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木耳

[原创文字] [原创]作文:我与世博(欢迎大家批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1: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0-11-10 21:33:40的发言:

心该放在哪里,我也说不好,需要你自己琢磨。

我对写作是外行,只是从一个读者的感觉去说的。

那些例子都是真人真事,但好像不能打动我这个读者。试想如果让你写水云间的这些老师同学,你会怎样写?

答案或许也在你的题目中?

楼上斋主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呢。


谢谢非鱼师!

如果讲有名,现在想起依然是《谁是最可爱的人》,恐怕还是借助的场景特别,现在和平年代自然不具备普遍性。还有《为了61个阶级兄弟》,那场景太大,而且已经文学化了。像我们要求写的文章,一般不能超过2000字,又要突出中心思想,故而摸不着边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2: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抱香斋在2010-11-10 20:32:01的发言:

文章太用力了,再自然些。照着“北青报”的标准写吧。(估计你更摸不着头脑了)

好久没看北青报了。

斋主说得应该是通讯题材吧,大多应该是第三人称。我们的要求往往是征文性质,类似有点抒情性的评论员文章,多需第一人称来写,感觉两者貌似不怎么一样,不知是不是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22: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0-11-10 22:04:05的发言:

我们的要求往往是征文性质,类似有点抒情性的评论员文章,多需第一人称来写。

这类文章可以参看《南方周末》。

比如,我至今仍记得的那篇新年献辞《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好像都十几年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22: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0-11-10 22:04:05的发言:

好久没看北青报了。

斋主说得应该是通讯题材吧,大多应该是第三人称。我们的要求往往是征文性质,类似有点抒情性的评论员文章,多需第一人称来写,感觉两者貌似不怎么一样,不知是不是呢。

症结可能就在这里。其实真正能打动的人,是最朴素的叙事,用抒情笔法去叙事,本身就可能事倍功半,再加上因字数限制,全是概述式的排比,自然也会影响到它的表达效果。如果上头要的就是这类文字,那么作为应景文字,写成这样也算可以了,也不必太纠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2: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为在2010-11-10 22:10:39的发言:

这类文章可以参看《南方周末》。

比如,我至今仍记得的那篇新年献辞《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好像都十几年了吧。

谢谢不为师,我最近几天也是一直在琢磨这篇文章。可惜平时经常看南周的事情,却从来没注意过修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22: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0-11-10 21:53:24的发言:

                                                            一线牵

在地铁口执勤期间,形形色色的问题扑面而来,从世博场馆到店铺商场,从名胜古迹到旅馆厕所,各种疑问不一而足。因为这些问题,游客困扰着,而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游客也快乐着。在这困扰与快乐之间,我们戴着袖章的志愿者,成为连接变换的红线。

一有时间,我常会琢磨游客的说话。最让我留心的,总是这几个单独的问题:“南京路步行街怎么走?”“外滩怎么走?”“东方明珠怎么走?”显然,我仅仅用手一指,“那边”,应该也算应付了事,可是,这样的回答能否掷地有声?

将心比心,这些单独的提问,往往出自外地人之口,他们大多从地铁中来,底层民众占了多数。他们往往不知,这三个景点可以一路看下去;他们有的不知,这三个地方都是著名景点。我体会他们旅游的不易,不愿他们枉费时间来回折腾,也不愿他们在以后的某一天,会禁不住后悔起当初旅行的莽撞。我要告诉他们,这三个景点后面的精彩故事,更要让他们知道,这三个景点在一条线上。

“我们现在人民公园边上,您从前面那棵树旁边的高台往这个方向就是北面看去,在前面300多米的地方有一栋不太高的黄色小楼,上面写着第一百货四个绿色的大字,那里是著名的南京路步行街的起点。”我深怕说不清楚,解不了别人的出口一问,害他们揣摩半天也云里雾里。即便有些啰嗦,我也不想遗漏半点信息,谁以前不曾是以后不会是问路人呢,谁以前会埋怨以后会抱怨指路人的热情呢?

当他们记住这些,或者直接领他们在高台上看到地标之后,我要接着说,“从第一百货往那边就是东边走到底,快的话一刻钟就到了外滩和黄浦江,对面就是浦东新区陆家嘴,那里有东方明珠和全球闻名的两栋高楼就是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两栋楼旁边正在建造世界第二高的上海中心。不过您要注意,从外滩过黄浦江到陆家嘴必须摆渡,或者往回走500多米到南京东路地铁站坐2号线地铁,一站地就可到达。”

说完这些的时候,或者补充完其他疑问的时候,常会发现,瞬间彼此信任的相视是何等幸福的事情。有的人面部如此温柔,有的人眼神如此澄澈,甚至,偶尔还会有人调皮地抑或郑重地,致以深情的一鞠。“不客气,应该的,玩得愉快!”他们笑了,我也笑了,大家都笑了,那一刻,我们的距离好近。

我知道,一根线将景点相连,那是著名的景区;一根线将人心相牵,那是和谐的海洋!

我还被赋予重任了,你四个威望呢,我一个没有,我可怎么点评?不过忍不住想说,最大的问题是书面语和口语搅在一块了。从题目开始,每句话都有得可说,这事让白水老师来干吧。[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2: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11-10 22:16:31的发言:

症结可能就在这里。其实真正能打动的人,是最朴素的叙事,用抒情笔法去叙事,本身就可能事倍功半,再加上因字数限制,全是概述式的排比,自然也会影响到它的表达效果。如果上头要的就是这类文字,那么作为应景文字,写成这样也算可以了,也不必太纠结了。

哎,白水师说的是我不愿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一叹。

谢谢白水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2: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抱香斋在2010-11-10 22:24:51的发言:

我还被赋予重任了,你四个威望呢,我一个没有,我可怎么点评?不过忍不住想说,最大的问题是书面语和口语搅在一块了。从题目开始,每句话都有得可说,这事让白水老师来干吧。[em01]

斋主~~~

老毛人家肩上一颗星也没有,还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嘛。。。您老人家就费费心啦。

不过一句“书面句和口语”,就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23: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0-11-10 21:58:27的发言:

谢谢非鱼师!

如果讲有名,现在想起依然是《谁是最可爱的人》,恐怕还是借助的场景特别,现在和平年代自然不具备普遍性。还有《为了61个阶级兄弟》,那场景太大,而且已经文学化了。像我们要求写的文章,一般不能超过2000字,又要突出中心思想,故而摸不着边际。

很巧,刚才给你回帖时我也想到了这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感动过很多人,不完全是借助文学的技巧,而是里面透出的精神和力量,而那样的精神和力量之所以能传递出来,是因为作者真诚地相信它们。你转的那些新年献词,也具有这样的力量。

如白水所说,如果只是交差,“八股文”也就可以了。难得你还愿意琢磨文质彬彬,有这样的心,一定会走出适合自己的一条路![em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0 23:27:5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23: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0-11-10 23:03:21的发言:

难得你还愿意琢磨文质彬彬,有这样的心,一定会走出适合自己的一条路![em17]

嗯,我是特地上来赞一下木耳师兄的这份心情的!师兄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18:58 , Processed in 0.06489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