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2-6 19:13 发表 深深震惊!还以为白水师老了。祖师爷长得也太像弟子。。。
这个,我只能说你的眼光太独特了。 外形、气质真的像么?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3-12-7 13:11 发表 我看了讲《西游记》的两集,讲得真好,不疾不徐,深入浅出。还有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上课时的起立、坐下,现在大学里基本没有了吧?可是这种仪式感对一个课堂是很重要的。
《三国》《水浒》部分我也看了,跟当年跟我们上课时比,其实稍稍逊色,原因,我想可能是受节目录制计划的限制,即每部名著讲两次,无法充分展开。《西游》部分,我在《惘然记》里说过,大学时因旷课,没听到陈师讲《西游》,现在听了,算是稍补缺憾。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3-12-7 13:12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2-6 19:13 发表 深深震惊!还以为白水师老了。祖师爷长得也太像弟子。。。 这个,我只能说你的眼光太独特了。 外形、气质真的像么?
同感。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3-12-7 15:57 发表 短短35分钟的时间,却有好几处“专利看法”,陈先生的课很引人入胜啊!关注《西游》和道教关系的朋友不应该错过。 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词“妙手偶得”和“有限价值”。最后将孙悟空形象来源的时候,陈先生列出了“本土说”和“外来说”,又列出了他自己看到的几处诗文,关于猴子训马即“弼马温”来源的,其中连“悟”、“空”二字都出现了,并认为前两种观点都有些太实了。这是不是陈先生在婉转提出自己的观点?
陈师的研究领域本就包括古典小说,说是有“专利看法”的地方,都有发表的相关论文为支撑。关于弼马温那个,陈师当然是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是自己的观点并没有与前两者构成否定关系,而是补充了一条线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0:09 , Processed in 0.0558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