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释】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文:文采,经过修饰的。野:粗俗,鄙野。史:浮华,虚伪、浮夸。彬彬:融合适中,配合恰当。 【翻译】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显得浮华虚夸。文采和质朴内容搭配得融合适中,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 【感想】要做一个君子,不仅仅要有儒雅的风度文采,更重要的是朴实的内心,纯洁的心灵。当今社会,人们多流于声色犬马,很少有人以君子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但是,我依旧向往着翩翩君子风度,希望从内外两方面兼修,修炼成一个君子。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注释】知:通“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翻译】孔子说:“聪明人喜欢水,有仁德者喜欢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感想】水,灵动而温柔,以柔克刚能阻断刀的切割;山,沉稳而大度,默默无语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聪敏仁德之人则具备了山水的特性,快乐长寿的生活着。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注释】饭;吃饭。疏食:粗粮。水:冷水。肱: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的手段获得的富贵,对我而言就像是天上的浮云。” 【感想】箪食斛浆,圣人也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拥有着心灵花园,物质于他,也只是无关,“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很好的感觉。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注释】闻:领悟。 【翻译】孔子说:“早上领悟了真理,就算是当天晚上死去了都可以啊!” 【感想】很喜欢这句话,这是一种大彻大悟后的欣喜与解脱,了然之后,什么都可以放弃了。对真理的追求,是人类永远的话题。为了心中的追求,是能够付出一切代价的。这话说得决绝,无悔,爽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注释】成:成就。是:这,代指上文。 【翻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就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注释】知:知道。好:把……当作爱好。乐:以……为乐。 【翻译】孔子说:“知道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把把它当作乐趣的人。” 【感想】知识不是用来学的,是用来开启人们智慧的。懂得这个道理,知识、真理也是非常令人着迷的。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注释】尤:责怪、怨恨。 下学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翻译】孔子说:“不埋怨上天,不责怪别人,向下学会了基本的知识并且能参悟高深的道理。了解我的只有老天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事:从事,照着去做。 【翻译】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回归到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听,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感想】“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翻译】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感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流传几百年的要求,仍然是当今人们所应该遵从的。读起来的音韵,令人着迷。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大宾,君臣嘉会也。大祭,国祭也。施,加。 【翻译】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与人相晤,犹如恭敬地接见大宾,使用民力犹如诚心地承奉大祭。凡是自己不愿接受的事情,不要加于他人之身。在国在家做事都不使人抱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说的这些话去做。” 【感想】这是恕道,能行恕道,即可为仁。 国贸3班 殷明君 200701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