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教学相关] 【作业】说说你最喜欢的一首《诗经》中的作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19: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苏致学在2007-10-27 10:15:02的发言:

看过三楼的帖子,很喜欢那种诗意淡雅的语言,不过最后一句的译文的确是有点仓促。敝人不才,试着重新翻译了一下,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与你才短暂地分离,

但那种相思的痛苦愁绪已让我感到如数年般遥远漫长~~

很喜欢这两句,因为它形象地描绘出了思念爱人时的甜蜜中掺杂着痛苦的感觉,因为有了无尽的思念,爱情才具有了那种感天动地的魅力。我想“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说得就是这种感觉吧。

“但那种相思的痛苦愁绪已让我感到如数年般遥远漫长~~”,句子长了,一口气念下来,就会少些迂徐宛转之致,所以,中间还是应该断开,断成:

 “但那种相思的痛苦愁绪,已让我感到如数年般遥远漫长~~”

这样似乎好些。

“因为有了无尽的思念,爱情才具有了那种感天动地的魅力。我想‘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说得就是这种感觉吧。”

说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19: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郝雨在2007-10-25 13:45:04的发言:

不轮我交作业,一时手痒,凑写一篇,顺便练打字速度。原诗不用重复了吧,大家可能很熟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初见此诗,很多年前。没有邂逅相遇的新奇,却有老友相聚的欣喜,或许冥冥之中,十六年前,我的名字“子青”就与它结下不解之缘。
    

衣袂飘飞,青色的衣带撩起我心头恍惚的思绪。
    

环佩作响,叮当之声仿佛敲击我心头最柔弱的角落。
    

你如今何在?我不去问你,你竟不会主动带来讯息吗?我不去找你,你不会主动过来吗?哎,此时此刻,你会像我思念你般如此思念我吗?你可知我在城楼之上翘首遥望,怅然徘徊,东升西落的太阳陪伴我,
     
痴痴地等待。一日不见的痛苦啊,怎似三月未见般摧人心怀?
    

忆起一句诗词“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的确如此,花样的女子,尝尽爱情甜也吃尽爱情苦。柔肠百转,心绪不安,脑海中青衣飘飞的身影挥之不去。是捧书吟诵,合书沉思,还是眉目飞扬,侃侃而谈。前年后的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但“青青子衿”与“青青子佩”一形一声中却已道尽了女子的爱恋。
    

相思难耐,
     
也许暗自垂泪,孤枕天明;也可红叶寄情,青鸟殷勤;要么就寄方素帕,画个圈儿。而我们烂漫的女主人公呢?她选择了直接的质问:“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一个“宁”字述尽了少女的抱怨与委屈,又使女子焦急迫切的心情跃然纸上。抱怨无用,她干脆跑去城楼之上登高守望。或许日渐西沉,晚霞初上,我们美丽的女子还在痴痴等候,单薄的身影,悲苦的面容,凄凉的心境。在这声“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无奈喟叹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出女子心的疲惫。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类相思和等待又是极其幸福的,有人可思,有人可想,心中的牵挂也是温暖的,连等待也弥漫着爱情的香甜。那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所以耳熟能详,也因为它道尽了千百年来相思之苦的时间意义。千年后的我们仍能与诗中女子产生共鸣。那青青飞动的衣衫仿佛也寄托着我们的情思,渐渐地消失于白云悠远的天边。。。。。。
        

 

 


呵呵,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得好啊,赞一个!:)

“‘青青子衿’与‘青青子佩’一形一声中却已道尽了女子的爱恋”,到底是女孩子,感受细腻,我就没注意到从声音的角度去感受“青青子佩”,也没有见到有其他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过,而你却说出了,细一想,又果然有此妙处,真是大受启发,佩服:)

以后我们这门课布置的作业,没点到名的同学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做,一样给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皂罗袍在2007-10-27 17:41:38的发言:

   

只是文章中有些长句(比如我上边引的那一句),其实可以变短。短句实际上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并且也能使文章更加精致。你觉得呢?

 

 


何不举一二例来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19: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马雪在2007-10-26 9:49:19的发言:
老师对不起,没按您的要求完成作业,没有得到您的点评.看到别人的作业做的很好,我感到很惭愧.作业没完成好并不代表我不尊重老师,希望老师原谅.我确实用心的去看了<月出>这首诗,我很喜欢它.老师如果您有空也看一下吧.

