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字字响。】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字字响。】嫂嫂【再叫一声。】休要这般不识廉耻!【再申一句。】倘有些风吹草动,【直长时期到底,写尽武二神威。】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是嫂嫂!【奇绝之文。○自有嫂嫂二字以来,未经用作如此句法,真乃嫂嫂扫地矣。】再来,休要恁地!”【数语极表十二神威。】 …………(中间还有许多情节) 那妇人被武松说了这一篇,一点红从耳朵边起,紫涨了面皮;指著武大,便骂道:“你这个腌臜混沌!有什么言语在外人处说来,欺负老娘!我是一个不戴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自从嫁了武大,真个蝼蚁也不敢入屋里来!有什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入来?你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个要著地!”【辞令妙品。○淫妇有相,只看会说话者,即其人也。】 两段话对照来看,颇有意思。潘金莲自述的这段,以前没听说过,还是看梁谷音老师讲解潘金莲的戏的时候才知道,不凡。
约莫未及半个时辰,又踅将来王婆店门口帘边坐地,朝着武大门前。【早又来了,绝倒。】半歇,王婆出来道:“大官人,吃个‘梅汤’?”【一路隐语点逗,都好。】西门庆道:“最好,多加些酸。”【隐语。】 ………… 看看天色黑了,王婆却才点上灯来,正要关门,只见西门庆又踅将来,迳去帘底下那座头上坐了,朝着武大门前只顾望。【如何即又来了,绝倒。】王婆道:“大官人,吃个‘和合汤’如何?”【隐语换。】西门庆道:“最好,干娘,放甜些。” 重复问答的隐语,不似写实,倒有点像民俗故事的套路了。
王婆笑道:【第二十六笑。】“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奇文矢口而来。】
王婆笑道:【第二十八笑。】“大官人却又慌了;老身那条计是个上著,虽然入不得武成王庙,端的强似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著!大官人,我今日对你说:【不容易请教。】这个人原是清河县大户人家讨来的养女,却做得一手好针线。大官人,你便买一匹白绫,一匹蓝绣,一匹白绢,再用十两好绵,都把来与老身。【积世虔婆,趁火打劫之计,令我绝倒。】我却走过去,问他讨个茶吃,却与这雌儿说道:‘有个施主官人与我一套送终衣料,特来借历头。央及娘子与老身拣个好日,去请个裁缝来做。’他若见我这般说,不睬我时,此事便休了。【先用一反。】他若说,‘我替你做,’不要我叫裁缝时,这便有一分光了。【第一段。○每一段用两他若,一反一正,绝代奇文。】我便请他家来做。他若说,‘将来我家里做,’不肯过来,此事便休了。【反。】他若欢天喜地地说,‘我来做,就替你裁。’这光便有二分了。【第二段。】若是肯来我这里做时,却要安排些酒食点心请他。第一日,你也不要来。【妙。】第二日,他若说不便当时,定要将家去做,此事便休了。【反。】他若依前肯过我家做时,这光便有三分了。【第三段。】这一日,你也不要来。【妙。】到第三日晌午前后,你整整齐齐打扮了来,咳嗽为号。你便在门前说道:‘怎地连日不见王干娘?’我便出来,请你入房里来。若是他见你来,便起身跑了归去,难道我拖住他?【妙。】此事便休了。【反。】他若见你入来,不动身时,这光便有四分了。【第四段。】坐下时,便对雌儿说道:‘这个便是与我衣料的施主官人,亏杀他!’我夸大官人许多好处,你便卖弄他的针线。若是他不来兜揽答应,此事便休了。【反。】他若口里答应说话时,这光便有五分了。【第五段。】………… 又是重复的结构,而且这里详说过一遍的计策,后文又再实际写过一遍,却不觉得累赘,有种语言及情节上的节奏和韵律在内。
那婆子欢喜无限,接入房里坐下,便浓浓地点道茶,撒上些出 白松子、胡桃肉,【细琐处写。】 点茶。
王婆又道:“娘子,你认的这个官人么?”那妇人道:“奴不认的。”婆子道:【眉批:一段女夸。】“这个大官人是这本县一个财主,知县相公也和他来往,【绝倒语,真羞死人。】叫做西门庆大官人,万万贯钱财,【说出无个数目,绝倒婆语。】开著个生药铺在县前。家里钱过北斗,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得是珠,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亦有大象口中牙。……”那婆子只顾夸奖西门庆,口里假嘈。【画。】那妇人就低了头缝针线。【画。】西门庆看得潘金莲十分情思,恨不就做一处。【画。】 连“画外音”的效果都写出来了!
断章句,【袁夹批:变文。】话分两头。且说本县有个小的,年方十五六岁,本身姓乔,因为做军在郓州生养的,就取名叫做郓哥,家中止有一个老爹。那小厮生得乖觉,【此书每于绝大文字,偏有本事一字不相犯。如武松遇虎,李逵又遇虎;金莲偷汉,巧云又偷汉是也。乃偏于极小文字,偏没本事使他不相犯。如林冲送配时,极以卢俊义迭配时;郓哥寻西门,极似唐牛寻宋江是也。此非文叔真有小敌怯、大敌勇之异,盖僧由画龙,若更安鳞施爪,便将破壁飞去。天下十成之物,造化皆思忌之,彼固特特不欲十成,非世人之所知也。】 ………… 那婆子揪住郓哥,凿上两个栗暴。郓哥叫道:“做什么便打我!”婆子骂道:“贼猢狲!高做声,大耳刮子打你出去!”郓哥道:“老咬虫!没事得便打我!”这婆子一头叉,一头大栗暴凿直打出街上去。雪梨篮儿也丢出去;那篮雪梨四分五落,滚了开去。【不因此句,如何生出事来。】这小猴子打那虔婆不过,一头骂,一头哭,一头走,一头街上拾梨儿,【前半篇就两个人写出活画来,后半篇就三个人写出活画来。此至末后,忽然又就一个人写出活画来。笔势伸缩变化,我不能量其端倪所至。】【袁眉批: 画不出。】指著那王婆茶坊骂道:“老咬虫!我教你不要慌!我不去说与他!——不做出来不信。” 或者,每一个婆子都要配上个来捣乱的小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