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明煌

[转帖]杨宪益 最后的士大夫、洋博士兼革命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4 20: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和在2009-11-24 18:50:33的发言:

像楊憲益先生和季羨林先生這樣的人,如今還會有嗎?

生者當勉勵啊。

按理说天才与社会风气没多大关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1: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9-11-24 19:02:30的发言:
推荐杨宪益先生的打油诗集《银翘集》,妙语如珠。
QUOTE:
当当网上有售,10元,刚订购了一本。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06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21: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24 20:40:13的发言:

按理说天才与社会风气没多大关系吧。。。

呃,倒不是說天才,而是那個時代的大師們俱有的扎實的功底、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風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21: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和在2009-11-24 21:39:34的发言:

呃,倒不是說天才,而是那個時代的大師們俱有的扎實的功底、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風範。。。

呃,额看原文,怎么觉得他的功底不是学出来的,他的治学态度也没那么严谨,他的风范也不是万世师表呢。。。起码就后两样来说,比不上我们的远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22: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24 21:52:12的发言:

呃,额看原文,怎么觉得他的功底不是学出来的,他的治学态度也没那么严谨,他的风范也不是万世师表呢。。。起码就后两样来说,比不上我们的远风。。。

02年我去杨老先生家,是后海胡同里的一处四合院,进了屋,见不到书架,也见不到什么书,人家那只有一个矮脚柜,老先生指着柜子说,那里全都是他译的书~~~~

我手中就有多本老先生的译作,包括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当然老先生最有名的,当属《红楼梦》的英译了,没有深厚的国学和英文功底,能译《红楼梦》,是难以想象的。他送我的一本自传《漏船载酒忆华年》,也是先用英文直接在打字机上敲出来在海外出版的。别人对老先生怎么看我不知道,反正在我眼里,是只有膜拜的份儿,而且我也完全同意清和的看法,这样的人物,今天已经不会再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22: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24 21:52:12的发言:

呃,额看原文,怎么觉得他的功底不是学出来的,他的治学态度也没那么严谨,他的风范也不是万世师表呢。。。起码就后两样来说,比不上我们的远风。。。

好吧,那麼就算做是我個人對這位24歲能寫英雄雙行體、研究希臘羅馬文學和中古法國文學、與戴乃迭女士合譯出全本《紅樓夢》的大師的敬仰之情吧。以及我個人對那一代學者們的欽佩之意。

這麼嚴肅的帖子,不能再被我個人淺薄的抒情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22: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9-11-24 22:07:47的发言:

02年我去杨老先生家,是后海胡同里的一处四合院,进了屋,见不到书架,也见不到什么书,人家那只有一个矮脚柜,老先生指着柜子说,那里全都是他译的书~~~~

我手中就有多本老先生的译作,包括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当然老先生最有名的,当属《红楼梦》的英译了,没有深厚的国学和英文功底,能译《红楼梦》,是难以想象的。他送我的一本自传《漏船载酒忆华年》,也是先用英文直接在打字机上敲出来在海外出版的。别人对老先生怎么看我不知道,反正在我眼里,是只有膜拜的份儿,而且我也完全同意清和的看法,这样的人物,今天已经不会再有了。

呵呵,我当然也是顶礼膜拜啊。我只是想跟清和讨论,到底什么造就了他。或者说,为什么今天不会再有这样的人物呢。看原帖的话,他不是最用功的,他私生活也不是最清教徒的。那我就有疑问了,天赋应该是天生的了,至于学风为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完全可以做得到啊,白水跟他到底差在哪里?

不单是他,看到钱钟书的轶事时,我也经常想起,为何我们常说今天已经不会再有了,是真的么?如果是真的,又是为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23: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24 22:17:17的发言:

呵呵,我当然也是顶礼膜拜啊。我只是想跟清和讨论,到底什么造就了他。或者说,为什么今天不会再有这样的人物呢。看原帖的话,他不是最用功的,他私生活也不是最清教徒的。那我就有疑问了,天赋应该是天生的了,至于学风为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完全可以做得到啊,白水跟他到底差在哪里?

不单是他,看到钱钟书的轶事时,我也经常想起,为何我们常说今天已经不会再有了,是真的么?如果是真的,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我來說,一定又要扯到各種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和當今學者考評制度)上、學術圈整體風氣上、浮躁的人心上。有時社會對人影響太大,並不是心嚮往之就能去做的,反正我是很沒勇氣魄力。所以不說也罷。

雖然我認為如今不會再有這樣的人了,但我也很困惑爲什麽。爲什麽不再會有人像楊絳先生和钱锺书先生一樣在牛津比賽讀書?爲什麽不再會有人像楊絳先生一樣為翻譯《堂吉訶德》而自學西班牙語、十年譯一書?爲什麽不再會有人像朱生豪先生一樣為翻譯莎士比亞而獻出生命?

週一聽到有位老師說,那一輩的傳奇已經過去了,現在輪到新的傳奇出現了。

我對此很悲觀。(也許是因為我本來就是個比較悲觀的人吧。。。)

見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4 23:02:1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23: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24 22:17:17的发言:

为什么今天不会再有这样的人物呢。看原帖的话,他不是最用功的,他私生活也不是最清教徒的。那我就有疑问了,天赋应该是天生的了,至于学风为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完全可以做得到啊,白水跟他到底差在哪里?

不单是他,看到钱钟书的轶事时,我也经常想起,为何我们常说今天已经不会再有了,是真的么?如果是真的,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向杨老先生致敬!能够翻译《离骚》和《红楼梦》,真难以想象……膜拜~~

然后同木耳兄的疑问,为什么不会有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23: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和在2009-11-24 23:01:29的发言:

如果我來說,一定又要扯到各種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和當今學者考評制度)上、學術圈整體風氣上、浮躁的人心上。有時社會對人影響太大,並不是心嚮往之就能去做的,反正我是很沒勇氣魄力。所以不說也罷。

雖然我認為如今不會再有這樣的人了,但我也很困惑爲什麽。爲什麽不再會有人像楊絳先生和钱锺书先生一樣在牛津比賽讀書?爲什麽不再會有人像楊絳先生一樣為翻譯《堂吉訶德》而自學西班牙語、十年譯一書?爲什麽不再會有人像朱生豪先生一樣為翻譯莎士比亞而獻出生命?

週一聽到有位老師說,那一輩的傳奇已經過去了,現在輪到新的傳奇出現了。

我對此很悲觀。(也許是因為我本來就是個比較悲觀的人吧。。。)

見笑。

我们经过一场几千年未有之文化大浩劫(参看本历史坛子“那一段疯狂岁月:从“史学革命”到挖祖坟 ”“那一段疯狂岁月:几多文物付之一炬? ”二帖),被摧残的文化元气,百年之内也难恢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5:21 , Processed in 0.05639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