《陈风·月出》这首诗我当年读大一时即抄录并背诵过,我也喜欢它。你的“喜欢理由”部分写的不错,看得出你确实是喜欢它。请再看一遍我在1楼发的主题帖,对照一下,你的作业少了哪部分内容,请改正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1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马金虎在2007-10-24 16:43:04的发言:

哎.大学.老实说诗经我不是太喜欢.有些不理解.至于古人的爱情到是挺浪漫的.现代的爱情未必能向古人那样纯感情角度考虑.

你如果能够告诉我,你已经将《诗经》中所有的作品都认真读了一遍,然后你再说你不喜欢,如果是这样,我没意见,毕竟喜欢这种事情不能强迫。可是,能不能告诉我,你看了几篇?
还有,你这一次作业的成绩不想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7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么多份,为什么没有人喜欢<无衣>这首呢.诗经中不光有儿女情长,也有战友之间那种袍泽之情.看来经贸大学还是男女比例不太均衡啊,太拘泥于一个方面,写得再美再婉约,未免狭隘.回忆起看贞观长歌那段同唱无衣雪山崩的情景,觉得很浪漫.浪漫不光是体现在小儿女那种感情上的,有一种浪漫是刻在心中的.真的很希望经贸大学在不缺乏柔情的基础上再多一些阳刚之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7 22: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这首诗,这位同学也写的意韵十足。

     关于爱情,是谁说“像邂逅一场盛宴过后,一个美丽凄凉的手势”?又是谁说“上耶,我愿与君像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天地合,冬雷阵阵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都是轰轰烈烈,至死方休……

     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最朴实,最单纯地愿望却更能折射出永恒,透过手心传递的热量更能驱散生命的严寒,经过岁月的跌荡起伏而依然坚定的情感更加的庄重与可敬……

     顶,也谢谢老师们,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00: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苏致学在2007-10-27 10:15:02的发言:

看过三楼的帖子,很喜欢那种诗意淡雅的语言,不过最后一句的译文的确是有点仓促。敝人不才,试着重新翻译了一下,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与你才短暂地分离,

但那种相思的痛苦愁绪已让我感到如数年般遥远漫长~~

很喜欢这两句,因为它形象地描绘出了思念爱人时的甜蜜中掺杂着痛苦的感觉,因为有了无尽的思念,爱情才具有了那种感天动地的魅力。我想“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说得就是这种感觉吧。

说道相思,就让我想起了王菲的一首歌<我愿意>中的歌词,,如下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如影随形
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
转眼
吞没我在寂默里
我无力抗拒特别是夜里
想你到无法呼吸

思念总是能勾起人心中最细腻的一处.有时真的很痛苦,因为只有心中的回忆,伊人却远去.而我觉得更多的时候应该是甜蜜的吧.因为至少还有心中的回忆啊.这是一种安慰,一种依赖,一种能够让自己嘴角边上出现一抹微笑的甜蜜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09: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五班陈薪如在2007-10-20 21:37:10的发言:

          最喜欢的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 >>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翻译:
    经历了无数硝烟与血腥,家乡的宁静与温暖对我来说已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我跟从将领远征陈宋,一身戎装呼啸沧桑,夜未央,你轻声的叹,而我也只能在遥远的战场上孤伫守望,君问归期,也许归期是三年五载,也许永远不会有归期。昔日伊人耳边话已随潮水向东流,再回首,往事已随枫叶一片片落。人有生死别离,月有阴晴圆缺,你我曾有约,此生要牵手一直到白头,天变地变,唯有此情不变~


喜欢的理由: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杨过为情痴狂,十六载的等待终于可以与心爱的人携手到老,归隐终南山下,与小龙女作一对神仙眷侣。可又有多少等待可以迎来重逢?最后结果大多是路已殁,情已殇。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铺张的修饰,然而淡然中缓缓道来的誓言却震撼每一个人;轰轰烈烈也许是爱情的开始,但祥和总是爱情的归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似简单,千古以来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身边却有一双可以握住的手,这也许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初读这首诗。“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还以为是一首战争诗,接着读下来才发现感情逐渐细腻。再到最后对心爱之人的海誓山盟。前后的对比更使人深刻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不过是“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身边却有一双可以握住的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13: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五班陈薪如在2007-10-20 21:37:10的发言:

          

轰轰烈烈也许是爱情的开始,但祥和总是爱情的归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似简单,千古以来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身边却有一双可以握住的手,这也许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同感!! 写得太好了!![em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0:24 , Processed in 0.06788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