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45|回复: 22

[原创文字] 原创:惊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3 00: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日看金融计量学课本时,就着朱老先生的《游园惊梦》课堂录音,我混沌的大脑逐渐跟着一个年近古稀之人唱旦角儿的声音,千回百荡不知飘到哪里。直到他唱“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一个“把”字跟着上段的腔猛然坠落,直击心底,觉得至亲至故,直跌入年少时懵懂恍惚的梦。

小时候看人唱戏不过是凑的一份热闹,看得最多的戏,竟是在别人的葬礼上。按照风俗,老了人必须请吹子。那好比是一台晚会,有各类节目,唱歌小品等等各种。吹子班是专门在葬礼上表演的,所以不会多么专业,他们大多是戏子出身,所以节目里最多是黄梅戏、越剧、锡剧和昆曲,也有京剧。当然,那时候的我看来,这些都没有区别。

对于宁静如水的乡村来说,看吹子绝对称得上是一件盛事。一般都是谁家有人过世,今晚请的哪里的吹子,七点还是七点半开始演,这些消息像一阵风一样刮得好远。往往是方圆十里地的人们都跑来看,若是遇上传说中的好班子,更是有万人空巷的架势。

家里谁接收到了消息,全家都兴奋起来。母亲说,今晚有吹子看哩,七点钟开始。那全家就很默契地在六点吃完饭,碗筷都来不及洗。若是祖母怪起,祖父便在旁咳一声,快点走,不然没的前头的位置了!祖母嘴上说,急什么!人家哪里倒曾吃完饭?但也边说着边解下围裙,准备出门。若是去晚了一点点,现场便已座无虚席。小时候被抱在母亲的怀里看过,被扛坐在祖父的肩头看过,站在桌子上看过,占据了有利地形,便是天下最得意的事。

前台的笛声飞出来,略略停顿两句,帘子后便响起青衣花旦的清唱,引人无限遐想。她的纤纤玉手终于慢慢拉开帘子,半遮面地拿了小绢儿或小香扇。笛子、二胡和扬琴的声儿又开始,她迤逦地走两步,台下便响起掌声和喝彩。当时用的脂粉自然是粗俗的很,可只要她一出场我便觉得她美极了。且不谈她那美目流转,顾盼生辉,头上银簪发饰,身上绸衣配丝带,腰间系得小香袋,刚好掐得一把好身段——单单她凌波微步,不小心从裙裾里抖出那绣鞋尖儿上一撮流苏,就能将我魂儿勾了去,羡煞我哩!小女孩大多有过这样的情结,为成年女子神秘的美惊心动魄甚至暗自卑微。在没有人的房间里,爬进夏日的纱帐,裹起薄薄一层床单披在身上,在镜子前比划,模仿那青衣花旦,甩出兀自惊喜的水袖。那大多是一个女孩子最早的爱美之心,是不带任何矫饰不为任何旁人的自然美愿。

我自然是听不懂她在唱什么,但我看得懂她的眼神和表情,懂得她时而欢喜雀跃时而羞赧失落时而伤心悲愤。带我去的大人在一旁小声告诉我故事情节,其实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其实也并不每一句都听得懂,而他们永远知道故事。故事都是一样的,报幕的说了剧名,所有人便都知道了每一个情节和最后的结局。在场的每一个每听一遍都万分投入,随着她笑随着她哭。故事大多类似都是元明清时候的女子刚烈,妇人贞节,男子忍辱出头或薄情寡义,以及以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家庭悲喜剧。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命运坎坷的可怜女孩儿,被继母卖给一个呆傻男子做妻子,家婆对她又苛责残忍,叫她在大冬天里去河边敲开冰块洗衣裳。女戏子便蹲在台上,拿了一把锤衣棒,一边捣衣一边唱着自己的悲惨命运,眼泪便滴滴落下来,花了她的脂粉。我的心情也跟着她悲伤起来,同情的眼泪含在眼眶里。这时她婆妈妈走出来,说她偷懒,在她身上狠狠掐了几把,女戏子顿时惨叫,泪流满面。我眼里的泪便再忍不住,直滑落下来。全场似乎都忘了这是戏,无人不悲愤怜悯,在那戏中女儿终于绝望投河自杀时,响起轻声呜咽抽泣。直到乐声停下,女戏子起身笑着作揖谢幕,人们才从戏里走出来。

