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推荐一本语用学专著。 第一部分完成老师要求,简介作者、内容、特色。第二部分给出我的推荐理由。 作者: 刘伯奎,1948年出生,祖籍安徽萧县。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93年获评外国语言文学副教授,1999年获评应用语言学教授。1984年起开始汉语口才交际训练时间与理论体系的创建研究,至今已出版《辩论学》、《口才与演讲技能训练》等专著和教材多种,发表文学研究论文、翻译英语小说等200余万字。现为上海科技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容: 刘伯奎教授的《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是一本讨论汉语文化语用学的。概述颇具特色,与目前见到的按国外语用学理论框架搭成的汉语语用学、泛谈交际方方面面的汉语文化语用学所论述的内容完全不同。该书分上、中、下篇,分别讨论汉民族文化与语用特点,汉语文化语用的要素和汉语文化语用的对策。全书重点放在中编部分,讲语用语境、语用场合、语用标记和语用原则。 特色: 1.将普通语用学理论与汉文化糅合在一起探索汉语语用的特点。 2.将语言交际中的语用策略提升为具体的语用规则,并以规则作为确立语用规则的基础。 3.系统、新颖的语境学说体现出汉语文化语用的特点。 4.将话语标记视为汉文化语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阐释 5.将丰富多彩的汉语社交、人称指示作为汉文化语用常用现象进行分析。 推荐理由: 在上学期期末,这本书被木兰老师列进了为大家推荐的书单里,这个学期我一直在读。上面对这本书内容和特色的概括,是何自然先生为这本书做的序里总结的,深以为然。 我感触最深的有这样几点。 1这本书是紧紧结合中国文化来讨论语用学的,有丰富的例子,基本来自常见的小说、戏剧,日常生活,还有历史故事,非常好懂,即便是外国的例子,也用简明形象的汉语来分析说明,语用学的理论也就更清楚易懂了。 1.刘教授的这本书非常注重趣味性,不像我所看的其他书,一开篇就要为“语用学”正名,就要搞清楚什么是语用学,什么事中国文化。而是通过反证一个外国传教士的论断“汉语是一种令人智力混沌的语言”,来说明语用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方向和汉语的特点。书里有很多有趣的例子,和索振羽先生的《语用学》的幽默原则很像。 3.这本书的分析也非常充分,比如上编中,中国人喜欢套近乎,中国人喜欢表示谦虚,作者都从汉语的文化背景为我们做出了解释。中编从语境的构成、语境的要素、场合的分类、共知成分、标记语、指示语、句型、交际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单交际场合这一章,就分了公共场合与非公共场合、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职业场合与非职业场合、交际场合与非交际场合、交际场合与非交际场合、高雅场合与通俗场合以及友情场合与亲情场合7类来讨论,我很喜欢对标记语和人称那两个部分,例子很有趣,也很丰富。 4.这本书除了研究,使用的指导意义也很强。作者刘伯奎长期研究口才与演讲,又从事过文学研究,深谙语言的艺术。下编里为避免对立、和谐气氛、交融情境提出了很多对策,我想对于我们的实习生活也会很有好处。 一本好玩有趣,与中国文化结合紧密,又有生活指导意义的语用学专著,这是我对这本书的印象。语言是一门微妙的艺术,如何将话说得或是写得漂亮得体,都是很复杂的工程。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可能是他老人家太老实,不善言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