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前语:
三月的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当时的打击确实很大,当我从中走出来了,其实也开始释怀。只是记得那一天晚上回来坐在求真楼前的椅子上,一个人在转暖的北京夜色中止不住的掉眼泪,不停地掉。很久没有那样哭过,真的非常难过。哭过之后就去图书馆花一个晚上的时间写下了这篇文字,期间又无数次地掉眼泪……唉,我真的也许还是很单纯的,开心就笑,难过就哭。料到自己这一点所以找了个角落怕惊动旁人……后来被张国琨老师放到蜗客杂志上去了,刚刚被那个学妹提起又翻出来看,其中关于生命等等的想法是想和大家分享的,而不希望文字里的或许还暗涌的悲伤影响到大家的情绪……
基于本文推荐一张不太有名的专辑——《江湖边》,写了人的一生。是一个朋友给我发的,当时全靠这么安静而深厚的音乐来抚慰我的心情。
一曲晨钟悠然暮鼓悠然
没有想到在北京待三年第一次去八宝山居然是这样的因缘,实在没有想到是因为这样的长辈。
知道这个消息也有几天,也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慢慢平静和释怀,很多事情,真是无法勉强的,除了接受没有别的办法。可今天还是在看到那黑底白字的时候,酸了鼻子。在见他最后一面的时候,还是泪流满面。
贸大小,我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可就是在这几天,我才如此深刻地感到它小,小到走到哪里都是回忆——走到虹远就想到他曾经在这里等我带我们去吃必胜客去吃云南菜,走到虹远小广场就会看到白底黑字的“沉痛悼念”,走到惠中大道上就想起曾经他在这里好几次遇到我笑着问我去哪里,走到诚信门口就看到旁边的行政楼我曾经去过那么多次每次都那么开心聊天的行政211办公室,仿佛还能听得见每次敲门后他说的“请进”和每次离开的时候他都送到门口说“小姑娘努力加油”……
从八宝山回来昏睡了五个小时,起来后惠园沉入黑夜中,微风习习,一个非常适合散步的怡人天气。它还是不变的样子,没有因为谁的到来或者离去而波澜起伏。虹远西南门仍然有着甜蜜私语的情侣,篮球场上仍然有激情运动的男生,虹远小广场的柳树下依然有笑着聊天的女生,所有的路口都还有等待的人群,所有的人群也都还有匆匆的神色。
我在这一尘不变的惠园夜色中行走,却总是觉得因为失去了什么而非常孤独。把学校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走了一遍,就好像把这三年来的时间都往回走了遍。
2008年8月26日离家,8月27日的清晨在周叔叔的车里第一次看到了西门口那片漂亮的草坪。8月27日给徐校长发短信,因为陌生而小心翼翼,斟词酌句,说爸爸妈妈都来在汇德住下了,问什么时候可以去拜访他。他回我短信说,欢迎你们来贸大,明天下午一点半我有空,办公室在行政楼211,今天你们好好休息。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那条短信的署名,是“徐老师”,不是其他。
那么顶多也就是“徐老师”,我从没感觉过他是副校长,有着重要的职位等等,所以才会在看到那么官方的讣告,那么一长串的头衔时候格外陌生,所以才会感觉离开的不是他,所以才会那么不真实。
