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古小即

[原创文字] [原创]春节前最后一贴:旧诗新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31 08: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10-1-30 12:57:56的发言:

读这样的文字,很享受...就象吃石榴,只拨开一个小口子,就可以一颗一粒地往嘴里送,轻巧而有质感的甜...


嗯,“轻巧而有质感的甜”,屋师说得真好~~

这帖子我都读了好几遍了,文字干净又新鲜,超级喜欢,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1 08: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末一段时间为工作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完全丧失了自我,只是在机械的转动。

同时又要找保姆,春节期间的保姆,真是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幸而昨天找到了一位,湖北宜昌人,当即想起了小胡。

今天终于可以坐在电脑前看点自己想看的东西,第一眼便看到了胡少的文章,便觉一股清凉的澧泉,自头顶浇下,焦躁烦恼一扫而空。隔壁的儿啼也似动人了许多,心便又活泼泼的,跃动起来。

假期的意义,或许正在于心灵的憩息,一个人的自我审视批判与欣赏。而我们却常常从红尘中跳起来便又一头扎进更深的红尘去休假,是否丧失了假期的本意呢。当然,会心处不必在远,而假期么,眼热浑觉少,心远何需多。

愿每位朋友胸中都有一匹枣红马,可以随时逃入另外一个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1 10: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古版主的好帖子!

        

活在内心里,不如活在现实里;和自己、和夜呆在一起,不如和别人呆在一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31 10:20:3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1 1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1-30 23:38:28的发言:

微笑着一路看下来,小即常说某壮怀长在,某看小即此文,亦属激情澎湃:)


再过几天,某亦将回到雪满山川的故乡,那里,有某心中永存的一份青春的记忆,一份诗意的怀想。那是些和雪有关的记忆,太多太多,也许,以后会点点滴滴地写下。现在,愿借用深爱的白石道人相关的两段文字,略为陈说一二:


张羽《白石道人传》云,姜白石“体貌清莹,望之若神仙中人”,“性孤僻,尝遇溪山清绝处,纵情深诣,人莫知其所入;或夜深星月满垂,朗吟独步,每寒涛朔吹凛凛迫人,夷犹自若也。”当年读到这一段,读到“性孤僻,尝遇溪山清绝处,纵情深诣,人莫知其所入”,无比心折;读到“夜深星月满垂,朗吟独步,每寒涛朔吹凛凛迫人,夷犹自若也”,想起自己那些年少轻狂时相似的行止,更为千载之前能有此同调而心感不已。又读白石道人[庆宫春]词序:“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 ,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雪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铦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寥寥数语,但那种清空幽远的雪中诗意,至此至矣尽矣


      

        赞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31 10:32:2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1 17: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10-1-31 8:39:55的发言:

今天终于可以坐在电脑前看点自己想看的东西,第一眼便看到了胡少的文章,便觉一股清凉的澧泉,自头顶浇下,焦躁烦恼一扫而空。隔壁的儿啼也似动人了许多,心便又活泼泼的,跃动起来。


天伦也是一乐呀,远风的假期就在两个摇篮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01: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屋师的比喻,这一路读下来,犹如不停地吃石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9 21: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0-2-7 1:23:53的发言:

借屋师的比喻,这一路读下来,犹如不停地吃石榴。。。


为什么屋师说吃石榴,感觉那么自然清爽;木耳师兄一说,就像要被噎住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2 0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寒凝在2010-2-9 21:08:29的发言:

为什么屋师说吃石榴,感觉那么自然清爽;木耳师兄一说,就像要被噎住了呢?。。。


我只知道吃,屋师却是在品,这就是你所说的才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8 23: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友人捧场。老柳和老白引的几段文字收藏了。老柳引的两句诗太有共鸣了,在家乡的日子,仿佛时间是静止的,真是“山中岁月”。躺在床上看书,痴想“如果一直这样”那大概就是完美的生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8 23: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10-2-28 23:46:47的发言:

谢谢诸友人捧场。老柳和老白引的几段文字收藏了。老柳引的两句诗太有共鸣了,在家乡的日子,仿佛时间是静止的,真是“山中岁月”。躺在床上看书,痴想“如果一直这样”那大概就是完美的生活了。

那为何还要回到尘世呢?为何不在乡间做个脚踩大地的农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5:07 , Processed in 0.06651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