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抱香斋在2011-5-23 23:19:19的发言:
谢谢呵。
其实我没看过这小说,我是偶然知道的。我觉得80后、90后对这样的小说会更有共鸣吧。年轻人对流行文化有天然的敏感性,这个同时是演员、歌手的作家身上都是流行元素,大家应该比我更熟悉吧?我发现我老了的标志就是其实我仅知道几个流行作家的名字,至于他们写的啥啥也不知道。
顺便说一句,年轻时真没必要把读经典看作是品位的标志。说实在话,想当年许多经典读起来味同嚼蜡啊,当然如果是学这个专业,嚼蜡也得读啊,这也属于青春期的痛苦之一。
完了,我也不知道。
我整个的阅读大概以大学为分界线,大学以前,爱看许多80后写手的所谓青春小说,有许多名字是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的,大学以后,看书愈来愈会倾向于比较有时间感的。倒也不是追求品位,追逐流行许多年,真的是觉得,流行的许多东西都太浮了。
二十岁伊始,在寻找一种沉潜的状态。沉潜在海底,看这世界可否现出更丰富,更深刻,和更广阔的模样。
但是也很矛盾吧。因为可能为此,对于这个时代,我后来总是有层抵触与怀疑的隔膜。我懂得去欣赏古典的美,却与现代的艺术,咫尺而天涯。
其实很无措。因为想要沉潜,却一直未能脱浮夸气。想要寻找丰富与广阔,可能反而更陷入单一、狭隘与守旧。想要有双更深刻的眼睛看清现在,却陷入过往时代的乌托邦,不肯面对现在。
说是要找一条中庸的路,可是恰到好处,是多么难。自己的生活也是这样,时间精力确实有限,往往顾此失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 22:08:1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