第一次见他是2008年8月28日,和爸爸妈妈一起拜访,他笑着给我们开门,见第一面就再没有什么陌生感和距离感。从第一次见面就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长辈,是很好很有趣的人,这种印象一直都没有变过。那天从他办公室出来爸爸就说,这位校长人真的不错啊,一点点架子都没有的,真非常难得的平易近人。
就是一直非常平易近人,一直那么微笑着,告诉我很多东西,或者听我扯学校的生活。
后来的惠园生活找过他很多次,大大小小的事情,拿不了主意就去问他,现在想来其实是更喜欢跟他聊天。什么出国什么考研连个辅修都要找个借口去找他,曾经的我真是太不懂事,很久后才意识到他每次找我的时间都是上午工作时间后或者是中午午休的时间。
那些聊天的时光真是令我每每想起都觉得非常美好的事情。不得不说,对于我来说他曾经的教诲和指导给予过非常大的帮助。曾经和所有的人一样迷茫,大一的时候想以后出国,却什么都不了解,他就给我讲现在国外最好的研究生硕士是什么专业,问我喜欢什么,告诉我跨专业不是问题因为在国外的导师看来你的学习能力最重要,成绩最重要。所以我的迷茫期很短暂,虽然在这不到三年里也改变了诸多想法,没有践行到底,但却一直都在尝试不同的路,都会比别人提前一步。对于初入惠园的我,一个长辈的了解和指导曾经是多么重要。我真的非常非常感激他。包括在大二下放弃出国,一脸沮丧地跟他抱怨这个好难那个也好难,问他考研,他又笑着告诉我考研要注意什么,建议我在学东西的时候就学术一点不要那么功利,要注重“大学”,因为大学的氛围是以后所再不可得的……
很多很多的场景和画面,永远记得他微笑着认真教诲的样子,永远那么宽容和耐心,没有怪我一直不懂得坚持一天到晚朝三暮四。非常感激那些教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告诉我很多不用我自己去探索失败然后才了解和知道的东西。
他是个长辈,一直对我微笑鼓励一直那么有耐心的长辈,却没有那么远的距离一直非常生活的长辈。一开始跟他聊天时候讲学业,讲以后出路要如何努力等等,他会问我成绩,大一的时候拿奖学金他就会特别开心,笑起来说,小姑娘还有很不错的嘛。但后来成绩下滑就不好意思跟他提,总有些拘束。除了谈学习他也会非常关心我的生活,他非常爱听我讲学校的生活,讲社团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然后和我一起笑起来,就再没有任何拘束。他会说,你爸爸真是有才,你的名字起得可真好听。他会说,哎呀你不是要去上课么怎么不背书包背这么个包呀?那上边挂的什么东西那是?我不好意思地说就是个小玩意儿。他就笑起来,你们这些小姑娘,就爱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会说,有没有谈恋爱有没有男孩子追啊?我没想到这个他也关心,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我不想这事儿,我爸爸不许大学谈恋爱。他就又笑起来,哎呀这个和爸爸可没关系,你爸爸太传统啦,你旁边的女生都有你没有岂不是很不好啊哈哈。他会说,哎我看你们在BBS上老说食堂不好,真有那么差么?我委婉地说,真的不太好……他就说,唉,学校已经努力了啊,看你们小孩子在BBS上讨论真有意思啊。他会说,你们现在都玩校内什么的,我看有的同学就不太好,上面总有些不合适的东西,你不会也像他们一样吧?我惊讶地说,哇,不是吧,这个您都知道……我当然从来不会了……他就得意地笑起来,那当然,你说我要是去申请一个人人账号怎么样啊?我也笑出来,哇,您要是申请了我肯定去加您然后把您设为特别好友,我的来访量就肯定是贸大人气之星了哈哈……他又靠在椅背上笑起来,那什么是特别好友什么是贸大人气之星呢?
