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清和

[读名著] 讀《水滸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06: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三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下井救柴进

李逵道:“你家在那里住?”【一边问名,一边却问住处,非表李逵精细,不肯人前漏汇;盖图便于收卷,不肯延挨笔墨也。】那汉道:“只在前面便是。”引了李逵到一个所在,见一把锁锁著门。【便早写出无妻小,无家当来,皆图便于收卷,不肯延挨笔墨耳。】那汉把钥匙开了门,请李逵到里面坐地。李逵看他房里都是铁砧、铁锤、火炉、钳、凿、家伙,寻思道:“这人必是个打铁匠人,山寨里正用得着,何不叫他也去入伙?......。”【公孙到,方才破高谦;高谦死,方才惊太尉;太尉怒,方才遣呼延;呼延至,方才赚徐宁;徐宁来,方才用汤隆。一路文情,本乃如此生去。今却忽然先将汤隆倒插前面,不惟教钩镶之文未起,并用钩镶之故亦未起,乃至并公孙先生亦尚坐在酒店中间,而铁匠却已预先整备。其穿插之妙,真不望世人知之矣。】
作者低调地炫技。

高廉引了人马急去追赶,急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两边锣响,左手下小温侯,【一个古人。】右手下赛仁贵,【又一个古人。】各引五百人马冲将出来。高廉急夺路走时,部下军马折其大半;奔走脱得垓心时,望见城上已都是梁山泊旗号;【妙,写得如锦如火。】举眼再看,无一处是救应军马;只得引著败卒残兵,投山僻小路而走。行不到十里之外,山背后撞出一彪人马,当先拥出病尉迟,【又一个古人。】拦住去路,厉声高叫:“我等你多时!好好下马受缚!”,高廉引军便回。背后早有一彪人马截住去路,当先马上却是美髯公。【又一个古人。○看他四面截住,便撮出四个古人,真乃以文为戏,读之令人叹绝。○极小一篇文字,亦必作一章法,真是不得不叹绝也。】
"以文为戏"好,不真,也不尽力拟真。四面和四个,也是具有仪式感的框架,其中仿佛有作者与读者的隐秘交流,提醒着文本、事件的虚构性,阅读时隐约感觉到抽离,但也不过分,不破坏拟真的部分,实与虚,张弛有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06: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四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宋江见活捉得天目将彭圯,心中甚喜;且来阵前,看孙立与呼延灼交战。【又是一番看战,真乃十倍精彩。○文章声势,一段胜似一段,使人叹绝。】孙立也把枪带住手腕上,绰起那条竹节钢鞭,来迎呼延灼。两个都使钢鞭,却更一般打扮:【上文三口刀,中间忽然变出两口刀、两条鞭;至此又忽然变出三条鞭,真文章之盛观也。】病尉迟孙立是交角铁幞头,【交角。】大红罗抹额,【大红罗。】百花点翠皂罗袍,【百花点翠。】乌油戗金甲,【乌油饯金。】骑一匹乌骓马,【乌骓。】使一条竹节虎眼鞭,【竹节虎眼。】赛过尉迟恭;【借一古人画出孙立。】这呼延灼却是冲天角铁头幞头,【冲天角。】销金黄罗抹额,【销金黄罗。】七星打钉皂罗袍,【七星打钉。】乌油对嵌铠甲,【乌油对嵌。】骑一匹御赐踢雪乌骓,【踢雪乌骓。】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水磨八(棱)。】——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的重十三斤,【加倍添写两句,异样精彩。】——真似呼延赞。【亦借一古人画出呼延。】两个在阵前左盘右旋,斗到三十余合,不分胜败。
激战中却忽然描写起穿戴来,真有意思。叙述中非拟真的、“如戏” 的文字对应结构,让人联想起戏曲舞台上的表演,几个象征性的动作,便是一场大战,都在写意中。

