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酒神

[文 学] 请教大家对鲁迅杂文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6 00: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2-6-25 23:56 发表      嘿嘿,这个问题专业哦,小香,大概得问问教哲学的老师启蒙思想家的定义吧~维基一般较客观,百度对政治就很敏感了。既然鲁迅在大陆一直处于被推崇状态,当局应该是给越多名头越好啊,但两边都没加 ...

其实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偏专业,反正不是想破脑袋就能想出来的,觉得自己知道的好少啊,得赶紧补课啊。徐志摩他们推崇剑桥教授的教法,说是在客厅里点上烟斗,在烟雾缭绕里跟你漫说天地古今人物,让你感叹自己无知,于是回去就赶紧泡图书馆,查各种书籍,看看教授讲的你所不知的都是怎么回事。这样子的学习方法。平常上课好像蛮少会这样,不过在水云讨论好像很有这感觉,呵呵真挺好的~~

 

另外跟灵儿姐说句不相干的,我今天下午毕业典礼哈,大学混四年真是不容易啊~~~好了,凌晨嘛,我就想感叹下,无视我吧,不要歪楼~~~

 

[ 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2-6-26 00:3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3: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2-6-26 00:35 发表 其实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偏专业,反正不是想破脑袋就能想出来的,觉得自己知道的好少啊,得赶紧补课啊。徐志摩他们推崇剑桥教授的教法,说是在客厅里点上烟斗,在烟雾缭绕里跟你漫说天地古今人物,让你感叹自己无知, ...
        呵呵,同感,所以以前在其他社區待不了兩天就走,太無聊了唄~套用以前木耳兄評論中美韓劇的經典語錄:和木耳兄這樣的說幾句就得動腦;和小香這樣的說幾句就會動情;和以前的很多同學說幾句就會動氣。本來嘛,喜歡讀書的孩子在一起就該互相啟發,腦子才不會廢掉。不過中國的教育居然讓大學培養出一大幫只會游戲攀比作弊外加代考還理直氣壯的青年,而且在重點本科學校頻頻出現,我當年畢業時是一點自豪感都沒啊。魯迅要是活到現在也得氣死。
       現在回想下,大學里最大的收獲是兩個人,一位很受尊敬的化學老師,學術精,為人師表,教我們“科學的目的就是簡化復雜深奧的自然秘密”和“科普掃盲重要性”的思想,一生受用;另一個是大四下帶我實驗的博士師兄,在我學生生涯最后的三四個月時間里教我掌握了他積累多年的實驗思路和操作技巧,我們那會時不時通宵等實驗結果,輪著休息,但是心里很踏實。其他還真是過眼云煙,很多同學老師的名都記不得了,或者說他們在你心里很容易被其他人替代。
       小香很快要進社會嘍,送句靈兒姐姐挺喜歡的句子給你“如果你自己对接受什么不加选择,那么别人就会替你选择,而他们的动机未必很高尚。不知不觉地堕落到低俗的行列,这是世界上最容易出现的事情”。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哈哈,總算繞回魯迅這里了~~不過這話是但丁說魯迅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7 22: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保持队形,不要歪楼。

 

回到鲁迅的两句话,即使不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看待,也不把这两句话与“治乱”循环的历史评论做一对比分析的话,单拿出一句话,其逻辑也令人生惑。

 

请问,仅从形式逻辑而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是神马时代?是奴隶主时代还是牲口时代?

 

进而,看看马克思他老人家的经典之语:“在作這種膚淺的歷史對比時,人們忘記了主要的一點,即在古羅馬,階級鬥爭只是在享有特權的少數人內部進行,只是在富有的自由民與貧窮的自由民之間進行,而從事生產的廣大民眾,即奴隸,則不過為這些鬥士充當消極的舞台台柱。”(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第二版序言)

