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郝雨在2007-10-25 13:45:04的发言:不轮我交作业,一时手痒,凑写一篇,顺便练打字速度。原诗不用重复了吧,大家可能很熟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初见此诗,很多年前。没有邂逅相遇的新奇,却有老友相聚的欣喜,或许冥冥之中,十六年前,我的名字“子青”就与它结下不解之缘。 衣袂飘飞,青色的衣带撩起我心头恍惚的思绪。 环佩作响,叮当之声仿佛敲击我心头最柔弱的角落。 你如今何在?我不去问你,你竟不会主动带来讯息吗?我不去找你,你不会主动过来吗?哎,此时此刻,你会像我思念你般如此思念我吗?你可知我在城楼之上翘首遥望,怅然徘徊,东升西落的太阳陪伴我, 痴痴地等待。一日不见的痛苦啊,怎似三月未见般摧人心怀? 忆起一句诗词“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的确如此,花样的女子,尝尽爱情甜也吃尽爱情苦。柔肠百转,心绪不安,脑海中青衣飘飞的身影挥之不去。是捧书吟诵,合书沉思,还是眉目飞扬,侃侃而谈。前年后的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但“青青子衿”与“青青子佩”一形一声中却已道尽了女子的爱恋。 相思难耐, 也许暗自垂泪,孤枕天明;也可红叶寄情,青鸟殷勤;要么就寄方素帕,画个圈儿。而我们烂漫的女主人公呢?她选择了直接的质问:“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一个“宁”字述尽了少女的抱怨与委屈,又使女子焦急迫切的心情跃然纸上。抱怨无用,她干脆跑去城楼之上登高守望。或许日渐西沉,晚霞初上,我们美丽的女子还在痴痴等候,单薄的身影,悲苦的面容,凄凉的心境。在这声“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无奈喟叹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出女子心的疲惫。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类相思和等待又是极其幸福的,有人可思,有人可想,心中的牵挂也是温暖的,连等待也弥漫着爱情的香甜。那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所以耳熟能详,也因为它道尽了千百年来相思之苦的时间意义。千年后的我们仍能与诗中女子产生共鸣。那青青飞动的衣衫仿佛也寄托着我们的情思,渐渐地消失于白云悠远的天边。。。。。。
呵呵,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得好啊,赞一个!:) “‘青青子衿’与‘青青子佩’一形一声中却已道尽了女子的爱恋”,到底是女孩子,感受细腻,我就没注意到从声音的角度去感受“青青子佩”,也没有见到有其他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过,而你却说出了,细一想,又果然有此妙处,真是大受启发,佩服:) 以后我们这门课布置的作业,没点到名的同学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做,一样给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