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木兰晓芙在2010-4-21 10:51:52的发言:因缺乏更详细的了解,我只能就所给材料做简单说明。首先,这位学生能根据语音学知识,分析出口语音和读书音主要元音的差异,非常好。 但问题有些模糊,不太清楚她要问什么。 第一,“口语的多是复元音,读书音为单元音,我觉得可以体现语音系统的精密和繁化”,什么叫精密?什么叫繁化?这种提法本身就不科学,而且还互相矛盾,没有解释清楚。 第二,“那么读书音应该是较为“古”的读音吧。可是口语元音舌位低,读书音舌位高,不是与“元音高化”的语音发展规律相悖么?” 什么是读书音,什么是口语音,二者什么关系?这位同学显然没有搞清楚。一种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在进行自身的内部演变,口语音实际上是语言内部的问题;另一方面会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受接触影响而发生音变,这个因素不属于语言内部的演变,与前者性质不同。读书音实际上是另外一种语言系统在影响,最常见的是官话或权威方言。口语音和读书音是一种叠置式音变现象,二者之间不存在演变关系。所以不能从读书音的角度看语音演变,因此所谓的不符合元音高化的规律的说法也就不能成立。应该从语言内部的语音系统来看,是否符合元音高化规律。 第三,“文白异读能不能算作是研究语音系统演化的材料?”首先,演化这种概念很别扭,直接说演变即可;文白异读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一种语言的演变,但看你怎么研究。 第四,“划分在方言和亲属语的哪一类里面么?”这个问题不知道问什么。【木兰:应该是“那”字吧?】 第五,所列举的一字两读现象,是不是文白异读,值得商榷。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文白异读。上面的异读更多的是区别意义的,并不属于文白异读问题。 (这是Helen老师的回答,供你参考。)
谢谢Helen老师,更得感谢木兰老师。我想我的问题,是在于把文白异读当成某一套语音系统演变的过程,没有想到方言的相互影响,然后用语音演变的规律去硬套,才会这么从头到脚地矛盾。 我是在看语音规范化那一章里想到这个问题的,书里讨论了普通话异读词的来源:文白异音,方音影响,讹读,背离规律。看到他们把文白异音和方言分开,我又把文白异读和语音演变联系到一块,可见我读书时候的胡思乱想,呵呵。不敢说我全明白了,不过比我发帖提问的时候清楚了许多。 待遇好高呀~这么多老师,还有师兄,一并谢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