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酒神

[文 学] 请教大家对鲁迅杂文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22: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1-23 22:19 发表 哦,我已经忘了之前关于鲁迅那两句话的讨论了。我感兴趣的是另外的命题,即是论理与论人。集中点是,比如反思法国大革命、德国二战或文革,人类可怖的历史,怎样去看待其原因,以及责任。这也算是很早之前就在思考 ...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格拉斯的著作跟斯皮尔伯格的东西一样,在文艺的使命里讨论还可以,一旦溢出这个边界就比较难以讨论了。更难的是,讨论应然问题本来就很难达成一致。

 

至于说思考这些东西,我觉得实在太无必要,关于法国大革命和德国二战的著作多得不能太多了。。。当然,思考文革确实既难也有必要吧。

 

一孔之见,姑妄说之,姑妄听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22: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23 22:27 发表  我的之所以加引号,是有所指的,那是哈耶克的世界名著。他的这本书里回答了一些我们讨论的问题。

《通向奴役之路》?说来哈耶克也是很早想读的。只是一向觉得深奥,没有读的动力。想想真是很感谢木耳兄,让我从庸碌卑琐的生活里,忽然记起很久以前思考的问题。这对我来说,真是再重要不过的。我转胡适的那篇演讲也是这样,因为不愿在生活里灭顶,所以在提醒自己。我会好好看看今日提到的这些书,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再来说说感想,交流交流。夜深了,早些休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22: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23 22:42 发表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格拉斯的著作跟斯皮尔伯格的东西一样,在文艺的使命里讨论还可以,一旦溢出这个边界就比较难以讨论了。更难的是,讨论应然问题本来就很难达成一致。 至于说思考这些东 ...

对,我也发现了。似乎文学里更偏重说人,而社会学里更偏重说制度,是学科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吗?但还是想有个更全面深刻的看法。初衷就是因为文革,因为不满意于伤痕文学,所以想更深刻地挖掘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0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23 22:36 发表  “在读五”里,白水师陈述了许多论理的要点和方法。其中一条,即关于比较的前提问题。一旦有了前提,可能与直觉不一样的比较就能成立。所以,在建构这个问题上,完全可以比较鲁迅跟任何一个人。换句话说,在使 ...
嗯嗯了解啦,谢谢木耳兄。果然很耐心啊^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10: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1-23 22:50 发表 对,我也发现了。似乎文学里更偏重说人,而社会学里更偏重说制度,是学科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吗?但还是想有个更全面深刻的看法。初衷就是因为文革,因为不满意于伤痕文学,所以想更深刻地挖掘看看。
        嗯,看了你們昨晚的討論,到這一層你也開始有了些新的概念了。羅斯福夫人那句話放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我都認為無可爭議。通俗點,我們一直都說以理服人,沒啥問題呀。至於制度和人性,我認為,制度的制定者就是人,一開始就雜糅著各種人性,我們更應該擔心制定者和執行者太順從不利於制度的人性吧。但我實在是太外行,完全沒有系統的治理知識基礎,擔心謬論太多誤導了你,所以,暫且說這麼多。相對來說,還是贊同木耳兄在140和141的話。
       至於魯迅,你們之前也說了,他是個文學家,他的文字和勇氣都不同一般。但要希望在他的思想指導下人們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實在很難。他更適合亂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10: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3-1-24 10:35 发表         嗯,看了你們昨晚的討論,到這一層你也開始有了些新的概念了。羅斯福夫人那句話放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我都認為無可爭議。通俗點,我們一直都說以理服人,沒啥問題呀。至於制度和人 ...

呵呵,就是讨论讨论,没有什么误导不误导的。我对观点没啥兴趣,就是看看讨论中有没可启发的东西。再说白点,就是上班无聊啦。我的问题都很大,还是应该自己好好读书思考,这才是讨论的根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19: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1-24 10:47 发表 呵呵,就是讨论讨论,没有什么误导不误导的。我对观点没啥兴趣,就是看看讨论中有没可启发的东西。

 

凡是讨论,大多还是有启发的。今天就受讨论影响,在看赵本山不参加春晚的新闻时,不禁又联系到了这个讨论。

 

