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原创文字] 闲话韩文汉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23: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3-1-8 16:37 发表 昨天粗略一看,以為是轉的技術貼。今天再看一遍,這篇就是天馬兄寫龍門石窟遊記以及老師轉《一夜九渡河記》時提到的趕稿吧。前半段列的詩詞寫的也太好了,居然是非母語寫的,這讓我們情何以堪?

 

说的上比较好的也就是奇遵的那首五律和平壤妓的那首七绝。韩国古代文人笔下确实还有些不错的汉诗,文章篇幅有限,不便过多列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21: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带着问题再读,感觉果然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0: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北朝鲜训练的武装特工越过38线,潜入汉城,准备刺杀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事败。下图是报道此事的当时一些报纸的图样:

 

 

4b6bc4b1gdb46fd3d20d1&690.jpg
4b6bc4b1gdb470323875a&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09: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了一遍,内容很丰富,“薯童谣”更是绝妙,看来利用童谣谶语蛊惑人心、造成舆论影响太重要了,是不同民族的有心人不约而同使用的手段。这学期中文学院留学生新生有很多课时是英语,我问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感受,他们纷纷摇头,“太难了,学得不好,比汉语难”。尽管汉语教育在韩国不是最吃香的,但韩语、汉语渊源太深了,韩国人心理上觉得汉语亲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4: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3-12-2 09:57 发表 重读了一遍,内容很丰富,“薯童谣”更是绝妙,看来利用童谣谶语蛊惑人心、造成舆论影响太重要了,是不同民族的有心人不约而同使用的手段。这学期中文学院留学生新生有很多课时是英语,我问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感受,他 ...
哈哈 这个倒是第一次听说 

逆向来看,我作为中国人倒是觉得英语比韩语更有规律,更好入门

英语语序也和汉语一致,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学英语比韩、日民族有优势。

不过对韩国人来说,汉语英语都与他们语序不同,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劣之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6: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欧阳柳 于 2013-12-2 14:55 发表 哈哈 这个倒是第一次听说 逆向来看,我作为中国人倒是觉得英语比韩语更有规律,更好入门英语语序也和汉语一致,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学英语比韩、日民族有优势。不过对韩国人来说,汉语英语都与他们语序不同,就没有 ...

 

你通晓三种语言,谈起来更具权威。语序是个大问题,影响到你对一种语言面貌的认识,更是传统上人们划分语言类型的标准之一。英语语序基本跟汉语的一致,也有不同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8: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欧阳柳 于 2013-12-2 14:55 发表 哈哈 这个倒是第一次听说 逆向来看,我作为中国人倒是觉得英语比韩语更有规律,更好入门英语语序也和汉语一致,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学英语比韩、日民族有优势。不过对韩国人来说,汉语英语都与他们语序不同,就没有 ...

 

每种语言要学好,都有它很难的那一面儿。韩语跟英语比,易在阅读,很多汉字词不学既可猜出其意,我现在读报纸上的新闻,很多都能看懂。但韩语的听力要比英语难,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就可能会有不同的音变,增加了听力掌握的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17: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段时间在朋友圈发了条微信说,这几年的阅读兴趣转向了历史,最大的感受是,进了这个门,就得多读书。很多时候,在某个问题上,一本书,甚至就一篇文章没读到,见识就会了差整整一层。这里可以拿拙文《闲话韩文汉文》为例来说明,拙文最后将韩国的一度废除汉字,归结为极权者自我做古,下笔时颇以为能揭出些普遍现象,并为此自得。待到读了加拿大学者施恩德的一篇文章《脱离“中央王国”:1895年到1910年间朝鲜民族主义思想中的中国问题》,发现自己上文的结论见识浅了,从此开始以东亚国家百年来的现代转型为背景,来思考朝鲜半岛的语言政策。待到这两天读完了邵毅平先生的《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才知道,以近现代化转型的百年为观察单元,还是浅了,这个事情,背后还有更深刻更根本性的东西,是朝鲜半岛几千年来一直贯穿下来的。所以,没什么可说的,还是得多读书,有时,一件相关的史事不知,对问题的思考和判断都会严重走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9 23: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白水 的帖子

看来白水君对韩国“去汉文字化”现象又有了新认识了,原因不仅仅是“韩国百多年来走过的历史过程及背后的心结”(“文字的故事”,http://ishuiyunjian.com/viewthread.php?tid=4892&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9&page=4,第33楼)了吧,得从更深远的历史背景、更宽阔的地域背景来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3: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木兰晓芙 的帖子

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2:07 , Processed in 0.05193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