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褴褛昼行

[原创]现代文明的原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3 12: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2-11 19:45:28的发言:
QUOTE:

1517年,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神甫十分怜悯那些在安的列斯群岛金矿里过非人生活、劳累至死的印第安人,他向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建议,运黑人去顶替,让黑人在安的列斯群岛金矿里过非人生活,劳累至死。”

                                                                                                                         

 ——博尔赫斯,《恶棍列传》

历史地来看,德神甫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辩证地分析,却仍有很大的进步意义。起码他的怜悯与人性在不断地扩大,只要这种趋势继续下去,那么林肯的伟大演说必然指日可待,明煌他哥(一想到奥巴马的笑容就想到明煌兄了)的画像也一定会悬挂在白宫的一壁。就这层意义来说,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可敬也在于此。那些诛心的言论逻辑上固然正确,事实上也大多成立,却难免过于苛察。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可言,否则,当动物主义者真得做到了他们的批评者所批评的那些事情的时候,估计批评者们又会嘲讽他们为何不是“植物主义”者,直至“自然主义”者了。想避免这种嘲讽的话,也就只有殉难的耶稣或者佛祖了吧。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不是耶稣或者佛祖,那大家就在道德上一样而没有区别了。即使同是共产党员,除去那些害群之马不说,也还有优秀和普通之分。

与德神甫相反,那种表面上怀揣着普世道德,实际上却自作聪明并洋洋自得的连自己的同胞都不放过的人,比起德神甫这样的人更是龌龊许多。德神甫在进步的面前必遭历史的唾弃,但那些连自己同胞都不放过的人恐怕连被唾弃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上过进步的轨道。

“历史地来看,德神甫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辩证地分析,却仍有很大的进步意义。”能在多层面或多前提地思考和评判一个对象,不管你后面的结论我是否同意,这种多层面或多前提地思考和评判本身就非常值得赞赏,也令我欣喜。

“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可敬也在于此。那些诛心的言论逻辑上固然正确,事实上也大多成立,却难免过于苛察。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可言,……”那么在现在这个历史条件下,这个相对合理的度由谁来掌控?这可是个涉及话语权力的问题。比如,举例说,很多印度人因为宗教的原因自己不吃牛,但并没有对美国人吃牛肉指手画脚,那么美国人凭什么对韩国人吃狗肉大加挞伐?一些欧美人视他国的皮毛产业为残忍,那么他们自己大规模密集养殖食用鸡是不是“残忍”?动物保护主义要想赢得更多的支持者,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光靠模糊的同情,无法使一种学说发扬光大。

“与德神甫相反,那种表面上怀揣着普世道德,实际上却自作聪明并洋洋自得的连自己的同胞都不放过的人,比起德神甫这样的人更是龌龊许多。德神甫在进步的面前必遭历史的唾弃,但那些连自己同胞都不放过的人恐怕连被唾弃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上过进步的轨道。”

这段话,估计是你在读了楼主的东西以后联想到某些现实,然后思维借着这个激愤的情绪来了次跳跃。但讨论问题时,却并不需要每次都将这类跳跃的产物拿出来,因为有时它们和话题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3 12: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2-12 21:07:37的发言:
QUOTE:
木耳君为德神甫的辩护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有同情心比没有要强。但是谁赋予了德神甫决定谁要受苦的权利呢?为什么他自己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还能做一些小事来获得良心、道德上的满足呢?为什么有的人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更不用说精神上的追求,却被德神甫们看做一钱不值呢?说到这,不禁想起鲁迅的话:苍蝇在东西上拉完屎,尚且不会回头笑话它脏。

当前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这个为挽救人类前途的会议成功地变为了政客争利的舞台,变成了强国遏制弱国发展的战场,这就是我更加悲观了。现在不应该粉饰太平,毕竟,知耻而后勇。

    与其说我在为德神甫辩护,毋宁说我在控诉德神甫尤其是比他更加不堪的道貌岸然者,而我们的身边这种道貌岸然者很多很多。至于你后面发出的两个为什么,我的确看得不太明白,能否再解释下。鲁迅的那话也只能笑笑,丝毫没有可佐证的客观性可言,鲁迅怎么知道苍蝇怎么想的。

     哥本哈根会议的情况,最近一直颇为关注。从我浏览的信息来看,如果不算历史帐的话,发达国家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主要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承担绝对的减排,而是承担了相对的减排。昼行君评论的是弱国不应该减排呢,还是强国应该减排更多呢,抑或其他?

