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雨过心晴

[原创文字] 献丑了,一篇作业小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22: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过心晴在2011-11-3 20:56:28的发言:

    恩,老师说的有理。这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算个人写作的作文,而不是论文。不过以后在这点上我也要注意。因为有时候真的会在写作时,有倾向地挑选有利于自己的材料。这应该算学术不道德吧,以后一定多多注意!!!

    至于“通识”和“专才”之争,在情感上,我一直认为通识非常重要,这也算对现在的大学课程设置的一点小小的抱怨吧。不过可能是文章没有展开,或语义表达比较模糊,我并不想否认培养专才的重要性,只是觉得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侧重点。就如我引用的梅贻琦的话,“本科四年应该以通识为主,而专才的教育应交由职业学校或研究院”。我很认同这句话。另外,我对通识的理解,还不仅包括学习科目的“通识”,还包括研究方法、思维方法、世界观、人生观的宽广上,因为专门学一种领域内的东西,容易思维僵化,而多样化地学习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将是大有裨益的。我们老家有句话叫“一通百通”,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不知白水老师怎么看呢?很想听听您关于“专才”与“通才”的看法。

 

呵呵,你的文字只是涉及立论分寸感的问题,谈不上学术不道德。但以后如能多加注意,可以使你的思维更缜密,论说更周密。

说到专才与通才,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的分工,肯定会对人有越来越高的专业训练的要求,所以专业教育这种东西在大学里不能完全没有。但也确实有相当多的人,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跟自己所学专业没有直接关系,这就看出专业背后的通识也确实很重要。但关键是如何获得通识?一说通识,就好像是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事,其实未见得,如果遇到好的老师,在各种专业课上同样也能训练研究方法、思维方法乃至拓展世界观、人生观,关键还在课如何上,学生如何学,并且有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3: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大能说的真是太多了,除了联大本身特点,还有当时学人的心态气度、当时社会大氛围(特别是政府的态度和支持)等等,对联大的奇迹也都关系重大。

昨天听陈平原教授的课正好讲到联大记忆,他推荐了很多书,比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张曼菱编的《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和《西南联大启示录》(光盘),以及《笳吹弦诵在春城》和《笳吹弦诵情弭切》两本纪念文集,鹿桥、宗璞、汪曾祺的文学作品,等等,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献丑了,一篇作业小文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1-11-3 22:30:52的发言:

 

呵呵,你的文字只是涉及立论分寸感的问题,谈不上学术不道德。但以后如能多加注意,可以使你的思维更缜密,论说更周密。

说到专才与通才,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的分工,肯定会对人有越来越高的专业训练的要求,所以专业教育这种东西在大学里不能完全没有。但也确实有相当多的人,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跟自己所学专业没有直接关系,这就看出专业背后的通识也确实很重要。但关键是如何获得通识?一说通识,就好像是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事,其实未见得,如果遇到好的老师,在各种专业课上同样也能训练研究方法、思维方法乃至拓展世界观、人生观,关键还在课如何上,学生如何学,并且有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

 

老师在这点上说的有理,就是在提供的课程内更好的学习。但是我觉得在现在的大学,学校既然负有提供教学课程的责任,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多的去平衡两者的关系。学生的自学很重要,可是学校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加之现在的大学生,并不是人人都能有这个意识的,所以更需要学校、老师甚至是社会的引导,因此我认为学校还是要有一个导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5 0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过心晴在2011-11-3 20:49:02的发言:

3、对于“去行政化”,我觉得很重要,但是真的很难。因为要控制青年的思想,就必须控制学校,要控制学校,就必须控制教师,要控制教师,就必须控制教学。(个人之见),现在的环境,虽然嚷嚷着“去行政化”,但是要真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还很难。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1-11-4 19:49:54编辑过]

你真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8: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和在2011-11-3 23:30:27的发言:
联大能说的真是太多了,除了联大本身特点,还有当时学人的心态气度、当时社会大氛围(特别是政府的态度和支持)等等,对联大的奇迹也都关系重大。

昨天听陈平原教授的课正好讲到联大记忆,他推荐了很多书,比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张曼菱编的《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和《西南联大启示录》(光盘),以及《笳吹弦诵在春城》和《笳吹弦诵情弭切》两本纪念文集,鹿桥、宗璞、汪曾祺的文学作品,等等,等等。。。


是啊,不过贸大的图书馆里关于联大的书不多,只有五六种。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1-11-6 20:31:0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8: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抱香斋在2011-11-5 1:04:18的发言:

你真相了。

O(∩_∩)O~  也只能在论坛上吐吐,搁其他地方也没学生话语权。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1-11-6 20:30: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15:29 , Processed in 0.06137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