宋江收军,退到山西下寨,屯住军马,且教左右群刀手,簇拥彭圯过来。宋江望见,便起身喝退军士,亲解其缚;扶入帐中,分宾而坐,宋江便拜。
宋江一生是“喝退军士,亲解其缚”、“宋江便拜”,遇上级别更高点的,还一定要请人做山寨头领。一遍遍写下来,或许正像毕飞宇演讲中所说的,作者已经失去了对人物的控制权,也不能够知道宋江的真假虚实了吧。这样想,也很好玩。

且说众头领捉得轰天雷凌振,解上山寨,先使人报知。宋江便同满寨头领下第二关迎接,见了凌振,连忙亲解其缚便埋怨众人,道:“我教你们礼请统领上山,如何恁地无礼!”凌振拜谢不杀之恩。宋江便与他把盏已了,自执其手,【宋江执凌振手。】相请上山。到大寨,见了彭圯已做了头领,凌振闭口无言。彭圯劝道:“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既然我等在此,只得从命。”宋江却又陪话。凌振答道:“小的在此趋待不妨;争奈老母妻子都在京师,倘或有人知觉,必遭诛戮,如之奈何!”宋江道:“且请放心,限日取还统领。”凌振谢道:“若得头领如此周全,死亦瞑目!”晁盖道:“且教做筵席庆贺。”
似乎是从这里开始,被俘上山的人都分分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既无悬念也无变化,倒戈得死心塌地,连丝毫装模作样的挣扎都没有,让人感觉之前与梁山对立时的叙事工夫全部作废,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3 0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2# 清和 的帖子

似乎是从这里开始,被俘上山的人都分分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既无悬念也无变化,倒戈得死心塌地,连丝毫装模作样的挣扎都没有,让人感觉之前与梁山对立时的叙事工夫全部作废,不好。 70回已经写到了54回,是不是主要人物故事都已经详写过了剩下不大重要的人物故事可以省略些了?有些作品读起来会感到作者写着写着忽然松懈了,文气不连贯了,文笔简省了,急于交待大结局收尾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5: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5-7-23 09:15 发表 似乎是从这里开始,被俘上山的人都分分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既无悬念也无变化,倒戈得死心塌地,连丝毫装模作样的挣扎都没有,让人感觉之前与梁山对立时的叙事工夫全部作废,不好。 70回已经写到了54回,是不是主要 ...

啊,這個七十回本是金聖嘆刪改的,其他的《水滸傳》版本都有一百多回,所以五十四回方才過半。
這些輕易的歸順大概是想表現梁山「替天行道」很容易感動人心吧,只是這「感動」的過程實在是太快、太絕對了!當然事實上像凌振這樣迫於無奈的也大有人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6: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五回 吴用使时迁偷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早听得谯楼禁鼓,却转初更。【初更。】云寒星斗无光,露散霜花渐白。只见班里静悄悄地,【只见如画。只见徐宁归家,只见两人关门,只见静悄悄地。前两只见,是有所见;后一只见,是无所见。活画出做贼人眼中节次。】
如電影鏡頭搖轉的畫面感,還有背景音。
時遷盜甲一段寫得真好,徐寧家事都從時遷眼中耳中來,事雖散,視角卻集中,影影綽綽,讓人讀來也不禁要屏住呼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六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宋江军兵尽投芦苇中乱走。呼延灼大驱连环马,卷地而来,那甲马一齐跑发,收勒不住,尽望败苇折芦之中枯草荒林之内跑了去。【又算注,又算画,注得明,画得活。】只听里面唿哨响处,钩镰枪一齐举手,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咆哮起来。【又算注,又算画,注得明,画得活。】那挠钩手军士一齐搭住,芦苇中只顾缚人。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赶韩滔。【望南第二段。】背后风火炮当头打将下来;【又忽写炮,离奇错落,笔力奇绝。】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著。韩滔呼延灼部领的连环甲马乱滚滚都颠入荒草芦苇之中,尽被捉了。
动词用得好,真是语言的灵魂。“这边那边,漫山遍野”,也好,简单几个字,镜头一下拉远,也有茫茫然不知所在之感。

