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求助了:)
上周末出差途中,读完了心仪已久的《情人》,王道乾翻译的版本,也是王小波十分推崇的版本。确实感受到文字之美,短小精致,其中杜拉斯形容女校校友的肌肤一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呵呵。但是,整篇小说,没有读懂。这也让我想起之前读高行健的《灵山》时的阅读体验,也是没有读懂,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没有看完。
所以,想请各位帮我分析分析。这两篇公认的著名小说,他们的文学价值在哪?多谢啦!
使用道具 举报
《灵山》没看过,不评论,而且它获奖不可避免有文学之外的因素。《情人》是一种很私人化的写作,近乎呓语般的叙述方式,反正能让你感受到文字里的绝望、孤独、迷茫等等情绪就对了,故事情节不重要。这部小说也影响了很多中国作家,知道还可以不用宏大叙事,可以没有禁区,可以只叙述自己的感受,劈头一句“我已经老了”多么新鲜的角度啊,总之它就成了经典。
当然,还有人从后殖民的角度分析,殖民地、被看的女性什么的。这小说多年前看的,记得后来买过一个《中国北方的情人》的版本,但至今没打开过。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2-7-27 12:06 发表 《灵山》没看过,不评论,而且它获奖不可避免有文学之外的因素。《情人》是一种很私人化的写作,近乎呓语般的叙述方式,反正能让你感受到文字里的绝望、孤独、迷茫等等情绪就对了,故事情节不重要。这部小说也影响了 ...
恩,确实感受到一种绝望、孤独、迷茫,还有无所谓。小说的叙事方法挺特别,取材,组织情节,有点信手拈来的感觉,穿插很多插件(有人评论是经过精心安排),我的感觉就是个乱,不明白作者的意图,呵呵。王小波说,《情人》最牛的是有一种韵律,这个,我也没有体会到。您感觉王小波说的韵律是指什么呢?
“我已经老了”确实很经典!好像葛优主演的一部电影也采用了这种沧桑的震撼力。
原帖由 酒神 于 2012-7-24 17:03 发表 又来求助了:) 上周末出差途中,读完了心仪已久的《情人》,王道乾翻译的版本,也是王小波十分推崇的版本。确实感受到文字之美,短小精致,其中杜拉斯形容女校校友的肌肤一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呵呵。但 ...
呵呵,这种帖子是典型的酒神君的风格,看了名作,一定要看出感觉,没有就上来求助:)要是换我,没感觉就算啦,以后啥时有感觉啥时再说。比如《情人》我也看过,也许当时心境不对,我连你读出的“文字之美”“短小精致”这类感觉都没有,呵呵。只是没感觉的东西我不轻易评论,因为没感觉只是个人的感性体验,但要是出来说它不好,那就变成理性判断,变成另一个性质的问题了。不过你这种求助方式也许真的有它的好处,也许经大家谈一谈,真的会引领你多领悟不少东西,最终提高快的,可能还是你这种勤于求助者:)
原帖由 酒神 于 2012-7-27 12:40 发表 恩,确实感受到一种绝望、孤独、迷茫,还有无所谓。小说的叙事方法挺特别,取材,组织情节,有点信手拈来的感觉,穿插很多插件(有人评论是经过精心安排),我的感觉就是个乱,不明白作者的意图,呵呵。王 ...
看电影会把情节理顺一点,小说也许要的就是断片式的、凌乱的效果。韵律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刚又看了一点,开头的回忆好像从容不迫,叹息般的语调,后面的叙事有种紧张感。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7-27 22:19 发表 呵呵,这种帖子是典型的酒神君的风格,看了名作,一定要看出感觉,没有就上来求助:)要是换我,没感觉就算啦,以后啥时有感觉啥时再说。比如《情人》我也看过,也许当时心境不对,我连你读出的“文字之美”“ ...
恩,就是好奇,想搞清楚,呵呵。彭博系统(金融咨询系统)有过统计,经常向系统服务员提问题的用户,系统使用技能提高的确实快。
这个求助贴让我搞的感觉有点怪怪的,请各位多担待。即使白水师不说,我也会暂时放一放,自己先去细读《小说面面观》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回头再来重读。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2-7-27 23:52 发表 看电影会把情节理顺一点,小说也许要的就是断片式的、凌乱的效果。韵律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刚又看了一点,开头的回忆好像从容不迫,叹息般的语调,后面的叙事有种紧张感。
感谢斋主的回复解答。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0:50 , Processed in 0.0723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