呵呵,我能看出你不是为德神甫辩护,你是想说,跟那些比德神甫更不堪的人相比,在那个历史阶段德说出那些话,还算是相对好的了呢。但是这里有个和思辨程序有关的问题,即在我们评判A这个对象合理不合理时,有没有必要引入“B其实比A更不合理”这个话题,很多时候,这其实是两个话题,引入后者,反而会对正常的思辨讨论产生干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3 12:44:5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3 1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9-12-13 12:15:16的发言:

这段话,估计是你在读了楼主的东西以后联想到某些现实,然后思维借着这个激愤的情绪来了次跳跃。但讨论问题时,却并不需要每次都将这类跳跃的产物拿出来,因为有时它们和话题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恩,师之两帖皆中我心。的确是离原帖远了一些,而且有些偏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20: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2-12 21:07:37的发言:

     哥本哈根会议的情况,最近一直颇为关注。从我浏览的信息来看,如果不算历史帐的话,发达国家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主要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承担绝对的减排,而是承担了相对的减排。昼行君评论的是弱国不应该减排呢,还是强国应该减排更多呢,抑或其他?

“……东英吉利大学”也发表声明,确认本校服务器被入侵,上千封电子邮件和3000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文件被盗载。从被公布出来并在网上广泛传播的文件中,人们发现在“气候变暖派”科学家交换的邮件里面,暴露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现象:有关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始数据、特别是不利于证明气候正在变暖的数据可能已经被销毁、科学家自己对气候是否变暖也表示怀疑、现存用以证明气候变暖的数据被人为修改…… ”——香港《文汇报》

“正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9日陷入了丑闻困扰,原因是英国《卫报》8日披露了一份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决议草案,该草案不仅赋予了发达工业国家在未来气候变化问题谈判上更大的话语权,而且还削弱了联合国在此问题上的应有作用,抛弃了《京都议定书》的减排原则。这份外泄的草案让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迁会议出现壁垒分明的状况,发展中国家已经觉得遭到欺压,会议虽然定于18日闭幕,不过未来的10天恐怕长路漫漫。”——《扬子晚报》

    如果消息属实的话,相信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会非常失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否达成一个积极公平的协议还要克服许多艰难的障碍。穷国是不应该为发达国家二百年排放的温室气体负责的,近日美国提出的“中美共治”就有让穷国和富国付同等责任的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20: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9-12-13 11:55:06的发言:

说说我的看法。文章背后的情怀是能读出来的(如铁西兄的回复),但读了之后就想,按照文章的逻辑,那么我们要反省的就不是现代文明的原罪的了,而是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有原罪,并且,不知是不是因为我理解有误,文章里有些地方,似乎将使用资源和“原罪”这两者过于直接地等同起来,如果是这样,那么,不但人类的存在是有“原罪”的,其它生物的存在,哪一种没有“原罪”?如果最终导向这样一个结论,那么就会使文章的批判最后刺向了虚空,使文章的思想力度被削弱。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楼主谈村上春树的那一篇,那一篇思考的比较到位,也十分有力。


    先生说得是,再读之后我也觉得这类文章不适合用这种形式,没有严密的逻辑,而流于道德的控诉。

    建立在罪恶基础上的存在仍是存在,原罪并不否定存在的意义,反而能够被转化为积极的力量。有些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想透,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交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08:43 , Processed in 0.07804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