他一直都那么那么年轻,我从没有感觉和他有代沟。后来想,其实是他那么关心学生的一切,什么都知道。虽然没有当过他的学生听过他的课,可他一定也是个好老师。
每次和他聊天都是那么开心,不论去之前的我多么迷茫多么纠结多么沮丧,走出行政楼的时候都觉得阳光灿烂。
最后一次见他是2010年10月,没记错的话,是我十九岁生日的前一周。那次因为沃野打算办校庆征文比赛,当时计划找他发言讲讲“贸大故事”,顺便打算考研,问问他的意见。和每次去他办公室找他一样,他微笑着解答我的疑惑,又问我最近的生活。和每次聊天一样,那一两个小时总是非常开心。他说,小姑娘你都大三了怎么还待社团呢?我说喜欢呗,别的都退了,就剩这一个了,也不是很辛苦。他说,那就行,年轻人就该在年轻的时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尝试尝试,失败了也不要紧,要学会坚持,在失望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在失望的时候也不要放弃”——一直都记得他的这句话,每次在工作遇到麻烦困难的时候,每次在对部长干事们不满的时候,每次觉得想放弃的时候。
他知道我下个星期过19岁生日,就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盒精美的瑞典巧克力,说,爱吃巧克力吧?之前每次走他都送我糖果,其实我并不爱吃,但都拿下了。他总说,你不爱吃就拿回去宿舍分一分,女孩子嘛,都爱吃甜食的。那天也许是聊得特别没距离感,我说,哎呀其实我从来不吃巧克力的,我不爱吃。话说出口我就觉得说错话了,他没生气,又笑了,说,女孩子哪有不爱吃巧克力的,你拿回去,吃了要是还说你不爱吃巧克力我负责。我也笑了,说,谢谢徐校长啦。
虽然一开始没有对那一大盒巧克力抱有多大希望,但是有这么一大盒精美的欧洲巧克力显摆地抱在怀里还是非常美好的。从行政楼出来去博学上国际经济学,记得那节课那么多人抱着一大盒巧克力进去简直得瑟死了。前后分给同学,真是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那时候我真是个傻姑娘,一边分一边还说,我从不吃巧克力你们吃吧。后来还是看那些巧克力做得那么精致漂亮忍不住尝了一个,天,我想我就是从那个时候爱吃巧克力的——真的太好吃了。于是上课的时候我边舔手指头边发短信给他“哇,您送的巧克力真是太好吃了,连我这个从不吃巧克力的人都觉得好好吃啊,太谢谢您了~”半分钟后收到他的回信“^_^”,当时我就又笑出来了——他还真是年轻呀,还用年轻人用的表情。
一周后在上课的时候又接到他电话,说他要去美国访问考察,要我们看时间尽快通知他好安排。我一直非常敬佩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论是多么小的事情,他都一定会给答复,一定尽力。
所有的事情不论隔了多久回忆都依然美好如当初,即使斯人已去哪怕酸着鼻子想到也能笑出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总是在不自知之中失去,因为当时没有意识到送我巧克力的他会是再也不见的人,没有意识他给我的那个笑脸会是我收到的最后一条短信,没有意识到我生日那天他给我打的那个电话会是最后一次听到他的声音。
世界上所有“再也不”的句式都是无奈、绝望和残忍的,每当我想到我再也不会和他谈笑风生开怀大笑,再也不会有人如引路人那样谆谆教导,再也不会有人说“女孩子哪有不爱吃巧克力的”……这些“再也不”的想法总是会让我在下一秒红了眼眶。他说,你这个小姑娘真的很有意思,我挺喜欢听你讲话跟你聊天,很有想法,又很单纯。可是我想我再也不可能和他那样轻松地聊天了,再也听不到他讲话,他也再也不会听我说笑话给他听了。一想到这我就会掉眼泪,我想我是个简单不那么能忍的人,开心了就笑,难过了就哭,伤心了绝对笑不出来,情绪都写在脸上。他每次一看到我就知道我是发愁烦恼还是开心得瑟,要是您知道我其实也没那么阳光这么容易掉眼泪可千万别嫌我没出息。
我是多么多么想,再和他聊一次天。只想聊一次天,那么那么开心。我不要巧克力都可以。
知道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只能接受。学长说,很多事情不能勉强,在网上看到他那么受爱戴我们也很欣慰。有时候我还是太贪心,并不能因为他离开后有那么多人怀念和爱戴而释怀。
