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屋子

[原创文字] [诗细读]离去,永远离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3 13: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看完了文章第一段,才想起当年屋子在课上给我们念过,“说-听”转为“写-读”,感觉真的大不一样。屋子构撰句子的方式,跟普鲁斯特可有得一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21: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言重,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22: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刚上了老师的课,觉得老师的文笔真是太棒了。

上网一搜,就发现了这篇文章。呵呵,还是听老师讲课更有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13: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

不过,我觉得课上听进去的人很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20: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屋君细读经典的教学模式很赞啊!不知如今还在推行吗,有什么心得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6 15: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兰管理员顶起旧帖,用心良苦。我跟着进来,将4楼因改用DZ程序所致的混乱的引用格式,重新编辑修改了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6 21: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白水 的帖子

白水管理员编辑格式,用心良苦。这个帖子比较有价值;教学法的探讨在我们论坛上偏少,应该多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21: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3-11-25 20:15 发表 屋君细读经典的教学模式很赞啊!不知如今还在推行吗,有什么心得体会?
十几年前旧文,这个只曾在中外名家讲过一次。也算不上教学模式,否则胡少的课通通都是了。我的经典导读一直在西方文论上用,主要价值也就是让学生接触点哲学原著一一可能对许多学生这是其一生唯一的机缘,仅此而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8 2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屋子 的帖子

名著导读课,包括语言学名著导读,对本科生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但很有必要让学生们接触接触,硬着头皮学一学经典原著,理由就是像你说的,本科时期这次课可能是他们“一生唯一的机缘”,学得怎样姑且不论,这一机会稍纵即逝,老师必须帮他们抓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8 21: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木兰晓芙 的帖子

真是要感谢老师们的用心良苦。本科时候就是畏难情绪严重,没敢选屋师的《西方文论》。研究生时依然要读,而且是用葡语来读,难度更大。一开始读也读不懂,但硬着头皮读下来,老师在课上再带着读,一段段细讲,有时也让我们自己准备到课上讲,结果竟然也读下来了。而且现在再去自己读西方文艺理论的书,也不觉得费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9:09 , Processed in 0.05630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