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2-4-20 16:12 发表 我也受教了。不过,这词是怎么来的呢?(为啥写成这两个字?)非鱼老师
要先解释一下连绵词,偷懒,就把上课讲义粘些过来吧:
“连绵词”指由两个不同音节组成的只有一个语素的复音单纯词。连绵词不能拆成两个语素理解, 连绵词往往有多种书写形式(也就是可以用不同的汉字记录),连绵词的语音比书写形式更重要。
连绵词的来源主要有三种:
(1)义合式。有的连绵词源于合成词,两个语素原本是有意义的,但后来逐渐凝固虚化,词的意义和语素的意义脱节,不能再从语素义推出词义,由合成词变成连绵词。比如“绸缪”。
(2)衍音式。这种连绵词本来是一个单音节词,分前衍音和后衍音两种,前者指单音节词的声母往前延伸,形成一个音节,后者指韵母往后延伸,形成一个音节,两种延伸出来的音节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整个词的意义由原来的单音节词决定。比如“参差”、“菡萏”。
(3)摹声式。就是模拟自然界声音的连绵词,比如'蟋蟀”。
下面回答问题:
“龙钟”是连绵词,它的古代写法不止一种,“龍鍾”、“龍鐘”、“龍種”都有。所以它的语音来源更重要,而不是汉字的形式。
我的判断,“龙钟”来源应该不属于第三种,但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我现在没查到更多资料,不好下定论。“龙钟”还有一个意义在上一楼我没列出来,指竹子,有人认为老人的龙头杖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有那些意义,但《辞源》中没把这个意义列在连绵词下,我觉得这个说法需要更多证据。我有些怀疑它是个衍音连绵词,“钟”是“龙”的后衍音。
连绵词涉及词源学,是训诂学的一个难点,很多词现在都很难追溯到理据了,所以学者们也常常抓住某条证据,各说各理。
学力所限,只能回答这些,日后如果有更多发现,再来向斋主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