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23|回复: 25

[原创文字] 行香子作品:阿乙采访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9 0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门外的街,四处蓬着燠热。道路天桥编织起来,日光里像只烁白笼子。蝉影子鸟影子一个不见。偶尔车过,一街的浮尘日影便喘息起来。

咖啡馆里满地暗暗的阴凉。一盏洛可可式黄吊灯,照着中午的玻璃镜。咯噔咯噔爬上木楼梯,满眼茶几软椅尽是空荡,只左壁一个鸦青衣裳的女人,面目埋在电脑屏幕里,一味模糊下去,倒像是她桌上那盏咖啡杯的背景。中间一个男子睡着。紫粗布的沙发上,一团乱发像杨树上的鸟巢,栖止在扶手上。又像秋野的飘蓬。茶几上三两个狼藉杯盘。再远些,阳台窗子半开,日光斜进来。风吹得绉纱帘子如清波漾漾。

这大屋真是暗哑油画一张。我四下一望,看来阿乙还没来。空中仿佛浮有依依呀呀的电扇声,瞌睡虫四处飞。

“阿乙!”老师叫道。我一惊。木楼梯上并无人影。

飘蓬升起来。一张惺忪面目铺展开来,满是呵欠。呵欠里说:“你们到啦?”

这人真瘦。火红T恤衫一穿,像个收拢来的灯笼骨,慵慵立在面前。脚下趿一双人字拖,磨过地面哒哒响。两片双眼皮,眨巴眨巴。他随手拣起茶几上的书。那书像截朽木,封皮都褪成石青色了。却有几个遒劲墨字,书道:卡拉马佐夫兄弟。

信是阿乙。

采访在阳台雅座。大玻璃门隔开里屋,忽然明亮起来。窗外是条铁灰的巷子,破败待修。细耳听,似乎真有嗡嗡嗡的建筑声。但声小而远,大约是别处。角落几盆翠叶。微风流转。

阿乙点燃一枝烟。

一张嘴,他笔下小镇青年的影子便悠悠飘出来。袅袅白烟里,扑面的方言音儿,涩极了,羊角也似,抵牾这城市阴阴的驯化。说话只是粗阔,一点不像文字的细密劲,其中一股子万事无谓的坦荡,野得很。我一口齿的嚼字嚼句,立马羞赧下去。

又颓唐。存在主义的颓唐,铺成眼底迷蒙的火,四散开来,看这世间尽是荒诞面皮。荒诞面皮的海里,浮出一个岛,漫天的碧青碧翠,那便是纯文学。他眼底那团微暗的火,咻地燃亮。

简直滔滔,那火与言语。皮兰德娄是个金子。巴里科,小资作家,一杯咖啡。福克纳的什么我都喜欢。《罪与罚》,牛气。白烟飘得无稽无涯。他斜坐在烟雾里,飘蓬熠熠,像枚万寿无疆老神仙,蓬莱岛上漫讲古。

桌上一缸的烟蒂。他又捻灭一枝,红普洱一浇,嘶嘶直响。乍望去,像枝枝白瓷,盛在玻璃上。

这壁又在烟气汹汹里细说余华。一恋战就完。启蒙师呀,也颂也挑刺。挑,一路挑下去。卡夫卡全不经营。昆德拉爱嘲笑。博尔赫斯成也精妙,败也精妙。阿乙呢,他一看自个作品,满纸桑蚕沙沙,都是细孔,都是破绽。缝呀补呀,天地寂寂都补不完。一说起,眼就乌青:苦,真太苦了。

我愿比我活得久。如魔如蛊。你看地铁上一排溜过去,人人眼盯手机如默哀。他说。这样简傲,看俗世人三千丈惊涛,不能扑撼他一线孤峰。峰下一只蛊,纯文学之蛊。他呕心血喂养它,养得壮硕,养得欢喜,然后白烟里渺渺笑起来,骇人的甘之如饴。

