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酒神

[文 学] 请教大家对鲁迅杂文的看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6: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剩翼 于 2012-6-14 11:10 发表 其实不是列举几篇我认为好的杂文就能解开你的疑惑。这个涉及到文字好与不好的标准,我说过了,我未必认同鲁迅的观点,意思是我的标准在文字本身,楼主你说的鲁迅气量狭隘等等问题当然也可作为你喜不喜欢的判断标 ...

 

还是这样来解释吧:

 

“说明白你想讨论的是鲁迅本人还是鲁迅的文章讨论文章。

 

“是喜欢不喜欢还是文章好不好,是鲁迅文章的内容,还是其形式?”我认为大部分鲁迅杂文的内容和形式(文字)都不好,所以不喜欢。

 

我在前面回复行香子的贴子里也提到过,鲁迅本人如何如何,不是我的关注点。我的关注点还是要搞清楚鲁迅文章本身好在哪?因为毕竟许多人都很认可,应该有他们认可的道理。只不过我还没有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7: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远风 于 2012-6-14 13:30 发表 楼主可以拿出几篇你认为最差的鲁迅杂文来,然后大家再谈谈看法。否则空对空不易讨论出结果来。

 

是的,我应该去找几篇过来。但是感觉不好的太多了,一时也挑不过来。先举一例吧:

 

《华盖集》之后,有《华盖集》续编,之后又有续编的续编。鲁迅再解释两个续编的命名时,是这样写的“书名呢?年月是改了,情形却依旧,就还叫《华盖集》。然而年月究竟是改了,因此只得添上两个字:“续编”。”再解释《华盖集续编的续编》时,是这样写的“在厦门岛的四个月,只做了几篇无聊文字,除去最无聊者,还剩六篇,称为《华盖集续编的续编》,总算一年中所作的杂感全有了。”

 

总体感觉鲁迅的杂文集子没有一个整体的思想或逻辑脉络,至少我没有看到,仅仅是按照时间顺序收集。华盖这三本时间跨度是1925-1927年初,如果按照“情形却依旧”的逻辑,1927年之后的《而已集》与之前的三篇有什么大不同吗?为什么不说续编的续编的续编?如果这种逻辑不成立,那么第一个续编是不是应好好起个别的名?毕竟续编里也有26篇文章,至于续编的续编只有7篇文章,倒是可以偷懒说是续编。

 

举此例,是想说,我感到鲁迅的文字有些莫名其妙,内容的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而且搞出“续编的续编”,至少文字上也不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4 17: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酒神 于 2012-6-13 23:32 发表  恩,我也不是很在意鲁迅为人处事如何如何,主要还是想找出鲁迅杂文为什么好?好在哪?也请行香子详细说说,如何漂亮,谢谢。

我已经说了呀,世情世风,嘲讽格外深刻尖薄嘛。谓之深刻,许是我无知,总之,他写的内容,我也多很佩服的。是不是常识我不知。但就我所晓的历史与现状,他说的许多都令我很有共鸣。譬如他说的,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只觉说得很是。至于文字,鲁迅是自成一派,文气盛,辛辣自不必言,也很是清刚,掷地仿佛有金石声的。杂文嘛,到底也属文学作品吧,这多是看个人好恶的,不大能言传的。现在不喜欢也罢了,别人说十万条好处,你没觉得,那也是白搭。不如且丢开,经时日后再读,或许不同,无甚可纠结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21: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2-6-14 17:30 发表 我已经说了呀,世情世风,嘲讽格外深刻尖薄嘛。谓之深刻,许是我无知,总之,他写的内容,我也多很佩服的。是不是常识我不知。但就我所晓的历史与现状,他说的许多都令我很有共鸣。譬如他说的,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 ...

 

是的,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自己还是禁不住想问个“为什么”,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21: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举个我认为属于“战斗文学”的典型例子:《并非闲话》系列。其中反驳陈西滢拿“臭毛厕”做比的文字:

 

“但是学校的变成“臭毛厕”,却究竟在“饭店招集教员”之后,酒醉饭饱,毛厕当然合用了。西滢先生希望“教育当局”打扫,我以为在打扫之前,还须先封饭店,否则醉饱之后,总要拉矢,毛厕即永远需用,怎么打扫得干净?而且,还未打扫之前,不是已经有了“流言”了么?流言之力,是能使粪便增光,蛆虫成圣的,打扫夫又怎么动手?姑无论现在有无打扫夫。”

 

由于看不到陈西滢的全篇文字,这段话就显得有点滑稽,而我确实也没有看懂,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不能换个好懂的论述吗?

 

还有提到陈西滢,人身攻击都有了:“陈西滢先生是“久已夫非一日矣”的《闲话》作家,那大名我在报纸的广告上早经看熟了,然而大概还是一位高人,所以遇有不合自意的,便一气呵成屎橛,而世界上蛆虫也委实太多。” 难道争论非得搞成这样吗?这样的文字能说上“好”吗?

