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2|回复: 9

[文 学] [转帖]不相信 /龙应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3 18: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彷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18: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糟糕,现在还处于都不相信的阶段。人心里那些该有的正面能量,到哪里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9: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行香子在2011-10-23 18:24:37的发言:
很糟糕,现在还处于都不相信的阶段。人心里那些该有的正面能量,到哪里去了?

不相信很正常,青年人有怀疑和批判的权力,岁月和人生会告诉你什么值得相信。

我现在以为,唯有进步值得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7: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抱香斋在2011-10-23 19:40:02的发言:

不相信很正常,青年人有怀疑和批判的权力,岁月和人生会告诉你什么值得相信。

我现在以为,唯有进步值得信仰。

这两天又读到《论语·微子》中“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真感动。

这世界诚如桀溺所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虽然,孔子却有他的相信。相信,才有力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是感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5 17:23:0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5 21: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写于书面的历史不可靠,但草蛇灰线,马迹蛛丝,有心人总能从文字下面看到历史的开承转合,寻到真相的些许气息。

看过历史,会发现,现实和历史相比,没有太多进步,但也没有退步太多,前途不会让人充满希望,但也不至于令人绝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5 21:39: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5 2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抱香斋在2011-10-23 19:40:02的发言:

不相信很正常,青年人有怀疑和批判的权力,岁月和人生会告诉你什么值得相信。

少年时可以聛睨一切、挥斥方遒,可以锋芒毕露、争强好胜,可以自我中心、得意洋洋……。十年、二十年以后,如果还是如此,就会变得可笑了。所以,少年人,趁青春年少,快意人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5 23: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应台没有提到命运,她信还是不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似乎是淡然和超脱,在我看来却有命运的味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00: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行香子在2011-10-23 18:24:37的发言:
很糟糕,现在还处于都不相信的阶段。人心里那些该有的正面能量,到哪里去了?

行香子的文字,反正我是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3: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1-10-26 0:21:34的发言:

行香子的文字,反正我是信了

木耳兄太过奖了,愧不敢当!文字感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小聪明,背后的思想和情怀才是真该好好努力的方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6 15:25:1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22: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行香子在2011-10-26 13:08:28的发言:

文字感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小聪明,背后的思想和情怀才是真该好好努力的方向。

谦虚,流淌出来的就不是小聪明,思想和情怀才容易误认误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15:04 , Processed in 0.0671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