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欧阳在2010-12-13 1:02:52的发言: 我的问题可能和论文写作本身没有很大关系 老师上课说对学生作业的判断取决于对您自己思考的冲击或者说完善,但凡有惊喜之处便是好文章。 我觉得那是一方面,我认为了解学生最初的思维体系,在练习中帮助他改善更为重要。学生自己进步了,便是优秀。为什么是对老师的冲击呢?
另外一个问题让我很矛盾,我们试图客观地看待问题,思考要有一定的程序,不能偏激,方方面面都要衡量。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思考问题,大家的看法不都会趋于一致吗?即使深度不一样,但程式化了,还会有百家争鸣么?有时候,是不是偏激的思维里的花火更大?我矛盾了 (注:以上引用方法不符合规范,请谅解。) 首先,老师是否说过“对学生作业的判断取决于他自己的思考冲击或者是完善”我不确定,但如果是这样,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每个人的思想都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有的文章可能是浅显甚至粗鄙的,但恰好是老师所未涉及到的,也可以判定为好文章吗? 至于后面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大家都试图客观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有一定的程序,我想,这并不代表大家的看法会趋同一致,这就像大家都学会了正确的走路方法,但却可以去到不同的目的地,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思维不会因为方法的趋同而程式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4 14:31:5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