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酒神

[文 学] 请教大家对鲁迅杂文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20: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2-6-25 20:33 发表  呵呵,鲁迅能从抬轿人的微笑中看出奴性,为何就不能从礼节中看出奴性。王蒙既然能呼应鲁迅,恐怕大家更能呼应那些贩夫走卒。当然,也许行香子已经超越了鲁迅所谓的国人的奴性。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嘛,若有奴性,或也正常。从礼节中看出奴性,当然可以,但礼节中是否单单有奴性而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21: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2-6-25 20:54 发表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嘛,若有奴性,或也正常。从礼节中看出奴性,当然可以,但礼节中是否单单有奴性而已呢。

 

那你得问鲁迅,抬轿人的微笑中是否单单有奴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21: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2-6-25 20:47 发表  我可没说白水师对那两句分析的全不对,我也觉得白水师分析得很精彩。我说启多“蒙”少,也没说他没“蒙”,所以你论证鲁迅破中有立,我当然赞同。但这里离论题又远点了,主要是我先扯远了,抱歉,还是收回来好 ...
论点虽“扯远”,但于我却是许多启发。携疑惑而读书,应是更有兴味之事。是否“非鲁迅所不能道”,及逻辑之说,因确实不懂,我只能“多闻阙疑”了,待退而读诸人之作,或可再来探讨。此时已自搜肠,无奈学浅,诸事不晓,实未能多言。但已很有收获,十分感谢,此后更盼高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21: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2-6-25 21:11 发表 论点虽“扯远”,但于我却是许多启发。携疑惑而读书,应是更有兴味之事。是否“非鲁迅所不能道”,及逻辑之说,因确实不懂,我只能“多闻阙疑”了,待退而读诸人之作,或可再来探讨。此时已自搜肠,无奈学浅,诸事 ...

出于礼貌,我必须对君在79楼的问题一一回应,不过我希望到此为止,为了不冲淡咱们之间的主题(89楼提出的两个问题),可以另开帖交流,或者在其他场合交流。

1、乐观/悲观与深刻都不能划等号,记得虎师经常强调悲惨不等于悲剧,一个人的深刻与否与其持乐观抑或悲观的视角没有必然关系。
2、你说鲁迅“大破大立,立在破中”,当然没有问题,谁也没否认过。但有“立”是是非问题,“立”多少是程度和比较问题,二者不能混同。
3、把鲁迅少“启蒙”归到当局,或许必要,但不充分。如果战斗的鲁迅都被当局刻意淡化,那反动的乏走狗们还不早被描黑了。既然是比较,比较的前提就应该公平。这里咱们就不谈实际上当前的环境到底是多平和抑或多紧张了吧。
4、白水师分析得好,与白水师的评语也没必然关系。白水师分析了鲁迅两句话的价值,他的分析进路拿到其他场合也可适用,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白水师的分析能给大家醍醐灌顶之感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最重要的是,白水师分析的目标是两句话的内涵,与是否为鲁迅所说没必然关系。如果另外有人说出这种话,白水师的分析当然适用。打个比方,白水师的分析是事实性描述,但是他的评语可能就是价值性判断了。当然,麻烦的是白水师的分析和评价其实是合在一起的,所以这需要作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界定。
5、你说“不能为外人道”和经典基本是一个意思,那我没法讨论。与此相同的是,你说经典自在人心,那什么不在人心?深刻性也自在人心呢。
6、我提学术论文规范的目的在于类比思想与文学的区别,可能有所不当,并非指鲁迅要引注则个。
7、你既然不知道民国其他人的著作,你怎么敢断言鲁迅的“经典”呢?能否说自己知道的就是经典呢。我没读过《灯下漫笔》,所以只敢局限在这两句话上讨论。当然,现在拜君恩惠已然读过,但好在文章不长,还没什么超越想象或说超越以前鲁迅教会的东西的地方。
8、二分法的东西就不说了,我也没想太明白,还等别人指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2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2-6-25 21:09 发表  那你得问鲁迅,抬轿人的微笑中是否单单有奴性?
对,若鲁迅先生还在世,还真想去问问他!他在当时的背景下能有那样深刻的批判,我觉得很了不起,但是作为后来者,理解其批判的同时,也应该反思其批判才是。对,这也是要努力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21: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2-6-25 21:27 发表 出于礼貌,我必须对君在79楼的问题一一回应,不过我希望到此为止,为了不冲淡咱们之间的主题(89楼提出的两个问题),可以另开帖交流,或者在其他场合交流。1、乐观/悲观与深刻都不能划等号,记得虎师经常强调悲惨不 ...
嗯嗯,木耳兄的意思我大抵明白了,我会再想想看的,因多是疑惑,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就到此为止吧。虽或是“奴性之礼节”,但还是想感谢指教的~~ [ 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2-6-25 21:3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2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2-6-25 21:35 发表 嗯嗯,木耳兄的意思我大抵明白了,我会再想想看的,因多是疑惑,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就到此为止吧。虽或是“奴性之礼节”,但还是想感谢指教的~~

 

互相感谢。一是君提供丰富史料,且妙语雅句间见其中,仿佛糯米粽子饱人的同时,芦叶之清香又沁人心脾。二是不少疑问促使我继续学习思考,同样是打酱油,独打打不若众打打。另外,我说“奴性之礼节”,不过想引你对鲁迅之反思,并不是说我自己就反对礼节。呵呵,又腹黑了一回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23: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2-6-25 20:27 发表 若说思想家,是什么样的思想呢,是否仅是革命的思想? 窃以为,若启蒙思想清末已开始涌现,而五四运动也是“救亡“”启蒙“之争,虽不晓学界内看法,但鲁迅作为当时文学主将,若说他思想中无启蒙,倒不太说得过去 ...
     嘿嘿,这个问题专业哦,小香,大概得问问教哲学的老师启蒙思想家的定义吧~维基一般较客观,百度对政治就很敏感了。既然鲁迅在大陆一直处于被推崇状态,当局应该是给越多名头越好啊,但两边都没加启蒙二字,所以我想给鲁迅思想定义的人是在哲学方面有所顾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23: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两位不论正辩诡辩,思辨速度之快都让人佩服呀,很有奥林匹克精神呢(最近看BBC电视台,天天报道伦敦奥运准备,一晃又四年了,大家也可以关注下哈,顺便学学英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00: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2-6-25 21:46 发表   另外,我说“奴性之礼节”,不过想引 ...

呵呵,这是自然明白的,我引木耳兄之说,也是戏谑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6:25 , Processed in 0.05881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