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论: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智者的叮咛》这本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庄子是战国时代最富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玄妙,比如他追求绝对的自由,他创立了“相对主义”学说,他提出齐生死等万物的妙论,他主张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秋水》篇就是集中表现了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简单一点说,世间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北海相对于黄河很大,而“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就像蚁穴于大泽之中。庄子认为“知量无穷”,天不是最大,毫末也不是最小,人在天地间很渺小,所以人要顺应自然。课文节选部分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庄子》散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自己的读后感: 庄子果真是个逍遥的形象,崇尚原始与自然,无拘无束,率性而为。 先从河伯篇说起,强调相对性,哲人说:“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认识自己的渺小。”而庄子这位先贤似乎早就懂得了这一点,若我只是扁舟,便当随波逐流;若我只是飞花,便当随风而逝;若我只是………..不与天地争,不与世俗争,不与自我争。在那个战火纷飞,颠沛流离,争权夺势的年代,庄子以纯自然的姿态漠视,笑傲。夫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虽说是消极,可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如此心胸?其实其中又有多少无奈呢,阮籍蔑视礼法,其实是对当时礼法的不满的抗争。而庄子,选择出世,保住自己纯净的天性。“吾将曳尾于涂。”壮哉!富贵荣禄的高堂比不上自由原始的泥浆,是啊,差点就去学许由洗耳了。 而庄子与惠子的一段巧舌之辨更是十分出彩。惠子已然是很智慧出群的辩士了,可庄子却技胜一筹,充满闲趣。而之前庄子对鱼儿的感慨,又更突出了他对自然的灵性。惠子已然是优秀的隐士了,而通过衬托,使庄子形象更加突出。 总而言之,庄子是历史中的一朵奇葩,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后世几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