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11-12-10 15:46:17的发言:
这个刘老师好像不是刘虎老师,而是外语学院的刘老师。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的那个人,很符合我对于“多余人”的想象。似乎我们也经常用“零余者”来评论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这个概念应该说包含有一些病态、颓废、潦倒但骄傲的意思在里面。涓生还是相当之奋发的,应该不算“多余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0 15:51:59编辑过]
真的是“张王李赵遍地流(刘)”哈,在我们小小论坛上竟然还发生了“刘老师”身份不明的情况,哈哈:我咨询的就是咱们的刘虎老师,剩翼听的是外语学院刘老师的课吗?
同意小即的看法,涓生我觉得不算“多余人”,正如鲁迅笔下的吕维甫、魏连殳都不是“多余人”一样,《当代英雄》、《罗亭》我都没看过,只看过《奥勃洛摩夫》,那个整天躺在床上、希望得到别人帮助、脑子里有种种改革计划却不去付诸行动的奥勃洛摩夫,性格实在与前面几位相差很远;反而,我觉得吕维甫、魏连殳、涓生如果算不上“革命人”,也应该归入“革命同路人”的行列。不知有没有道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1 19:20:4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