[ 本帖最后由 木耳 于 2012-6-27 23:5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3: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水老師說魯迅此文中的“奴隸”不是馬克思將的那個“奴隸”,那是否指“有奴性”的人呢?昨天和木耳兄討論了一下,參照白水老師引王蒙的大觀園丫鬟被趕出圓子后破口大罵是奴性表現的觀點,如果中國人的奴性自古有之且程度并未減輕,那奴隸們的區別只是坐穩的程度。也就是說,依傍上財大氣粗且仁厚的主子,奴隸們心理上坐得穩些;遇到小氣刻薄的主子,坐得不穩些;想做奴隸但卻一無是處的,只好盼著做個奴隸,形式上雖然不是奴隸身份,心態還是奴性。這樣大概能解釋奴性群體的穩和不穩。 
可我今天又想到件事,如果這個奴性指的是心態問題,那么,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里所說的人不可能完全生活在自由輕盈狀態下的提法,是否也是人類奴性的共同體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9: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2-6-28 13:03 发表 白水老師說魯迅此文中的“奴隸”不是馬克思將的那個“奴隸”,那是否指“有奴性”的人呢?昨天和木耳兄討論了一下,參照白水老師引王蒙的大觀園丫鬟被趕出圓子后破口大罵是奴性表現的觀點,如果中國人的奴性自古有之 ...

 

这个解释偏于个体主义进路,这样的话更容易证伪。而且,如果照这个进路解释的话,很难重述治乱循环的传统历史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2-6-28 13:03 发表 白水老師說魯迅此文中的“奴隸”不是馬克思將的那個“奴隸”,那是否指“有奴性”的人呢?昨天和木耳兄討論了一下,參照白水老師引王蒙的大觀園丫鬟被趕出圓子后破口大罵是奴性表現的觀點,如果中國人的奴性自古有之 ...

 

鲁迅文中的“奴隶”不是马克思讲的奴隶,但马克思讲的奴隶基本算是鲁迅文中的“奴隶”。马克思甚至没有在阶级斗争中,给古罗马的奴隶摆一个反抗抑或斗争的位子,这又是何样的用意和深刻?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大观园里的阶级斗争,不过是宝玉黛玉同贾母等人的斗争,最多也不过没落的贾氏族人同当权的贾氏族人的斗争。而那些丫鬟们,不过是这些斗争的消极的台柱。不论在大观园内外,不论他们骂还是高兴,都改变不了他们的奴隶的地位。他们的主观心理状态完全受制于当时的“奴隶制度”特别是“奴隶主生产资料占有制”。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克思描述问题的同时也分析了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问题。把奴隶的不幸与不争,归因于奴隶的主观心理状态,是个进步,但却不够大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 0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2-7-3 00:06 发表  鲁迅文中的“奴隶”不是马克思讲的奴隶,但马克思讲的奴隶基本算是鲁迅文中的“奴隶”。马克思甚至没有在阶级斗争中,给古罗马的奴隶摆一个反抗抑或斗争的位子,这又是何样的用意和深刻?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大 ...
嗯,黑奴也是个例子。美国解放黑奴的运动一直以来也是进步的白人和保守的白人之间关于是否对黑奴进行解放的斗争,大部分黑奴并不认为自己该享有与白人平等的人权,普适性越来越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 19: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2-7-3 00:54 发表 嗯,黑奴也是个例子。美国解放黑奴的运动一直以来也是进步的白人和保守的白人之间关于是否对黑奴进行解放的斗争,大部分黑奴并不认为自己该享有与白人平等的人权,普适性越来越广了。

 

这个例子挺好,可以涉及“比较奴性”了,不过问题也就越来越复杂了,非是我等可以理解和把握了。但是,美国黑奴到底有没有奴性,其程度又如何?不管怎么说,很难从美国黑奴的一些个体行为中妄下断语。即使能够见微知著,恐怕也不能违反人性的原则,比如一般情况下求生的欲望。美国人从《独立宣言》开始,一般都认为三大价值的排序为:life,liberty&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 19: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中的启蒙一词enlighten也很有意思,新东方的单词书是这么解释的:“en进入,light光亮-启发”,这显然跟“endark”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 23: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疑问的扩展问题是,在奴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时,他们也不懂得争取与奴隶主平等的权利,那么变革只能主要倚靠上层进步人士了是吗?那么这个时候的启蒙是否应该侧重从宣传人权开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3:18 , Processed in 0.06940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