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部渐入佳境。有张式的荒凉感:这种荒凉一定是以灯红酒绿、花团锦簇为前奏的。台湾的朱天文朱天心苏伟贞,香港的黄碧云,都有这种荒凉感。
奇妙的是,这个无限丰裕的物质世界一定是现代工业的产品,而不是和土地相关的古典时代的农业产品;瓜果粮食堆积得越多,越丰饶富足踏实,心里有底,可以把人高高托举起来,人处于上升态势;而工业产品堆积得越多,越空洞空虚,心里没底,时时刻刻有没顶的恐慌,人处于下坠的态势,那些物、那些细节的美便成了要紧紧抓住的浮木,只有一刻欢愉,终究抵不过扑面而来的荒芜。
所以,前半部在物的世界里略显浮躁的雀跃游走,小儿女式的呱噪,被物勾起的短暂兴奋,到底是要落实在后半部,物的汪洋大海退潮后,惨淡虚无疏离无助的个体存在,像沙滩上零星散乱的残留物。
看上去,行香子似乎终于从那个轻愁薄忧的古典时代,慢慢步入这个沉重暧昧荒凉的现代。不知道这对你意味着什么,是一路这样荒凉下去,还是奋力抵抗,用你的古典情怀。我是前者,所以特别希望你是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