小时候终于遇到一次家里亲戚过世,我便有机会作为内部人员,潜入后台,看他们化妆。他们在临时安排的屋子里将行头一一摆放出来。戏服、头饰、脂粉,样样看得我新奇不已。只是我穿着丧服丧鞋,且这悲伤的气氛哪容不得我笑,不然我多么想试试妆扮成戏子。我在旁边静静站着,看着他们摆弄,心里满是失落。哦,他们原来也不是我想的那样,在后台和普通的大人没有什么两样呀,他们也笑语闲谈,说着我认为好粗俗的土话。啊,那小生的脚上,竟然还蹬着皮鞋!可一旦他们开始准备上台,穿上戏服,脸上描绘粉墨,我又觉得他们变回去了,变成故事里又让我缱绻万千牵动心弦的人儿了。

其实也有专门唱戏的场子,只是很难得。会有唱堂会的,早早选了场地,提前一个礼拜搭好戏台,当然这期间消息已经传了好远。终于等到了唱戏那天,天还没黑祖父就兴冲冲地带我过去,说今天要唱薛仁贵。祖父告诉我故事是薛仁贵投军后,妻子柳迎春生儿薛丁山。多年后他归故里,却不认得自己的儿子,在回来的路上误伤亲子致命。回到家后,看到床下男人的鞋袜以为妻子与人通奸,最后夫妻双双投河。

人未来全时,祖父将我抱上戏台。我第一次站在那些戏子们站的地方,看着台下,心里充满了紧张又神奇的感受。那次戏什么样我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戏台比任何一次都大,布置得比任何一次都好看,戏子比任何一次都更精致。     

台上生与旦演得淋漓尽致,台下人虽知道故事的情节却依然在他知道真相的那一刻悲痛欲绝。

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美丽与哀愁,往往告诉我最初最简单的道理,比如要努力念书,要知恩图报。那时候我也不能够欣赏每一句唱词有着怎样的艺术水准,只是觉得美。就如台下许许多多并不识字的农民一般,他们哪怕听不懂台上的戏子唱得是什么,但就是单纯而直接地被感动了。他们看见戏子脸上的泪,便也哭了,看见戏子最终得不到一个好结果,便也悲从中来。这就是最简单的艺术魅力,只要乐声一起,戏子一开口,整个天地都属于他们了,台下的人和台上的人再没有任何区别,他们都是故事的主人公,都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也许那时候的我就开始喜欢悲剧觉得非悲剧不美。几岁的时候,我只觉得是美,没有其他可以形容。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心依旧。

长大后几乎再没有机会听过葬礼上的吹子班唱戏,更没有遇到过戏台高筑的时候。大一的时候听自然姐姐唱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我又和小时候一般入迷。听她唱了一遍,我就很迷恋《牡丹亭》,找了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视频来看。一直到现在,看了很多很多遍,觉得张继青演的杜丽娘美到不可方物。但其实看幕后视频,她卸了妆脱下戏服,我又和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后台的戏子一样失落。其实,其实她也是个普通女子呀,相貌平平。可是她一变成杜丽娘,轻叹一句哪知春色如许,我的心里便融化了;那小生眼眸一转,轻抚花旦香肩,说姐姐,我爱煞你哩!,顿觉风情万种。

后来,我和梦央去听朱老先生的昆曲课,教唱工尺谱的《游园惊梦》,终于知道那曾经对我来说神秘莫测的天音旋律究竟是如何唱出来的。现在更多的是觉得词好美,随便挑出一句都能立刻将现代汉语比下去,那种才华惊艳得令人绝望。甚至对它的迷恋到了有点癫狂的地步,老师上课随便举个例子唱一句枕头上,别亲人;刀头上,做功臣,我都心动不已。老先生中气很足,声音洪亮,但唱起花旦来一点不差,虽说终究不比花季少女,但绝对是听不出性别和年龄的。以前我总不能明白为什么男扮女女扮男,后来看到演《夜奔》里的林冲迷倒无数女戏迷的裴艳玲老师说,只有男人,才知道女人什么样子最美,所以梅兰芳百媚俱生,我是一个女人,才知道男人怎么做最帅——恍然大悟。