呼延灼自投东北上去了,【水穷云尽处,忽留此一线,妙笔。】杀得大败亏输,雨零星乱。
“雨零星乱”。

在路行了二日,当晚又饥又渴,见路傍一个村酒店,呼延灼下马,把马拴住在门前树上;【呼延将军有败逃饥渴之时,御赐名马有拴在野树之时,人生失意,真常事耳。】入来店内,把鞭子放在桌上,【都从马上写,细妙之极。】坐下了,叫酒保取酒肉来吃。
简陋村舍中仍旧从容、有气度、爱良马,更显得将军失意。

慕容知府道:“这个和尚便是延安府老种经略帐前军官提辖鲁达;【如此人物,失令做提辖已不可,况并不容做提辖。】今次落发为僧,唤做花和尚鲁智深。这一个青脸大汉亦是东京殿帅府制使官,唤做青面兽杨志。【如此人物,止令做制使已不可况并不令做制使!】再有一个行者,唤做武松,原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如此人物,止令做都头已不可,况并不容做都头!○三句不是重出之文,正与呼延喝采相对,所谓借太守口中一哭也。】——这三个占住了二龙山,打家劫舍,累次拒敌官军,杀了三五个捕盗官,直至如今,未曾捉得!”呼延灼道:“我见这厮们武艺精熟,原是杨制使,鲁提辖,真名不虚传!【上呼延只赞鲁、杨,知府却并及武二,此知府自说三个,呼延却只叹二人,笔下分寸都出。既已这厮,则应削其官矣,仍称之为制使、提辖者,所以深许杨志、鲁达之为边庭有用之才,不得已而至于绿林,而非其自为绿林也。借呼延口中一哭,令千载读之,人人弹泪。】——恩相放心,呼延灼今日在此,少不得一个个活捉了解官!”
惺惺相惜,正是江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1 19: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6# 清和 的帖子

“这边那边,漫山遍野”,由点到面,果然精炼传神。呼延灼只赞杨志、鲁达而不提武松,心中对他们三人的评价自是不同,但是“一个个活捉了解官”,铁腕的呼延将军对付他们三人的手段则全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05: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宋江回到寨里,那左右群刀手却把呼延灼推将过来。宋江见了,连忙起身,喝叫快解了绳索,亲自扶呼延灼上帐坐定。宋江拜见。呼延灼道:“何故如此?”宋江道:“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不想起动将军,致劳神力。实慕将军虎威,今者误有冒犯切乞恕罪。”【处处以此数语说人入伙,正是宋江权诈铁案,而村竖反因此文,续出半部,又衰然加以忠义之名,何也?】呼延灼道:“被擒之人,万死尚轻,义士何故重礼陪话?”宋江道:“量宋江怎敢坏得将军性命?皇天可表寸心。”只是恳告哀求。呼延灼道:“兄长尊意莫非教呼延灼往东京告请招安,到山赦罪?”【忽然借呼延口为秦宫铜镜,崒地将宋江一照,妙笔。宋江处处以招安说人入伙,人无有答之者,于是天下后世,遂真以宋江为日望招安也。此处忽然用呼延反问一句,直令宋江更遮不得,皮里阳秋,其妙如此。】宋江道:“将军如何去得?【写宋江只用一句截住,权诈如见,然亦心事如见矣,妙笔。】高太尉那厮是心地偏窄之徒,忘人大恩,记人小过。将军折了许多军马钱粮,他如何不见你罪责?【写宋江巧言如簧,必主于说入伙而后止,皆是皮里阳秋之笔,不重于骂高俅也。】如今韩滔、彭玘、凌振,已多在敝山入伙。倘蒙将军不弃山寨微贱,宋江情愿让位与将军;【数语是宋江正经题目。○情愿让位,丑语难堪。】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仍作好言,写宋江权诈可笑。】呼延灼沉吟了半晌,一者是宋江礼数甚恭,【骂杀宋江。】二者见宋江语言有理,【骂杀宋江。】叹了一口气,跪下在地道:“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国,实感兄长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愿随鞭镫,决无还理。”宋江大喜,请呼延灼和众头领相见了。叫问李忠、周通讨这匹踢雪骓马还将军坐骑。【马字至此始结。】
一段有许多曲折深意,“叹了一口气”好,起码有些人物性情。

