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35|回复: 11

[语 言 学] 旗袍的英文词居然是cheongsam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9 23: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才看电视,说旗袍的英文词来自于广东话,是长衫的音译。有点怨念,广东话咋把这个单词说得这么没有美感。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23: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听说“给力”来自日本动漫,大跌眼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0 1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衫”在粤语中一般指男性的连体长衣,和“长袍马褂”的长袍差不多。外国人可能觉得旗袍和长衫都是连体的长衣,所以也用长衫来指称旗袍吧。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给力”来源于闽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0 10:58:4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6: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1-4-10 10:52:02的发言: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给力”来源于闽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0 10:58:48编辑过]

搜索比较了下两种说法,感觉来源于闽语的说法,颇像毕达哥拉斯定理被考证成勾股定理,有点贴金或事后诸葛亮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1 14: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1-4-10 16:02:19的发言:

搜索比较了下两种说法,感觉来源于闽语的说法,颇像毕达哥拉斯定理被考证成勾股定理,有点贴金或事后诸葛亮的感觉。

说闽南语这么多年,也不曾想“给力”和“激力”“骨力”有这么一段渊源。我也看过百度词库的解释,觉得还是牵强了些。“激力”意思是使劲,加把劲,“骨力”是指勤奋,和“给力”的形容词解释“牛、棒、精彩”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倒是和北方用语“带劲”“给劲”很接近。刚开始见到这词还是在韩寒博客,以为以韩帅的用词习惯,是个成人调侃词呢!过年回去,妈妈和我提起此词用法,也觉得是个比较不文雅的用词,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1 15: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衫”现在粤港澳还使用,但不常用,这和长衫渐退历史舞台有关。因现在女旗袍仍然流行,但其所搭配的男装已转变为中山装或唐装,除非特殊用途(舞台、婚庆等),长衫已不被使用和提及了。 清朝很多外国传教士来中国都是先经香港、澳门进入广东,由广东的官员再介绍北上,所以他们接触中国文化的第一站便是粤港澳文化,加上唐人街在国外的盛行,很多外国人都以为粤语是中国官方语。长衫作为当时的“男士旗袍”,被认为是旗袍的统称,倒也不奇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1 15: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灵儿在2011-4-11 15:14:52的发言:
长衫作为当时的“男士旗袍”,被认为是旗袍的统称,倒也不奇怪了。

这个还是挺奇怪,那外国人当时不区分旗袍跟长衫这两个词么?另外,粤语里有旗袍这个词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1 17: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粤语中有旗袍的这个词,发音是KEI-POU。至于外国人为什么不区分,我估计和当时他们接触到的都是些读书人和官员有关,清代女子地位很低,传教士应该不容易接触到女子。而异国语言翻译又常带有浓厚的先入为主色彩,往往容易以偏概全。这个问题我们何不这样问,为什么葡萄牙人管澳门叫“MACAU”(妈阁),而不叫澳门呢?当然了,这只是我的猜测,网上关于这个的历史记载很少,维基也只是介绍旗袍的由来,等我询问澳门这里的老人家或查查资料,有线索就告诉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20: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灵儿在2011-4-11 17:01:17的发言:
粤语中有旗袍的这个词,发音是KEI-POU。至于外国人为什么不区分,我估计和当时他们接触到的都是些读书人和官员有关,清代女子地位很低,传教士应该不容易接触到女子。而异国语言翻译又常带有浓厚的先入为主色彩,往往容易以偏概全。这个问题我们何不这样问,为什么葡萄牙人管澳门叫“MACAU”(妈阁),而不叫澳门呢?当然了,这只是我的猜测,网上关于这个的历史记载很少,维基也只是介绍旗袍的由来,等我询问澳门这里的老人家或查查资料,有线索就告诉大家。

要是接触不到女子,怎么接触得到旗袍呢,即使接触到旗袍,也不会不问来由吧;澳门的翻译貌似只有借鉴意义,没有证成意义;现代意义上的旗袍估计应该出现得很晚,很难想象封建礼教的大清朝,女子会露那么多。维基百科上好像说现代旗袍始自20c20s以后吧。另外,按维基百科说么,这个词还是广东人借用了上海人的发音,上海人直接命名了长衫zansae

 

俺猜测本来旗袍是男女通用和通穿的衣服,后来上海人按照现代样式加以改造,为了同旗袍区分就叫长衫,英语也就叫cheongsam。可是,后来大清朝的旗袍逐渐消亡了,长衫这个词又显得不准确,于是依然叫旗袍。但这时的旗袍已经不是原来的旗袍,成为专门的现代女装了。至于广东话跟旗袍的翻译没什么必然联系,只是凑巧英语发音跟广东话比较像。就像“给力”这个词。

 

当然,这里的问题是现代旗袍改造以前,外国人叫旗袍什么名字呢。也许外国人一直就叫长衫,只不过中国的旗袍从男女通用的古代服装进化为现代的女性专用服装。如果能找到外国人第一次出现cheongsam的文献就好办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21:35:5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1 22: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旗袍本义是指旗人之袍,原本不分男女。长衫也是不分男女,属于华夏的服装,很古老的时候就有了。

粤语也把旗袍称作长衫,看过一个说法,香港电影《功夫》里女主角说要把长衫的叉开得高些,指的是旗袍。

现代旗袍是二十世纪以后改良过的,和原来的旗人之袍有很大距离了,只是沿用了此名称。估计英语当中用“Cheongsam”,是较早的说法,用“Chipao”,是后来的,它们原来的所指可能就不同,产生时间也不同,而词汇有累积性,现代没有了“Cheongsam“对应的旗人之袍,这个名称却留了下来,同指有些相似的现代旗袍。

此外,在语言中,同名异词和异名同词都是很常见的。

以上是推测,需要更有力的证据。这涉及外来词的问题,不过这次是英语中的中文外来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1 22:59:3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22:54 , Processed in 0.0686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