所有记忆碎片都像是好多年前一场疏浅的梦,黄粱一梦二十年,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我爱极了戏里戏外那飘荡的感觉,在看戏时,便只有故事,从戏里走出来看见真实的生活,恍恍惚惚。

这么多年来,我和小时候一样,太容易入戏。有一年春天,看牡丹亭看得恍惚,某天忽然脑中冒出来一句不搭调的诗——这时节走马章台内,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http://www.pegbw.com/yy/%C4%B5%B5%A4%CD%A4%CD%E2.mp3


图.jpg

 

 

 

 

 

 


 

[ 本帖最后由 采桑子 于 2013-3-14 19:0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0 贡献 +101 文采 +40 收起 理由
子非鱼 + 20 + 26 + 20 好文!
白水 + 30 + 75 + 20 写得真漂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13 0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戏美,情怀亦美。盖戳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3 11: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寫得真好~
我這一年來,因為認識了一些熱愛昆曲的朋友,也開始跟著聽曲、看演出,慢慢也能看出些好來。恩,有時間也要寫寫。(開了很多篇空頭支票的人就是我,慚愧中。。。)
中大這學期有門昆曲欣賞的課,每次都請名家來講解、示範,前兩周請了岳美緹老師和蔡正仁老師來講小生,明天是張繼青老師,大家不要太羡慕我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5: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清和 的帖子

太羡慕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3 16: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采桑子 于 2013-3-13 15:14 发表 太羡慕你了。。。。。。

前兩周的課我用手機錄了幾分鐘像,效果還好,我看看能不能通過網盤之類的傳給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3 18: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女孩大多有过这样的情结,为成年女子神秘的美惊心动魄甚至暗自卑微。在没有人的房间里,爬进夏日的纱帐,裹起薄薄一层床单披在身上,在镜子前比划,模仿那青衣花旦,甩出兀自惊喜的水袖。那大多是一个女孩子最早的爱美之心,是不带任何矫饰不为任何旁人的自然美愿。”
       确实是,不仅那时,现在我的衣服都最喜欢披风、斗篷、中袖荷叶口或马蹄莲口的设计,这和宽服有关,冬天也很喜欢围巾,这和水袖情结大概也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3 18: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总不能明白为什么男扮女女扮男,后来看到演《夜奔》里的林冲迷倒无数女戏迷的裴艳玲老师说,只有男人,才知道女人什么样子最美,所以梅兰芳百媚俱生,我是一个女人,才知道男人怎么做最帅——恍然大悟。”
       这个也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23: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灵儿 的帖子

这个给我感触太深了,深以为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00: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我却不能。我最喜欢孩童时看戏的形景,想到鲁迅。

这个文章,也令我有点别的思考。文字之外,昆曲也好,音乐也好,绘画也好,书法也好,电影也好,我可以欣赏,可以惊叹,却无法有持久的兴趣。好比晴好日子里去看花看云,只求一种欢欢喜喜在,那花如何,云如何,皆是散漫不在意的。越是依托于人与物,越是如此。我待世间,是这一份凉薄的天真,漫不经心的痴心痴意。情之所钟,惟在文字。这个“惟”字,竟令我有点可怖可哀起来。

最后,还是谢谢采桑子的好文。能对人物世事有这样的情意,是稀少而珍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09: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3-14 00:01 发表 写得真好,我却不能。我最喜欢孩童时看戏的形景,想到鲁迅。 这个文章,也令我有点别的思考。文字之外,昆曲也好,音乐也好,绘画也好,书法也好,电影也好,我可以欣赏,可以惊叹,却无法有持久的兴趣。好比晴好日 ...
       我惟願對文藝只有這麼單純的寄望,不必每每斷筆,百匯神傷。方文山寫給李玉剛的《逐夢令》里有一句真好“心事入琴”,他是個男的,用起動詞來卻常讓我一字驚心,過目不忘。我以前也不懂古琴五音和西樂七音,學了才知,五音里沒有4和7,4和7分別是3和6按弦調出來的,絲弦里每根都蘊藏著兩三個音,真是“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1:52 , Processed in 0.0723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