但在惠园的夜色和风中行走的时候,想到三年前第一次开门见到的他,想到那时候的自己——时间总是留给人太多感怀。我想自己也已经比之前长大很多,懂得更多。想到在这不大的惠园里我有这样的交集,曾经得到过那样一个长辈的教诲,曾经有那样的微笑一直鼓励着我,是何其得幸运。他的离去就像带走了一部分的自己,让我感觉到彷徨和孤单,但我想起他曾经给过的巧克力的甜蜜,还有那最后一个笑脸,知道自己终要独立和成长,也开始释然。
他离开的时候刚过完生日,在江南的春天来,在北京的春天去。北京的春天从来很短暂,不及发现柳树就绿了枝条,又不及发现鸣蝉又成就了夏天的喧嚣,来去同样不自知。这几日并不光明美的春天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身边的各种离合悲欢,让我感慨、接受、容纳、宽容和成长。发现自己已经未见江南三个春天,不知道他离去的时候是不是也很怀念。
突然发现的很多事实让自己不再那么倔强和任性,也许就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比如想吃鳜鱼而辞官,我也就是因为突然发现最美的春天已经三年未见,爸爸打来电话的时候表达他很多对徐校长的怀念和遗憾时候我沉默很久,终于跟他说,爸爸,其实,如果顺利考上研的话,如果能顺利找到工作解决户口的话,我觉得,将来也可以回家那边的。我是说,工作我会优先考虑上海苏州的。爸爸居然像个孩子一样兴奋不已,在那头笑得特别开心,我就说嘛,之前老跟你说这个,你就是觉得我们的想法偏激,非要留在北京……
我只是松了口,爸爸那么开心,我非常难过。为什么非要离家那么远,为什么一定非要一个人过得轰轰烈烈才算对青春有个交待?我突然没法回答自己这个问题。高中的时候每次和爸爸吵架都要冲他嚷嚷,你看着吧,我就要离开你,我就要去北京,再也不回来,离开你我也能一个人活得好好的。高考的时候非要死活都不报上海的学校,填了三个北京的大学,就像自己打了胜仗了一样。可是呢,我胜什么了呢。那个倔强、任性和要强的自己多么幼稚和可笑——那个自己多么充满攻击性,爸爸曾经多么难过。
因为在他离开后,也想起来曾经有次聊天的时候他那样宽容地笑,对我说,年轻的时候,都想着去越远的地方越好,将来你就明白了,在北京待久了你就懂了。
花了很久的时间,终于明白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最重要,到底要什么。在大一的时候他就说,你要想好你到底想要什么,要怎样的工作、生活和未来。现在我明白我想要的将来,是实现自我的同时,能每星期回家看一次爸妈。懂得不要再那么绝对,那么没有耐心急于下一个决心或者索求一个答案,那些,有时候都很伤人。
知道他生病的那天是2011年1月1日,饭桌上阚叔叔告诉我的前一分钟收到短信史铁生过世了。他离开的那天晚上,我种下的向日葵种子发了芽,拱破土壤在春天里探出头。去见他最后一面的地铁上,有一个少了一条腿的老人,拄着拐杖艰难行走。时间和生命这两个谁都没法逃脱的名词,给予我们太多思考。时间是那么伟大,让你得到或者失去,从不给你通知,让你在欢喜中匆匆流年,又突然有一天让你悲伤不已,但又会让你释怀和抚平你的心绪,让你懂得更多以及成长。生命在这样的时间中此消彼长,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生命都是一整个世界。为了他或平凡或伟大的生命他竭尽全力在时间中战斗,就是这样生命的恒常存在,不论是新生的萌芽,或者与命运不甘的抗争,又或者是在他奋斗一生后的长眠——生命常使我心生敬畏、热泪盈眶。就像谁都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一样,生命都是不平凡的存在。
时间让生命在看得见的空间里轮回流转,晨钟暮鼓,叶落归根,灰飞烟灭,又在看不见的空间里永恒不朽——譬如他留给我的永远的微笑,和最后一个笑脸的短信,足够我在想起时温暖一生。
一路走好。
(感谢GN推荐的《江湖边》这两天的陪伴,非常感谢。)
无边落叶萧萧下
峰回路转旧天涯
回旋莫再恋风尘
黄泉深处故人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3 23:11: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