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思 想] 转:西方帝国用文化吸食中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2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卿云 于 2012-12-26 19:40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天马 于 2012-12-26 14:13 发表 只不过伍秉鉴作为世界首富,赚了钱后又存到美国,让一个叫做福布斯的青年帮他打理所赚外汇,最后让福布斯做伍氏的代理交易员,就赚了很多钱,后来福布斯于1917年用自己所赚佣金创建了福布斯集团…… ...

伍秉鉴(1769—1843),祖籍福建,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千年世界最富50人,其为6名入选中国人之一。

John Murray Forbes (1813 – 1898) ,他出生在法国,在中国短暂做过生意,1898年驾鹤西去。

Bertie Charles Forbes (1880 – 1954) ,他出生在英国,1917年创办《福布斯》杂志,1954年魂归故里。

 

呵呵,千虑一失,天马兄再看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21: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卿云 于 2012-12-27 22:14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天马 于 2012-12-26 14:13 发表 但在另一篇博客中,我还是运用了研究案例里的部分思想,大家如有兴趣可以看看:《奢侈,总是人类最前沿的生活命题》,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772430100ptgj.html

拜读了君之博客大作,比起本楼即兴发言深显流畅新颖,颇有启发性见地。不过可能限于篇幅的原因吧,很多精彩论述一笔带过,略感遗憾。

 

呵呵,既如此说,天马兄还是将大文单发一帖为这里贡献一个原创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4 10: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卿云 于 2012-12-26 16:21 发表   马克思也这么讲啊,愿闻其详,谢谢!

 

嗯,马克思也有如此论述。我回去翻一下当年参考的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摘出马克思该语句及其出处后回复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4 10: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卿云 于 2012-12-26 17:04 发表   这两个的分母不一样吧?  

 

嗯,分母确实不一样。GDP大于财政税收。如果按理来说应该是: 清朝对外贸易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   VS   今天中国外贸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

 

不过,清朝对外贸易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三分之一,此点证明我们常说的所谓“明清闭关锁国”,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值得考证的命题。中国,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开放。红楼梦里人物所配饰的一些东西,源自国外进口,且价格昂贵。因此,清朝所谓的对外贸易,既有出口,也有大量进口,只不过出口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4 10: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卿云 于 2012-12-26 19:40 发表     伍秉鉴(1769—1843),祖籍福建,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千年世界最富50人,其为6名入选中国人之一。   John Murray Forbes (1813 – 1898) ,他出生在法国,在中国短暂做过生意,1898年驾 ...

 

 

嗯,确实写错了。谢谢老师指正,我下次注意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4 11: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3-1-1 21:02 发表 哈哈,你这就对了,我请你来做思想区的斑竹,就是让你这样发表评论来推动大家思考的,至于具有观点,都可以讨论。看你这里的评论,似乎在反复强调,奢侈品消费是民主权利,是追求自我幸福的方式,这没错,不过,原文本就是在探讨奢侈品工业是如何塑造人们的幸福感知方式来攫利的,两者并不矛盾啊。 ...

 

嗯,我觉得原文认为奢侈品工业通过塑造人们幸福来攫取权力的说法是看到一个层次问题。

 

作者在文章里的很多论述,在我看来极具争议,好像作者被奢侈品深深伤害了一样。

 

比如“靠起用艺术顶尖人才和心理研究专家设计的广告,极尽诱惑之能事,用标识化的设计替代了奢侈本身,实际是以虚无飘渺的概念扑天盖地地渗入人的大脑,形成“奢侈品=名牌=标识的复制”这一荒诞等式。”————广告极尽诱惑,标识化设计替代奢侈,虚无缥缈的概念???晕啊,作者是否看过路易威登公司做的广告《生命是一场旅行》(优酷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4NzQ5MDg=.html),现在欧洲顶级奢侈品的广告都被认为是广告界的巅峰之作,因为广告中LV的出现都是置入性行销,且在最后提出思考:生命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这种广告,有水平。没有体现所谓的诱惑,也没有过度标识化设计(过度标识化设计的“巅峰”是恒源祥的那个广告,大家懂的……),但确实有所谓“虚无缥缈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LV向我们提问,生命将引领你走向何处?