他忽伏在桌上。一把孱弱。

采访也尽兴了。咖啡馆门外,他立在汹涌的日光里吸烟,一团飘蓬像要飞起。

真像油画。我想,画名就叫“行走的现代派”。

 

刊载于《西湖》杂志2013年第7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20 收起 理由
子非鱼 + 20 描人状景如在眼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7-19 10: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老电影,很有画面感。

 

小香儿的文字总有“一股子万事无谓的坦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10: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写不出来。但作为食客,或者可以紧着自己的胃口,挑挑大厨的毛病


 我觉得香儿在有意识地炼字,追求句法字法的出新,但由于功夫没有到家,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有点硬,读起来不顺。有的句子极好,有的却配不上。整体效果受到影响。字面上的新奇险怪有了,但需打磨,而内在的音调意脉还需体会。这正是大步前进的必经阶段。


 我写不来,胡评一二,勿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11: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远风 于 2013-7-19 10:59 发表 我写不出来。但作为食客,或者可以紧着自己的胃口,挑挑大厨的毛病 。 我觉得香儿在有意识地炼字,追求句法字法的出新,但由于功夫没有到家,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有点硬,读起来不顺。有的句子极好,有的却配 ...

 

顺着远风提的这个问题,我正好一直有个问题,求教你们搞文学的,尤其现当代的:

小香儿这两年的文字明显受民国文风影响,她文字中的这种求新带来的硬本是民国,尤其早期民国的风格呢,还是因为没学到位?

在我的所见范围内,五四白话文之后,很多作家作品都有为求新而艰涩生硬的问题,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语言变革的一种必经阶段(有现当代文学研究者认为和时人的思想处于转型也有关系),但今天我们回望时,它却形成了一种自我特有的风格。从文学角度怎么评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12: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也接著遠風老師,亂說兩句。
確實,行香子句句出新,處處華彩,可能反而太過用力。倒不如白開水一樣的平淡熨帖之間夾雜一兩處新奇,娓娓道來,又跌宕起伏,或許效果更好。

另外我想問啊,學術語言可以文白相雜嗎?其實我也寫不出什麼文言,只是連接詞啊、副詞啊之類點綴一二,力求句子讀來不那麼口語。
結果那天導師跟我說學術文不可以文白相雜,要寫現代白話文(我覺得他的意思就是大白話)。這……我一時還真改不過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13: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下子觉得自己太没文化了! 应该说,发现自己果然一如既往地没文化啊!
想知道小香写的时候是一气呵成,还是一字一句细细雕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1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觉得文字本身的样子也是有风格的。不需要看内容,有的一大片文字一看上去就很华丽,有的一看上去就很平实,有的色彩就很浓,有的就清淡。不知道有没有跟我同感的人。

 

行香子这篇,就属于看上去就比较幽曲华美的。

 

读起来确实也稍微有点费脑子。。。相比较需要用力去读懂文字来说,我更喜欢把力气用在理解内容上。

[ 本帖最后由 寒凝 于 2013-7-19 13:3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13: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清和 的帖子

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就很反感文白夹杂,他觉得属于不伦不类。我在那个年龄,也是喜欢装装样子写点文言的,但是又没能力全体文言,所以经常搞得文白混杂,被训过两三次,就慢慢不敢再那么写了。也可能是受他的影响,之后再看那些文白夹杂的,确实感觉不太纯正,大白话能说清楚的,为什么非得“拽文”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15: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斐然,不过许是上了年纪的原因,还是喜欢文字熨帖些,不喜欢奇崛的。但是,文字也是一个人的标签,总有一天,行香子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字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15: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3-7-19 15:19 发表 文采斐然,不过许是上了年纪的原因,还是喜欢文字熨帖些,不喜欢奇崛的。但是,文字也是一个人的标签,总有一天,行香子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字风格。

斋主说的是。
作者不同,风格不同。功夫到家了,即便同是平淡的文字,也一定各具风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1:54 , Processed in 0.0676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