觉得非常有意思,它把我感兴趣的好多中国古代文化知识都罗列进来了,图书馆有哦[em07]

《空谷幽兰》正在读,很喜欢禅宗。作者称自己为“行者”呵呵,他的文笔有唐人绝句的味道。书中不仅记录了作者寻访现代隐士的旅途行迹,渗透了中国古典的哲学宗教思想,还对佛教、道教的一些宗派及其思想和现当代大师的事迹有所涉及,这些离我们很近的人和事一下子让我觉得禅宗并不只是在古诗文里存在,有去寻访那些仍然在世的高僧的冲动。很安静的一本书,像南方清冷的冬天~推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1 22:55:1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09: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最近对佛学,尤其是禅宗,很感兴趣。打算明年参加一个佛学夏令营,吃斋打坐,感受下佛院生活。

谢谢斋主老师~有时间把这两本书找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10: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宗与中国文化》,第一句便错,是葛颇悔其少作的一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1: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12-14 10:11:59的发言:
《禅宗与中国文化》,第一句便错,是葛颇悔其少作的一本书。

第一句是什么?我只买了《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特意看了一下“后记”,他这样写道:

“从1986年我出版了《禅宗与中国文化》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年。……在这些零散断续的工作中,有一个念头始终困扰着我,甚至可以说像一个梦魇在纠缠着我,就是如何修正我那本《禅宗与中国文化》的过分情绪化、观念化的立场和视角。这并不是‘悔其少作’的意思,那个时代思潮所笼罩的人都会受到那种焦虑的影响,既不必后悔也毋庸讳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周围世界的变化,随着知识和阅历的丰富,心里一种不安却与日俱增。”

他在后来的书里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但没有悔其少作的意思,他还说著述者的责任迫使他不停修正自己,我觉得这是一种严谨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1: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楼在2010-12-11 22:54:56的发言:

浏览了《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觉得非常有意思,它把我感兴趣的好多中国古代文化知识都罗列进来了,图书馆有哦[em07]

《空谷幽兰》正在读,很喜欢禅宗。作者称自己为“行者”呵呵,他的文笔有唐人绝句的味道。书中不仅记录了作者寻访现代隐士的旅途行迹,渗透了中国古典的哲学宗教思想,还对佛教、道教的一些宗派及其思想和现当代大师的事迹有所涉及,这些离我们很近的人和事一下子让我觉得禅宗并不只是在古诗文里存在,有去寻访那些仍然在世的高僧的冲动。很安静的一本书,像南方清冷的冬天~推荐


谢谢你的反馈,也给了推荐者动力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2: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寒凝在2010-12-14 9:02:24的发言:

嗯嗯,最近对佛学,尤其是禅宗,很感兴趣。打算明年参加一个佛学夏令营,吃斋打坐,感受下佛院生活。

现在的佛学早已不是吃斋打坐了啊,看看网上那个时尚佛学的释道心,你会惊得下巴掉下来。

佛学,尤其是禅宗,重在顿悟。[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7 19:05 , Processed in 0.0670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