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在我眼里,原本是面目可憎的,这面目可憎的来源,想想可能是那句“存天理,灭人欲”,可能是从小所受教育中有关封建卫道士对劳动人民的迫害,可能是所谓“以理杀人”。
后来慢慢了解宋代理学,却发现它是中国到目前为止最有体系、最具思辨性的哲学,完全可以放诸世界哲学之林而无愧色,完全可以媲美当时的西方哲学。于是我要反思为什么会有这面目可憎的印象,原因可能就是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人们会有意无意地误解某种已被定型化的理论,在晚明人性解放、世俗化的浪潮中朱子的面目被丑化,在五四运动的人性解放浪潮中再次被曲解,其实那句“存天理、灭人欲”针对的是统治阶级,而在《朱子语类》中可以找出很多肯定人欲的句子。在严蕊的案子中,朱熹针对的不是严蕊,严蕊违反律条也是事实。可是漂亮有才而柔弱的严蕊会天然招致同情,时间愈久,人们不会去深究真相,而只要伸张“民间的正义”,这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化吧。
在当代的历史语境中,在明知唐仲友和当朝宰相是姻亲的情况下,朱熹仍六次抗颜弹劾,最后落得退隐山林的下场,这朱熹是不是也可以算作英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