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百度到这个:
在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生长着一种叫做莨苕的灌木,它具有美丽的锯齿形叶子与优雅的姿态,因而被古希腊的艺术家和工匠们广泛地应用于装饰艺术之中。从拜占庭风格、哥特式风格到文艺复兴风格,莨苕叶几乎是所有西洋风格的艺术中最普遍的装饰主题。梵蒂冈的枝状烛台、罗马的万神殿圆柱、巴黎圣母院的墙壁,巴洛克的家具,维多利亚时代书籍的装帧,都将造型各异的莨苕叶刻于其上。甚至还传播到东方如波斯文明,伊斯兰文明等地。是整个工艺设计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装饰纹样。
下引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艺术史教授沈爱凤对茛苕的简介:
我是专门研究西域艺术和图案的,现在可以很负责任地报告给大家准确的说法, 请注意,“茛苕”一字之“茛”(音gen)的下面是没有点的“艮”,而不是加点的“莨”,所以首先这个字不可以乱写,因此它肯定不年lang,也不念liang。 我们先从不相干的词开始讨论。 1,念lang的“莨”下面是加点的“良”,这个词与另一个词组合成“莨菪”,是一种粘性腺毛和臭气的植物,夏天开紫黄色花,其种子叫“天仙子”。(见《辞海》语词分册上卷565页) 2,念liang的“莨”为“莨纱”,是一种丝织品,也称“香云纱”,与一种叫“薯莨”的植物块茎做染料有关。(见《辞海》语词分册上卷565页和595页)。 3,在中文中,不带点的“茛”,是一种叫“毛茛”(mao gen)的有毒植物,也叫“猫爪草”,开黄花,叶如猫爪。(见《辞海》语词分册上卷549页) 4、而“苕”是一种叫“凌霄”或“紫葳”的草。。(见《辞海》语词分册上卷549页 5,“苕”这个词还指一种苇花,读tiao,也可读shao,这种苇花可以做笤帚。(见《辞海》语词分册上卷549页 最后再讨论我们说的“茛苕”。 “茛苕”,这个词读gen tiao,但苕在别的组合里也可念shao。这个词在希腊语里念Ακανθοs(Akanthos),也就是英语里的Acanthus,是地中海地区常见的一种刺状叶子,这种叶子边沿是凹凸不平呈锯齿形状,有点像我们这里的大蓟草的叶子,在古代希腊,这种叶子被希腊人用作建筑装饰,特别是把它装饰在柱头上,这种柱子也就是著名的科林斯柱式。 关于这个词的来源,在一词典上都没有指明其来源,但其发音为gen tiao,与西方音Akanthos或Acanthus中间的kantho或canthu相似,如果去掉h音,则就是kanto,与gen tiao接近,所以,估计这个是外来语,也就是希腊语的音译。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0674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