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同学偶然问起:你有什么坚持吗?原本该是个多文艺的问题啊,可是我最先想到的居然是盖聂。坚持这个词太大太难,但奇怪的是,对于盖聂,我能敢于言及坚持二字。我坚持在等待动画中端木蓉醒来的那天,也在等待盖聂能不再那么无助地寻找一条笃定而未知的道路。可是时至今日,盖聂已经变得太丰富,我不知道我是否还在坚持印象中《诸子百家》里那个完美的形象。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把当初我心目中那个隐忍淡然又坚毅笃定的盖聂记录下来,提醒自己那份最初的坚持。
1
关于盖聂其实很多人已经说了太多,天明、端木蓉、卫庄,他们和盖聂的关系也一直为剧迷们津津乐道,然而作为动画情节重要源头之一的荆轲,却鲜少被提起。按照动画制作方提供的人物关系图,荆轲与盖聂是“知己”“生死之交”,盖聂也亲口说过荆轲是他唯一的朋友,可动画剧情给我们的信息太少,我们只有一边猜测他们扑朔迷离的的相识相知,一边感慨是怎样的情谊能让盖聂为之亡命天涯。
史书上对盖聂的记载耐人寻味,似乎只有史记中一笔带过的一段,但又似乎有野史表明盖聂并不简单。只是无论如何我们也难以把那个瞪了荆轲一眼的盖聂与荆轲的知己联系起来。然而我常常觉得,《战国策》中荆轲刺秦前迟迟不出发而“有所待”,如《东周列国志》中所说,正是在等盖聂。但这其中有多少曲折,早已找不到答案。而关于荆轲著名的好友高渐离,史书却从未吝惜笔墨。动画中高渐离与荆轲因为高山流水乐谱及其作者旷修——另一位六国志士——相识,进而为彼此的侠义豪情折服,共经患难最终成为挚友。然而他们是否属于知己呢?
知己的定义是如此苛刻。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朋友,友谊的建立有时很难,有时却也很简单,知己却是可遇不可求。偏偏,连朋友都寥寥的盖聂,却是兄弟遍天下的荆轲的知己。事实上,这两个人是如此不同,也许我们只能从盖聂的价值观去猜测,荆轲的本质追求与他契合,让他们即使最后要兵刃相向,也会毫不犹豫毫无保留地生死相托。但无论怎样解释,他们的友情仍然是充满神秘的未知,也许原因我尚未发现,也许友情原本难以道出一个原因。但最终我们看到,盖聂为了保护荆轲之子天明付出了多少,想必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秦时中的荆、高、聂早已有别于历史,以史为鉴也许并不可靠,我们也只是用自己的想象去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乱世。史书与动画哪一个更接近真实,谁知道呢?
2
渊虹也许是秦时中最其貌不扬的一把剑了,连剑鞘都是最简。谁能想到,它曾经是那样戾气逼人?残虹,以剧烈燃烧后的陨铁铸成,辅之以铸剑师的血肉与魂灵,至炽至烈,恰是为屠龙而生。剑身上那条蜿蜒的红色,怕也是凝结了许多人的执念。它蓄足了热力,静待着令天下缟素的一击。可惜这样强的锋刃终究是戾气过盛,无形中将其主人带向了一条永远无法回身的道路。使命未竟的它或许是不甘的,终于被铸成了一把新剑——熔化了狠戾,收敛了锋芒,来到另一人手中。那人握着它的剑柄时,能否感觉到斯人的温度呢?它依然是寒光逼人,散发着令人不敢靠近的气息,只是那气息是疏淡的,就像那个人。
这把剑至简,至利,至刚,至柔,经历几番浮沉,已无比坚韧,但终究是断在了妖剑鲨齿之下。它无法承受一滴泪的重量,无法刺进最熟悉之人的胸膛。
与渊虹相应的,水寒以与残虹相克的材料铸成。由此我们也能发现,隐藏在渊虹平静疏淡外表下的,是怎样的同残虹一般无二的炽热。从一人到另一人的手中,剑已经变了,人也变了,但同样的剑柄握在不同的人手中,若是心志不同,又怎能延续剑的灵魂?手握渊虹的盖聂,是与荆轲在一起的吧。
木剑是一个标志,表明盖聂已经明白剑的锋利有时需要隐藏,但他心中之剑,永远不会为任何事改变。第四部《万里长城》的片头曲中盖聂一人一剑令身后诸剑寸寸断裂,可以想见渊虹终将重获新生,将那个梦延续下去。
3
