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教学相关] 【作业】说说你最喜欢的一首《诗经》中的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8 13: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是我第一次发帖子,请多多指教。

我非常喜欢王媛媛的翻译---若我含羞止步,你亦会脉脉无语?若我含羞止步,你亦会翘首不前?

首先“含羞止步”充分表现出女子的矜持与对男子的爱慕,而“翘首”,则体现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两者都生动地表明两人的互相爱慕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13: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jl在2007-10-21 11:17:02的发言:
  1.  诗经·卫风·氓》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1、氓之蚩蚩:氓,(méng),蚩蚩:老实的样子。
        2、布:货币。一说布匹。
        3、即:靠近。
        4、谋:商量。
        5、顿丘:地名。
        6、愆(qiān):过,误。
        7、将:愿,请。
        8、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
        9、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
        10、卜:用龟甲卜吉凶。
        11、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
        12、体:卜卦之体。
        13、咎言:凶,不吉之言。
        14、贿:财物,嫁妆。
        15、沃若:润泽貌。
        16、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
        17、耽(chén):沉湎于爱情。
        18、说:脱。
        19、陨:坠落。
        20、徂尔:往你家,嫁与你。
        21、食贫:过贫苦生活。
        22、渐:沾湿。
        23、爽:差错。贰:差错。
        24、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
        25、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27、知:智。
        28、咥(xī):大笑貌。
        29、躬:自己,自身。
        30、淇:淇水。
        31、隰:当作湿,水名,即漯河。
        32、泮(pàn):通畔,岸,水边26、遂:久。 
       。
     
        

          在当今社会,追求自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在<<诗经>>产生的时代,那是很值得敬佩的,我比较崇尚自由,对那时代的人敢于追求自由者,我尤为敬佩,<<卫风.氓>>也就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作品了,因为女主人公的勇敢与反抗意识,因为她的自由观与自主观.这首诗语言比较浓缩,比较精练,诗采用叙述的形式,记叙了事情的全部,运用了比兴手法,向我们展现了温柔热情的女主人公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和婚后不久的悲惨遭遇,生动形象.
  2.   我为女主人公的遭遇表示同情,也为她明智的选择(没沉浸在痛苦中消极哀叹,而是果断决定断绝)高兴.女性应该有自主意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应该是宿命观,应该反抗压迫,就该像女主人公那样勇敢坚强,这是我喜欢这作品的最主要原因.这作品也把男主人公的不忠诚与不负责任展现出来,我个人比较痛恨这种人.我认为人最根本的品质就应该是忠诚与责任,没有这些,社会怎么进步?因此,除了抨击男主人公的所为外,我更支持女主人公的选择.这是我的看法.(五班甘金玲)

对这首诗我的理解与本文大体一致,但有几处我的想法有些不同。首先,从诗中我没有看出多少女主人公的反抗,更多的则是对女主人公不幸遭遇的描述。其次,诗中并未提到父母、兄长的逼迫、强求,婚嫁一直都是按照女主人公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所以“自由恋爱”一词使用得有些不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14: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对我目前而言,我比较欣赏  <子衿  >  这首诗,因为我们都是风华正茂,同学少年,  在这个美好的大学起步之际,难免会对大学的浪漫与激情产生一定的向往,而<子衿  >一诗,重章叠句地写出了两个情侣间的思念与爱情, 反复吟诵,便有种朗朗上口之感,同时给人带来一种对年轻的爱情的渴望,喜欢这首诗,对美好的爱情的向往,这也可以说是大多数大学生对此诗的感触吧

 

                                                                                                                                         黄亦骋           200742008

                                                                                                                                     07年10月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8 14: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cyrano在2007-10-27 21:48:00的发言:
   看了这么多份,为什么没有人喜欢<无衣>这首呢.诗经中不光有儿女情长,也有战友之间那种袍泽之情.看来经贸大学还是男女比例不太均衡啊,太拘泥于一个方面,写得再美再婉约,未免狭隘.回忆起看贞观长歌那段同唱无衣雪山崩的情景,觉得很浪漫.浪漫不光是体现在小儿女那种感情上的,有一种浪漫是刻在心中的.真的很希望经贸大学在不缺乏柔情的基础上再多一些阳刚之气.