反而,我们应该多多学习人家奢侈品公司是如何用艺术灵感和心理研究成果来做顶级广告的。难道,你还想多看几个脑残的脑白金和恒源祥“鼠鼠鼠、牛牛牛、……猪猪猪”的广告么。

 

 

再比如,作者论述“在集体中毒的状态下,一些与奢侈毫不沾边、只是西方中产阶级的日用品牌,包装一番,也能在中国市场谋取暴利。文化弱势群体是精神控制的最佳人群,将价值判断权拱手托出,时常眼都不眨,其大度淡定缘于一种集体无意识。 ”————好吧,我也承认奢侈品成为某些暴发户送礼的幌子,或者成为年轻人花钱如流水的源泉。但比起有些人为了买iphone而去卖肾、卖身,那iphone何尝又不是文章作者笔下更大的罪魁祸首呢。所谓“文化弱势群体”,是类似文章作者这样人的自居,要知道,英雄在民间,牛人在草根。中国本没有文化弱势群体,但被说得多了,大家也便成了文化弱势。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很聪明,会网络,知品牌,那些“与奢侈毫不沾边、只是西方中产阶级的日用品牌,包装一番”的品牌,消费者眼光锐利,早能判别究竟。但是,如果伪奢侈品样式又好、又实惠、做工又精致,那我消费者干嘛不买啊。ZARA以及H&M、GAP,根本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奢侈品,但是在各国都能大行其道,甚至还被三四线城市人们当成“可以买到的奢侈品”。这不是伪奢侈品的包装,这是经营战略、商业模式,ZARA的模式,成为中国现在很多企业学习的对象。文章作者,不知道对金融、对商业模式、对消费者行为学了解不。

 

如果文章作者希望写一个关于奢侈品与西方对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阴谋论,那么,建议文章作者去看看何新老先生的《统治世界:神秘共济会揭密》,这,才是真正的阴谋。自从英格兰银行1694年成立之后,“金融关系”、“金融社会”逐渐从英国蔓延至全世界,金融成为一个梦魇,时不时来一次“危机”,席卷一下全球的财富。人类如今的实体工业,其实从来没有“危机”,“危机”是金融集团们创造出来掏空普罗大众财富的。设计央行制度的人,才是真正的阴谋家。而奢侈品,只不过是阴谋家的一个小小利器罢了。呵呵,这才是顶级阴谋,LVMH的总裁阿诺德和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t)先生都是共济会成员。阴谋,从来只有传说,没有过多实证。要论述奢侈品与阴谋论,很难的,不是这一篇文章就能证实的。以何新之力,尚只能略知一二,我辈碌碌,更不知深浅了。

 

总之,在我看来,文章作者观点就是用一些大而化之的话来控诉奢侈品工业对新兴国家人群的控制。其实,世界没有那么复杂,庸人自扰之。

[ 本帖最后由 天马 于 2013-1-4 11:1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4 1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3-1-1 21:11 发表  呵呵,千虑一失,天马兄再看一下:)

 

 

不好意思啊,确实写错了。以后再写时会好好斟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4 11: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3-1-1 21:13 发表  呵呵,既如此说,天马兄还是将大文单发一帖为这里贡献一个原创帖吧:)

 

好的。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5 0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马 于 2013-1-4 10:35 发表   嗯,马克思也有如此论述。我回去翻一下当年参考的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摘出马克思该语句及其出处后回复您。

 

能有这样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十分感谢和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5 12: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忍不住插一句,此帖很好看,水雲太缺辯論精神了,謝謝各位的精彩討論。
       LV和GUCCI這樣的品牌在澳門街頭很常見,它們的平民產品算不上是奢侈品,普通工薪階層都消費得起。我個人認為奢侈品的定義是較高層次的設計師+材料+工藝+服務的合成品(本身包含著較高意識和物質)被較低層次的人佔有時呈現的狀態。也就是說,當懂的說出“我們都是美的暫時保管者”的泰勒接受饋贈并佩戴寶格麗珠寶時,這種搭配的狀態並不奢侈,只是恰到好處。我想,沒有人會認為泰勒是一個虛浮的女人或爲了高消費出賣情感的女人吧。人類對高端消費的渴望是本性,如同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樣普通,客觀上可以推進社會進取。如果中國民眾對西方高消費體現出更高的熱情,那也只能說明中國的設計師太不行,高端產品行列的生產力水平低下。民眾一般很務實的,消費大部份時候僅僅是你情我願,錢花在刃上的交易,我也希望可以儘量去道德化和政治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0:47 , Processed in 0.07038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