现在网上反对赵本山上春晚的声音很大,有的批评说是审美疲劳,但更有分量的批评却来自于一种可能更深沉的关怀。这种关怀多来自一部分比较理性的独立思考者,他们认为赵本山借助体制的力量和资源,用再现中国农民的愚蠢和无知当做笑料,极其下作地在满足大众不自觉的泛娱乐需求的同时,大肆攫取个人利益并压制其他新生小品力量的成长。

 

可是,赵本山的这种演绎是否真得再现了中国农民或相关下层民众的无知?如果鲁迅是阳春白雪似的理性关怀,那么,赵本山算不算是一种下里巴人似的感性关怀呢?他是否在一个更广阔和更实际的平台上,用一种比鲁迅更加“白话”的方式展现了对“国民性”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向往与关怀?至少,赵本山的小品算不算是黑色幽默呢,到底是阅读者的理解有问题,还是表演者的动机有问题?另外,如果这种批判和关怀成立的话,再考虑上他受众的广泛性或说影响力的巨大性,那么应该怎么定位这种启蒙的时代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19: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1-23 22:44 发表 《通向奴役之路》?说来哈耶克也是很早想读的。只是一向觉得深奥,没有读的动力。想想真是很感谢木耳兄,让我从庸碌卑琐的生活里,忽然记起很久以前思考的问题。这对我来说,真是再重要不过的。我转胡适的那篇演讲 ...

 

《致命的自负》本身就是一本书,是哈耶克最后一本书吧,《通向奴役之路》要早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5 10: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1-24 10:47 发表 呵呵,就是讨论讨论,没有什么误导不误导的。我对观点没啥兴趣,就是看看讨论中有没可启发的东西。再说白点,就是上班无聊啦。我的问题都很大,还是应该自己好好读书思考,这才是讨论的根基。
       哎,上班和跟你們一起那差別不是一般的大,大部份人能把規定的面上的事做好都不錯了,別提自主能動性和互相啓發的事,我早不指望了。
       前天晚上想用自己現有的知識表述下對體制制定的看法,發現能力太弱,還寫不出讓自己信服的話,和上次的“未”是木部一樣,暫時沒找到自己能接受的語言,就先存在腦子的問題庫里。
       今天早上我又想了下,或許我們可以換個思路繼續,我直接給個命題討論吧。比如,你是班主任,年紀幾個班級都歸你管,你要訂出一套適用於長期和學生們打交道的規矩,從選班委開始,到組織活動,管理日常秩序,監督學生學習等等,你認為怎麼做比較讓人信服你的管理?
       S:本來我想問如果是國家主席或聯合國秘書長或某集團董事的,想想難度太大不是水雲的人駕馭得來,就從最小的開始吧。各位以前起碼做過班團委吧,不妨闡述下對著一群活人和對著一堆文件差別有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5 18: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1-24 19:13 发表  凡是讨论,大多还是有启发的。今天就受讨论影响,在看赵本山不参加春晚的新闻时,不禁又联系到了这个讨论。 现在网上反对赵本山上春晚的声音很大,有的批评说是审美疲劳,但更有分量的批评却来自于一种可 ...
       趙本山的小品以前我們家討論過,我媽是覺得審美疲勞了,打開電視臺,特別是東北三省,全由他的公司壟斷。我爸就是覺得裏面有太多傷害底層人民和傷殘人士情感的負面成份,估計他看趙本山小品時和我看人在囧途時感覺差不多,笑不開,看得人酸酸的。這類喜劇我們都不互相推薦,也不推薦給朋友。
       但我當時印象很深的是,我媽問我們,如果你是導演或編劇,你能寫出什麽劇,既讓人笑又不讓人疲勞,還要有深度?這種實踐問題是最難的,導致我連推薦喜劇都很謹慎。但我不確定,大多數人更需要哪個類型的喜劇,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我目前見到的最有關懷和智慧的喜劇電影,可這類要出一部太難。觀眾們在等不及好電影的時候,應該會自然地投入低俗電影的懷抱,在取笑有缺陷的人中自娛自樂吧。
       木耳兄提的閱讀者問題或表演者動機問題,是比較不好答。閱讀者問題需要做個調查報告,表演者動機嘛,屬於人品,就是論人了,太難說。我們只好通過成品造成的效果進行評價,再拿現成例子提高藝術家和閱讀者水平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3:06 , Processed in 0.05384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