呵呵,说得好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何其雄健乃尔!君何不写上一篇赏析?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8 14: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只如初见在2007-10-27 22:04:15的发言:

    

     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最朴实,最单纯地愿望却更能折射出永恒,透过手心传递的热量更能驱散生命的严寒,经过岁月的跌荡起伏而依然坚定的情感更加的庄重与可敬……

    

说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8 14: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彭瑶在2007-10-28 0:22:18的发言:
QUOTE:

说道相思,就让我想起了王菲的一首歌<我愿意>中的歌词,,如下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如影随形
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
转眼
吞没我在寂默里
我无力抗拒特别是夜里
想你到无法呼吸

思念总是能勾起人心中最细腻的一处.有时真的很痛苦,因为只有心中的回忆,伊人却远去.而我觉得更多的时候应该是甜蜜的吧.因为至少还有心中的回忆啊.这是一种安慰,一种依赖,一种能够让自己嘴角边上出现一抹微笑的甜蜜回忆...

呵呵,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17: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郝雨2007-10-25 13:45:04的发言:

    

初见此诗,很多年前。没有邂逅相遇的新奇,却有老友相聚的欣喜,或许冥冥之中,十六年前,我的名字“子青”就与它结下不解之缘。
    

确实啊,有时候第一眼看到的诗就像是早就扎在了自己的心里,也许就像是老友的相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18: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孙老师对我的诗经鉴赏的点评。看了别的同学的作业,深感自己的不足。很抱歉,我的作业没达到你的要求,今后我会认真改正。但你说的关键字我还是未找到,可以指出来吗?

    我喜欢彭瑶对《绿衣》的赏析。生离死别的伤痛,阴阳相隔的苦楚,在孤寂的寒夜凝成无尽的回忆和追思。译文语言平淡朴实,却饱含了丈夫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夫妻间的真挚情感。简单真切的感情往往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件绿衣,承载了妻子对丈夫的体贴关爱,也承载了丈夫对亡妻绵绵无尽的思念。“今生牵了你的手,来世还要一起走。”简单诚挚的情感令人动容。同时,译文语言很细腻,联想的很真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18: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刘畅在2007-10-21 21:05:12的发言: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1彼:他

2萧:植物名,即香蒿。萧有香气,古人采它供祭祀。

3三秋:通常以一秋为一年。谷熟为秋,谷类多一年一熟。古人说今秋”“来秋就是近年来年。在这首诗里三秋该长于三月,短于三岁,义同三季,就是九个月。又有以三秋专指秋季三月的,那是后代的用法。

4艾:即香艾,菊科植物。烧艾叶可以灸病。

5岁:年

 

 

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诗。诗是能让人读了能身临其境的,以下是我读诗时的想象。

 

 

夜深时分,月照西楼。茜纱窗前,伊人独坐。极目远眺,所思何人?

犹记昔日,葛藤架下,一颦一笑,脉脉含情。

犹记昔日,篙香扑鼻,两情相悦,情意缱绻。

犹记昔日,艾草丛中,执手相看,依依惜别。

现如今,思念难平。虽一日不见,却如三日不见,三秋不见,三岁不见……

 

 

赏析这样一首精短的诗实在有点难,但出于对它的喜爱,我还是愿意说一说。怀人的诗很多,但我始终认为这一首是最贴切和真实的。对于热恋中的情人,在短暂的分离都是难以忍受的。在这个被思念刺痛的时候,能安慰人的大概只有想象了,想象心中的他此刻做着什么。等到想象褪去,剩下的仍然只有四年。这大概就是情人的思念状态了。诗歌用了夸张的手法,用三个时间,把思念的难言之痛形象地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也成为了描写思念的经典之言,至今仍为人所用。

很喜欢此诗的译文,是那么的精妙,那么的引人入胜。同时很喜欢此诗的赏析,把情人的思念状描述的很传神,我非常同意这种阐述,“用三个时间,把思念的难言之痛形象地表现出来”。我认为帖主的赏析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20: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或许是因为自己太多愁善感,我经常不可自拔地喜欢上忧伤的意味。《黍离》中的重章叠句,让我想起烽火戏诸侯后的衰败,天宝之乱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痛苦,还有大宋王朝一去不返时满目疮痍的凄凉。宋代姜夔《扬州慢》中有“黍离之悲”,那种“树犹至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就是来源于此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跨越时空的忧伤,是我心里不变的情愫。

王辰予 2007411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1:31 , Processed in 0.06608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