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历 史] 没有母语的人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6 22: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行香子在2011-6-26 21:20:06的发言:
确实,只是质疑之后呢,看史的目的在于何处呢。

呵,大的目的就让白水专家回答吧~个人而言(我不大习惯往别人身上扣自己的想法,所以常用此词),读史可以让你更平静客观地看待发生在现实身边的事。很多时候,你会看到历史是那么惊人地相似,而且,虽然混乱地前行,总的方向还是在前进。

"语言却一直是我所担心的,我本身是学语言的,一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语言和思维及思想都是息息相关的。语言是个大框架,思维思想都被框在其中。不是说官文写不得,是天朝官话系统给人潜在的思维思想加上了镣铐。"

如你所说,你学的是语言学,也就是我所说的“精英”及“专注某方面研究的人士”,我在你写过的文章里没看到镣铐的踪影啊,哈哈~民间语言很丰富的,洗脑很暂时的,不必太担心了,笑笑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行香子在2011-6-26 12:01:50的发言:

不悲观,只是对当下很愤很无奈。不愿就这么成为时代的牺牲品。确实是想真正做一点什么,记录,思考,表达,或者批判,就像海涅当年那样。也一直努力在利其器了,只是善其事还需有大环境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6 12:03:05编辑过]

 

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印象颇深,我这里略加演绎一下,那就是说我们都习惯于向往书本上的伟大时代,向往生活在别处,但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就处于剧烈的转折期,种种躁动不安,种种阵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予以深沉的关注。愤恨,无奈,无力感,我想不止一个人有这种感受,我们谁也无法完全从这个时代跳出来,但这未必就说明我们只能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我们仍可以努力做一点事,而且时代的进步也确实给我们提供了这一点空间,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后来者,将这空间拓展得稍大一点,历史就是通过无数人这种微不足道的努力而前进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7 17:26:1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1-6-26 17:45:37的发言:

水云间的论坛里不是经常有人说诺贝尔奖得不得无所谓么,真让中国文学界得了大家好意思?

 

呵呵,谁说的?我怎么没看见?不过我还真觉得无所谓。这样说倒不是因为觉得中国文学界已经很好了,只是觉得好不好跟得不得并没有必然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17: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白水在2011-6-27 11:22:00的发言:

 

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印象颇深,我这里略加演绎一下,那就是说我们都习惯于向往书本上的伟大时代,向往生活在别处,但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就处于剧烈的转折期,种种躁动不安,种种阵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予以深沉的关注。愤恨,无奈,无力感,我想不止一个人有这种感受,我们谁也无法完全从这个时代跳出来,但这未必就说明我们只能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我们仍可以努力做一点事,而且时代的进步也确实给我们提供了这一点空间,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后来者,将这空间拓展得稍大一点,历史就是通过无数人这种微不足道的努力,前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7 11:28:25编辑过]

 

嗯嗯,谢谢白水老师,我了解的。一些历史的记忆太惨痛了,才会让我想到“被时代牺牲了”。不论如何,这时代在那里,我们就必去担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7 17:11:5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2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灵儿在2011-6-26 22:37:37的发言:

呵,大的目的就让白水专家回答吧~个人而言(我不大习惯往别人身上扣自己的想法,所以常用此词),读史可以让你更平静客观地看待发生在现实身边的事。很多时候,你会看到历史是那么惊人地相似,而且,虽然混乱地前行,总的方向还是在前进。

"语言却一直是我所担心的,我本身是学语言的,一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语言和思维及思想都是息息相关的。语言是个大框架,思维思想都被框在其中。不是说官文写不得,是天朝官话系统给人潜在的思维思想加上了镣铐。"

如你所说,你学的是语言学,也就是我所说的“精英”及“专注某方面研究的人士”,我在你写过的文章里没看到镣铐的踪影啊,哈哈~民间语言很丰富的,洗脑很暂时的,不必太担心了,笑笑而已~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7 23: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1-6-27 11:27:58的发言:

 

呵呵,谁说的?我怎么没看见?不过我还真觉得无所谓。这样说倒不是因为觉得中国文学界已经很好了,只是觉得好不好跟得不得并没有必然联系。

 