 

其他还有很多类似的“战斗文学”的例子。

 

其实,我本意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地找鲁迅杂文的短(如果要找短,任何人的作品都有机会找到的),恰恰相反,是想知道它为什么好!感谢大家帮忙指教:)

[ 本帖最后由 酒神 于 2012-6-14 21:3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22: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举个我认为可读性不强的文章代表:《三闲集》中的《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通篇读下来,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不知道鲁迅想说的是什么?也可能是我理解能力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5 00: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酒神 于 2012-6-14 17:27 发表     是的,我应该去找几篇过来。但是感觉不好的太多了,一时也挑不过来。先举一例吧:

 

《华盖集》之后,有《华盖集》续编,之后又有续编的续编。鲁迅再解释两个续编的命名时,是这样写的“书名呢?年月是改了,情形却依旧,就还叫《华盖集》。然而年月究竟是改了,因此只得添上两个字:“续编”。”再解释《华盖集续编的续编》时,是这样写的“在厦门岛的四个月,只做了几篇无聊文字,除去最无聊者,还剩六篇,称为《华盖集续编的续编》,总算一年中所作的杂感全有了。”

 

总体感觉鲁迅的杂文集子没有一个整体的思想或逻辑脉络,至少我没有看到,仅仅是按照时间顺序收集。华盖这三本时间跨度是1925-1927年初,如果按照“情形却依旧”的逻辑,1927年之后的《而已集》与之前的三篇有什么大不同吗?为什么不说续编的续编的续编?如果这种逻辑不成立,那么第一个续编是不是应好好起个别的名?毕竟续编里也有26篇文章,至于续编的续编只有7篇文章,倒是可以偷懒说是续编。

 

举此例,是想说,我感到鲁迅的文字有些莫名其妙,内容的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而且搞出“续编的续编”,至少文字上也不漂亮。

一个集子只是一段时间的文章集结,这难道不正常么?这样的文集太多太多啦,都是“没有整体思想或逻辑脉络”?给文集取名这事在乎作者,“情形却依旧”已经说了华盖集及续编的命名是出于什么考虑(自己对现实的认知),到《而已集》,作者的兴趣点变化了,或者对现实的认知变化了,或者本没变自己却认为变化了,又或者就是自己觉得这名儿挺好,不愿再叫华盖集了,这有什么不妥么?难道一个作家一生的创作就一定有一条线索串联起来?并联、断裂就不允许么?好像一个歌星出辑子,有时专门想个名字,有时就用I,II来表示,歌星或许不能和文学家比,作曲家总可以了吧,他们的作品还不是有时有名字,有时干脆作品一号二号三号的定?再者,你说的这些和鲁迅的文字莫名其妙,内容的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有什么关系?因为一个题目你不喜欢(上面说了,还不是这题目好不好,而仅仅是你不喜欢),就说“至少文字上也不漂亮”,这恐怕说不过去吧?如果楼主真能一看题目就知道这个作者文字好与不好,请一定把这项技能教我,以免我以后挑书费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5 09: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现在正在判卷子,完事之后也上来说说看法。请各位继续畅所欲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09: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剩翼 于 2012-6-15 00:11 发表 一个集子只是一段时间的文章集结,这难道不正常么?这样的文集太多太多啦,都是“没有整体思想或逻辑脉络”?给文集取名这事在乎作者,“情形却依旧”已经说了华盖集及续编的命名是出于什么考虑(自己对现实的认知) ...

 

"好像一个歌星出辑子,有时专门想个名字,有时就用I,II来表示,歌星或许不能和文学家比,作曲家总可以了吧,他们的作品还不是有时有名字,有时干脆作品一号二号三号的定?"    如果用一、二、三这样的序列命名是不是也要比“续编的续编”好?

 

看了剩翼兄之前的几个帖子,感觉主要是强调主观因素的喜好对文学作品评价的主导作用,说到底,文学作品的评判是很主观的事情。但是,我想文学作品评判肯定是有一些客观的标准吧?如果认为鲁迅的杂文形式、文字很好,享誉海内外,实至名归,那就能够拿出更多的依据来支撑吧?

 

那么客观地来看“续编的续编”这样的文字,“妥不妥”不是考量的重点,“美不美”或“好不好”,才应该是考量的重点。可不可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 本帖最后由 酒神 于 2012-6-15 09:5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5 11: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酒神 于 2012-6-14 17:27 发表   是的,我应该去找几篇过来。但是感觉不好的太多了,一时也挑不过来。先举一例吧:   《华盖集》之后,有《华盖集》续编,之后又有续编的续编。鲁迅再解释两个续编的命名时,是这样写的“书名呢?年 ...

鲁迅写杂文又不是做哲学,必得立起符合逻辑的理论体系来。哪里便有那么许多逻辑的事呢。至于“为什么好”,我确也将我以为好的理由说了。你觉得坏的理由,我也看过了,续编的续编,倒觉挺有意思,如“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仿佛是忽兴的好玩心思,也有些其他的意味,前人无有这样的。我是喜说文字漂亮,仿佛这漂亮如美人的华衣琼佩,面儿上的光彩,但这有甚么稀奇?鲁迅只有一个。其文字气韵,也只有那么一人。他近于谩骂的话么,我倒少看见,或看见了,也没在意,怕也是有的,也不必捧着。但鲁迅绝不只写出如此作品。坏在哪里,既找出自然很好,也是警醒,但不如多看看其好处,应也有你欣赏的吧,那便究竟下到底欣赏在哪里,或许就是鲁迅何以受推崇的原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2:53 , Processed in 0.05889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