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56|回复: 16

[历 史] 孰毁孰誉查韦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7 21: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纪录片“The War on Democracy”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sx54dgwny0/
发表于 2013-3-8 12: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查韦斯这一死,就成为微博上一个小热点话题,对其或褒或贬,其实都带着当今中国该向何处去的现实关怀在里面。铁西兄转这个东西,想必有自己的关注点在里面,敢问铁西兄对查如何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4: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个做拉美文学研究的师姐前天写道:“美国主流大报都难掩喜悦之情,对查韦斯的评价基本负面,且渲染‘委内瑞拉民众对查韦斯之死的庆幸’,……对照一下,西班牙语大报基本都出版悼念专版,文字与图片充满悲痛。”碰巧看到国内某著名门户网站的标题——“民众放鞭炮庆祝”查韦斯去世,打开一看,原来是转载新华社报道,其中只提到一句在反对派占优势地区有放鞭炮。转这个纪录片更多地是有感于媒体对我们的世界感知的塑造。对于查韦斯本人远说不上了解,对其改革抱同情态度,总体评价则“多闻阙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8 21: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铁西 于 2013-3-8 14:36 发表 我的一个做拉美文学研究的师姐前天写道:“美国主流大报都难掩喜悦之情,对查韦斯的评价基本负面,且渲染‘委内瑞拉民众对查韦斯之死的庆幸’,……对照一下,西班牙语大报基本都出版悼念专版,文字与图片充满悲痛。”碰巧看到国内某著名门户网站的标题——“民众放鞭炮庆祝”查韦斯去世,打开一看,原来是转载新华社报道,其中只提到一句在反对派占优势地区有放鞭炮。转这个纪录片更多地是有感于媒体对我们的世界感知的塑造。

 

媒体对受众的世界感知进行塑造,这是必然的,美国不也正在这么干嘛,差别就在于塑造手法拙劣与否以及是否顾及基本事实。至于网上评价,可参读徐达内媒体札记中的汇总——

 

三、反美斗士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反美斗士、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逝世消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5时许传来时,虽然早已过了日报截稿时间,但自有门户网站火速聚焦,赶在两会消息必须重回首页上方之前许以头条。

 

最早的消息之一来自中国广播网,援引路透社报道,即“委内瑞拉副总统马杜罗称查韦斯已死”。稍后,新华社亦从加拉加斯发出电稿证实此事:“委内瑞拉副总统马杜罗5日下午在军事医院宣布,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于当地时间5日16时25分去世。马杜罗在全体内阁成员的陪同下声泪俱下地宣布查韦斯去世的消息。他感谢查韦斯为祖国所做的一切,要求委内瑞拉人民维护和平...马杜罗还说,查韦斯所患的癌症很可能是‘祖国的敌人’、特别是美国发动的‘科技攻击’引起的,政府将成立专门的科学委员会调查查韦斯的病因。”

 

迅速搭建起来的网络专题里,迅速集聚了类似《查韦斯5大经典攻击美国言论》、《因政变失败入狱多年,被指“穷人救星、新时代希特勒”》、《熟读<毛选>6次访华,胡锦涛称其“中国人民老朋友”》这样的生平背景。而后,更有中新社发出《奥巴马声明称有意与委内瑞拉建立“建设性关系”》,声称这位美国总统定义“委内瑞拉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关心国际时局的微博用户们也一早就开始了热烈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像@网络新闻联播和@新京报异口同声问的那样:“没有查韦斯,委内瑞拉会走向何方?”

 

胡锡进总编辑等不及明天再用环球时报阐述立场,微博宣告“他属于美国后院的造反派”:“他是拉美反抗美国操纵的核心人物。在委内瑞拉,他则代表了民粹主义的胜利。他把石油收入花给穷人,人心帮助一次次战胜了推倒他的图谋。世界如此复杂,岂能用一个标签概括这位逝者。而且,他是中国的好朋友。走好。”

 

但对微博上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来说,“中国的好朋友”这种封号简直就是不请自来的反动标签。于是,@连鹏又在琢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查韦斯总统去世了,中国会降半旗吗”;@土家野夫更是直言“自个修宪要无限连任的总统,很多人说他不是独裁者。这个世界真的没有是非正邪之分”。

 

不过,查韦斯就算因为说过“感谢上帝,世界上有了中国共产党”这样的话,而让反感于中共意识形态的人们平添厌恶,也终究比不上金正恩——因为这位朝鲜主宰者不仅同样反美、更加独裁,而且还是中国恩情的“白眼狼”……(后面转向综述与金正恩有关报道的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1: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白水 的帖子

国内网上对查的争论基本上是僵化的意识形态想象和对立,如果真要从委国的实践中为当今中国的发展寻找某种借鉴(无论正面还是反面),很多具体细节是不应该忽视的。 冯建三:《查韦斯时代的委内瑞拉媒体、司法与经济》http://www.guancha.cn/FengJianSan/2013_03_08_130757.shtml [ 本帖最后由 铁西 于 2013-3-10 14:0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09: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卫报》网站上的文章:"Hugo Chávez showed that the west's ways aren't always best” http://www.guardian.co.uk/global ... -west-ways-not-best [ 本帖最后由 铁西 于 2013-3-12 12:0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0: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There is much indeed to learn from Chávez, but there is no reason we should learn uncritically." (同上引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20: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人,你给他讲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他非告诉你帕累托最优不可能。然后,然后就是交易成本无限上升。。。 [ 本帖最后由 木耳 于 2013-3-14 20:4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2: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仅还在昨天,在号称石油天堂的‘沙特委内瑞拉’,官方调查显示,国内有150万文盲,500万无证件、无公民权者(注:委内瑞拉当时总人口约2500万)。今天,正是他们和其他无数影子般的民众决心不再返回昔日居住的‘影子国’,正是他们征服了这个曾经与己无关的国家;这次公民投票再一次证明:他们将在自己的国家里留下来!”——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为2004年委国全民公决而作《委内瑞拉和影子国之间》。 查韦斯推动通过的新宪法规定“公民有权以投票方式提前罢免官员乃至总统”,反对派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在2004年查韦斯总统任期尚有两年半之际,征集到超过法定数量的选民签名,要求举行罢免总统公投,查韦斯表示接受。公投于是年8月15日举行,查韦斯以59.06%的支持率成功留任。11个国际组织监督了公决投票,包括曾批评过委国2000年选举的“卡特中心”,后者认为此次公决“公平而开放”。美国前总统卡特本人则对高投票率表示惊讶:“这是我至今目睹的最庞大的选民人群。” 2013年3月5日,查韦斯去世,卡特发表声明,希望人们“缅怀查韦斯留下的积极遗产”,其中包括“数百万人首次被允许参加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2: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3-14 20:15 发表 有很多人,你给他讲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他非告诉你帕累托最优不可能。然后,然后就是交易成本无限上升。。。

 

查韦斯的改革不能单纯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1998年,查韦斯的选择只有两个:接受新自由主义,被民众推翻;抛弃新自由主义,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裂。查韦斯的选择是后者。”(《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11期文章《拉美“民众主义”道路及困境》)这期《三联生活周刊》做的查韦斯专题很值得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1:52 , Processed in 0.0796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