谁又说得会有必然联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0 02: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语文课学过杨朔们的散文,现在还记得的有“谁是最可爱的人”、“雪浪花”和“白杨礼赞”等几篇,当了老师又经常看学生作文,悲哀地发现杨朔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不由得思考散文到底应该怎样写。白水大人转贴的此文给了答案:这才是真正的散文!文章要打动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思想!深刻的思想来自于对生活深刻的观察,我们的语言丧失创造力,归根结底是思想丧失了创造力,其实更应该说,思想被剥夺了创造力。文章标题“没有母语的人民”可以改成“不准思想的人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0 2:42:4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0 19: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刘虎在2011-6-30 2:39:36的发言:

中学语文课学过杨朔们的散文,现在还记得的有“谁是最可爱的人”、“雪浪花”和“白杨礼赞”等几篇,当了老师又经常看学生作文,悲哀地发现杨朔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不由得思考散文到底应该怎样写。白水大人转贴的此文给了答案:这才是真正的散文!文章要打动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思想!深刻的思想来自于对生活深刻的观察,我们的语言丧失创造力,归根结底是思想丧失了创造力,其实更应该说,思想被剥夺了创造力。文章标题“没有母语的人民”可以改成“不准思想的人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0 2:42:46编辑过]

象牙塔里,何来深刻?你把他们扔到社会里,吃喝住行,样样窘迫时,想不深刻都难。到时只怕是一句三叹,欲言又止了。

虎师所说固然有理,不过比较适用于学院派。而民间多的是真的不愿费脑筋,渴望墨守成规之人,规矩于他们是一张护身符,出了事可以赖到制定规矩之人的头上。思想和人民之于文字,实在是文字不能承受之重。

话说我以前也写过自己觉得很反胃的应景文,但从不带感情,私下写的文章只给三五好友看。不知老师所见到的学生文章是否也属同样情况,若是,表面的文字是不能代表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 22: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刘虎在2011-6-30 2:39:36的发言:

深刻的思想来自于对生活深刻的观察,我们的语言丧失创造力,归根结底是思想丧失了创造力,其实更应该说,思想被剥夺了创造力。文章标题“没有母语的人民”可以改成“不准思想的人民”。

 

虎师对俄国颇熟,不论是沙皇俄国,还是前苏联部分时期,何止不准思想,简直就是不准想了。但是,这不妨碍一大批文学巨匠的摩肩接踵,世界级的作品依然不断问世。相比而下,除了一些禁区之外,今天的思想空间大多可自由驰骋,大约应该,智慧之花不是一定要在禁区里才能绽放得最美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 22:40:0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 22: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灵儿在2011-6-30 19:42:58的发言:

象牙塔里,何来深刻?你把他们扔到社会里,吃喝住行,样样窘迫时,想不深刻都难。到时只怕是一句三叹,欲言又止了。

虎师所说固然有理,不过比较适用于学院派。而民间多的是真的不愿费脑筋,渴望墨守成规之人,规矩于他们是一张护身符,出了事可以赖到制定规矩之人的头上。思想和人民之于文字,实在是文字不能承受之重。

话说我以前也写过自己觉得很反胃的应景文,但从不带感情,私下写的文章只给三五好友看。不知老师所见到的学生文章是否也属同样情况,若是,表面的文字是不能代表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的。

 

康德大约一直算是象牙塔里的人吧。

 

至于社会上的感悟,恐怕用深刻不见得合适,或许只是深切罢了(这也难说)。伊索寓言或者安徒生童话等,这些已经算是闪耀人类长河的深入民间的文字,也很难在世界思想史上有立足之地。

 

至于实践出真知的鼻祖marx同志,他的论著大多都是在大英图书馆地面上的痕印里写出,而不是在工厂,更不是在沙俄的农庄抑或东方的遥远山村。

 

最后,很难想象一个象牙塔里的人完全脱离真实的生活和亲身的实践,这种假想就群体性而言可能也就是假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22:54 , Processed in 0.04779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