在世人眼中,卫庄是典型的离经叛道者,奉行韩非那套在当时为许多人所不认可的理念,以刑止刑。也许他和韩非一样,在残酷的行止背后隐藏的是对韩国无比深沉炽烈的爱恨交织。正因如此,他身为一代鬼谷子,却一手葬送了自己的祖国,建立了令秦国都不敢轻慢的流沙。而修习纵剑的盖聂,却在出谷不久后成为了秦王身边的侍卫头领,剑锋沾满六国志士的鲜血,一度为天下人不容,直至他叛逃秦国,与墨家众人相处后,才逐渐让人们看到他的真心。然而看似最离经叛道的卫庄,其实不过是将世人皆知而未曾挑明的乱世法则用最直接赤裸的方式演绎出来,用最有效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又有哪一点不是顺应着生存之道?“只有强者才有资格要求公平”“不把他们踩在脚下,他们又怎会抬头看你”也许太过残忍,但处于这个社会中的我们,谁又能够反驳?盖聂为人含蓄隐忍,似乎中庸处世,然而是他提出对鬼谷门规的质疑,渴望跳脱乱世给予众人的制约,秉着一腔不切实际的可笑信念逆人潮而行,这一点让卫庄如此藐视世俗的人都为之震动。他们的顺应与叛逆截然不同又如此相似,且都是难以理解的执著。在某种程度上,如卫庄所说,他们从来都是一样的人,他们是彼此最熟悉的同门,却也是同样的不会为对方改变。
十年的时间,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动荡煎熬,他们是否曾在对方的前行路上留下自己的痕迹,我们不得而知,但自从踏入鬼谷的那刻起,他们已经是彼此一生也绕不开的了。背道而驰,并驾齐驱。区别仅在于卫庄不遗余力地想要靠近盖聂,而盖聂只希望自己的疏离能让卫庄放下对三年之期的执念。世间得此二人,想必已无需其他。他们的对手只有彼此,但他们也并无对手。纵与横原本就是交织而相对的,谁敢肯定,他们未来不会有同行的一天呢?
纵与横,相交于原点。
4
盖聂与端木蓉的情感是我想说的最多,却也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或许他们的关系原本就不需要用语言来解释什么。很多人想找出支撑他们情感的理由,有些人没有找到,于是就此认为聂蓉之情只是牵强附会,但一定有更多人,即使无法找到,无法言明,也依然为他们动容,给他们最美好的祝愿。我也曾强迫症般地想找到盖聂打开心门的证据,但总觉得处处不是,又处处皆是。其实一、二部的铺垫已足够多,盖聂第一次为端木蓉挡下危险,第一次看到端木蓉露出欣慰的微笑,第一次发觉端木蓉对自己的怜惜……无需赘述,已然将秦时明月之所以吸引人的传统含蓄情感之美一点点展现。
盖聂是不困于私情的侠者,但这并不代表他绝情弃爱。他心中的爱太大太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放弃他身边之人的感情。也许爱情与其他情感相比是自私的,但这也恰恰透露出盖聂这个近乎完美近乎于神的人内心最真实柔软的一面,让我们更加确信他的伟大。
如果不是端木蓉,盖聂又会爱上什么样的人?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有很多,可是我无法想象什么样的人能与他并肩。也许有很多人们眼中完美的女性能与之并肩,但我相信,有些触动,只有端木蓉才能感受。尚未谋面,她就轻而易举地窥见了盖聂的孤独,这样的不掺杂立场的关切与理解,又有几人能做到?端木蓉看似为一己之念违背了师傅的嘱托,墨家的原则,事实上恰恰相反,她身为医者有着自己的坚持,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永远不应被立场挟持。她明白自己的职责,无论是战火或是私情,都不能将之动摇。这也是盖聂与端木蓉最相似之处,永远把自己放得太低,只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恰恰是因为太相似,他们也许并不能拥有一个我们期望的结局,但如若不是如此,他们也不再是他们。最伟大而最无奈的爱情莫过于此,不会因为爱情背弃什么,也不会因为什么外物放弃那份最质朴的感情。
5
原本我从未想过我会被盖聂与天明的经历感动,但在某次看到他们逃亡之路上的回忆时,我第一次差点因为一部动画流泪。天明过早看到了乱世的险恶,对任何人都无法信任,盖聂一次次保护,却从未被感谢。知道被坠下的马车砸伤也未多说一言,只留下天明呆呆地看着一地狼藉。多么像每个人生活中最普通也最深邃的亲子之情啊。亲情是任何情感的归宿,对那些直接与我们有亲情关联的人,我们本是该感到幸运的吧。
前三部的盖聂已经让我们足够喜欢他,而当乱世的帷幕真正拉开,他一人所扮演的角色在风起云涌的广阔舞台上终究是力量有限的。一个理想主义的英雄做到的改变永远敌不过投机取巧的顺应历史大势并暗加推动的人。至于结果,他的性格早已为他决定,我们只是看着时间按照它的方式不紧不慢地向那一天驶去,望他得偿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