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作业
题目:第三次作业主要是围绕"教什么"这一话题展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而语言知识的讲解是最难的,尤其是其中的词汇和语法部分。之前我们提到了对于词汇和语法点的辨析应该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进行。我们这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从指定的辨析题目中任意选择4个进行回答.此次作业以纸质形式提交。 评述:总的来说,大家的作业是一次比一次好。这一次的作业,很多同学课下翻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能够比较详细地描写出这些语言点之间的异同,并能够举例说明。具体成绩参见大家的纸质作业。 参考答案: 1.对、对于、关于:“对”与“对于”的用法比较接近,用“对于”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用“对”,但是反过来不可以。与“对”相比,“对于”的书面语色彩比较浓。“对”的宾语是人一类的词语时,“对……满意、了解、有兴趣、怀疑”等是常常使用的形式。“关于”则一般用在书面语中,常出现在句首,引出的对象都比较重要,而且还常用在标题当中;有时也可以做定语。 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没有课。 我对这事不怎么关心。 对于这件事,我目前不能发表任何意见。 关于经济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关于二十一世纪的亚太经济展望》 最近我买几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 2. 就、才:表示动作早晚与快慢的对比——“就”常常强调动作发生的早,进行的快和顺利等,“才”则完全相反。“就……了”、“……才……”这两个格式告诉我们:“就”常常与“了”搭配使用,而“才”一般不能这样用。 我5点就起床了,你8点半才起床。 今天的作业我不到半个小时就做完了。 他20分钟就到了,你怎么一个小时才到? 听说你一个晚上就把那本小说看完了,够快的呀! 3.“刚、刚刚”与“刚才”的区别:“刚才”是名词,做状语可以用在主语之前,而“刚、刚刚”不可以。有时“刚刚”可以与“才”搭配使用,表示直到目前才发生某个动作,但是,不能以为是“刚才”。 我刚来,什么都不了解。 我们刚刚开始工作,还没有一点经验。 你们刚刚才到这里,先休息两天吧。 4.也、还、再、又:这四个副词虽然都表示重复,但都有自己强调的重点。“也”强调相同的事情或情况;“还”强调另外的情况,也表示和以前一样的意思;“再”强调未来发生的动作;“又”则强调已经发生的情况,并且常常与“了”搭配使用。 5.猛然、忽然、突然:这三个副词都有情况发生得快,而且出乎人们的意料。其中“突然”还可以做形容词。“猛然”多与人的心理或肢体动作有关。 这是一个突然的事件,不用惊慌。 6.趋向补语:趋向补语是在动词后说明动作的趋向,包括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两种:简单趋向补语是在动词后加上“来”或“去”表示动作的趋向,“来”强调动作的趋向面向说话的人,“去”则相反;复合趋向补语是在动词后加上“上、下、进、出、回、过、起、到”与“来、去”的组合成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简单趋向补语还是复合趋向补语,如果动词的宾语是处所,必须放在“来、去”之前,其他宾语则不受限制。 这里要注意趋向补语的一些引申用法。以“起来”为例。 (1)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开始并继续:别人没来他就吃起来了。 (2)表示收集和集中:你把东西藏起来干什么? (3)表示“……的时候”:做这个工作,忙起来可没有时间休息。 (4)有时也表示评价或估计。看起来,今天不会再下雪了。 (5)表示招回记忆:我想起来了,你是大卫。 (6)表示由暗到明:常与天气或色彩有关,与“下来”相对。略有“开始”的意思。天亮起来了,不会下雨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5 21:57:1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