晁盖引领山寨马步头领,都在金沙滩迎接,直到大寨,向聚义厅上,列位坐定。大排筵席,庆贺新到山寨头领。呼延灼、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李忠、周通、孔明、孔亮:共十二位新上山头领。坐间林冲说起相谢鲁智深相救一事。【一段如观群龙戏海,彼穿此接,东牵西掣,极文章之致也。○无数大段落,不得不作此大绾结,妙极。】鲁智深动问道:“洒家自与教头别后,无日不念阿嫂,近来有信息否?”【奇语绝倒,令人闻之,又感又笑。○俗本改。】林冲道:“自火拼王伦之后,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妇被高太尉所逼,随即自缢而死;妻父亦为忧疑染而亡。”杨志举起旧日王伦手内山前相会之事。【亦是绝倒事。】众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又是绝倒事。○凡举三段事,却事事绝倒,不止泛泛叙旧而已。】众皆大笑。次日轮流做筵席,不在话下。
忽然如时光回转,使人叹喟。

鲁智深听了道:“这撮鸟敢如此无礼物倒恁么利害!洒家便去结果了那厮!”【直爽是大师天性。】朱武道:“且请二位到寨里商议。”鲁智深立意不肯。武松一手挽住禅杖,一手指著道:“哥哥不见色已到树梢尽头?”【画出活武松,画也画不出。】鲁智深看一看,吼了一声,愤著气,只得都到山寨里坐下。【画出活鲁达,画也画不出。】朱武便叫王义出来拜见,再诉太守贪酷害民,强占良家女子。三人一面杀牛宰马,管待鲁智深,武松。鲁智深道:“史家兄弟不在这里,酒是一滴不吃!要便睡一夜,明日却去州里打死那厮罢!”【句句使人洒出热泪,字字使人增长义气,非鲁达定说不出此语,非此语定写不出鲁达,妙绝妙绝。】武松道:“哥哥不得造次。我和你星夜回梁山泊去,报宋公明,领大队人马来打华州,方可救得史大官人。”【写爽直,便真正爽直;写精细,又真正精细。一副笔墨,叙出两副豪杰,又能各极其致,妙绝。】鲁智深叫道:“等我们去山寨里叫得人来,史家兄弟性命不知那里去了!”【句句字字和血和泪写出来。】武松道:“便打杀了太守也怎地救得史大官人?武松却决不肯放哥哥去。”【写鲁达不顾事之不济,写武松必求事之必济,活提出两个人。】朱武又劝道:“师兄且息怒。武都头实论得是。”鲁智深焦躁起来,便道:“都是你这般性慢,直娘贼【骂得奇绝,骂人而人不怨,友道不匮,永锡尔类故也。】送了我史家兄弟!【二语骂尽千古。】只今性命在他人手里,还要饮酒细商!”【和血和泪之墨,带哭带骂之笔,读之纸上岌岌震动,妙绝之文。○俗本皆改去,何也?】众人那里劝得他呷一半盏。【鹅项凳边,铁匠间壁,正与此处对看。】当晚和衣歇宿,明早,起个四更,提了禅杖,带了戒刀,不知那里去了。【使我敬,使我骇,使我哭,使我思。○写得便与剑侠诸传相似。】武松道:“不听人说,此去必然有失。”朱武随即差两个精细小喽啰前去打听消息。
精彩,精彩!怕是鲁达武松各真有其人在作者眼前吧,不然如何能写得如此传神?写一个“义”字,绝不是宋江的处处携手、让位。
相似的性格,鲁达又不同李逵,武松又不同石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6 17: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清和,这也坚持了快半年了,大赞。我 也要读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06: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5-8-16 17:07 发表 羡慕清和,这也坚持了快半年了,大赞。我 也要读书了。

謝謝木耳君!慚愧,最近我也忙起來了,樓蓋得慢了。
期待木耳君的新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3 14:21 , Processed in 0.07778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