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7-24 15:32 发表 已拜读。我最近很喜欢樋口一叶,也对日本文学很感兴趣。楼主文中所探讨的日本辞世歌,真是非常有意思。 但关于中国文学乃至文化,有几点疑问: 一、“575”的节奏美感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视听体验,与我们传统的五言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7-24 21:54 发表 小香文字精妙,诗句信手拈来,更加如今思维缜密精进,可怖可怖!
其实这篇文章的创作初衷是我酷爱的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全面战争:幕府将军》中,每轮游戏开始之初就会有一些辞世歌出现,既起到缓和紧张感的作用,又增加了我对辞世歌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积累,所以提笔写下这篇文章。
这里附上http://tieba.baidu.com/p/1083491291游戏中出现的所有名言的中英文对照。
推荐全面战争系列的游戏,这类游戏强调历史感,比如《全战:罗马》就会有加图、凯撒、屋大维和西塞罗等人的座右铭,占领某个世界奇观后出现对这一奇观的介绍;《全战:帝国》主要是美利坚国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名人的铄金之词;《全战:中世纪2》主要是中世纪的僧侣、将军、君主和艺术家的名言、事迹。
此次主要是关于幕府初创时期的辞世歌,幕末并不是写作的着力点,因此也没有去刻意搜集吉田松阴、西乡隆盛等人的作品。
其实,对马海战、甲午海战时,东乡平八郎元帅也创作过辞世歌,即使到了二战,山本五十六元帅在预感自己前途多舛时也有过类似感慨。不过还是谢谢楼主!
学姐您好,其实我这篇文章已经发表在大理的《惠眼》上,但是仍然感到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另外,曾经征询过胡老师,如何在更高等级的刊物发表文章,胡老师建议我现在水云间上,让大家多提意见。刚开始我还信心满满,谁知没到半天,就遇见这么多良师益友,甚至大家提出的许多问题,由于所知少之又少,都没有办法回答。非常后悔这么晚才来水云间,愧对自己是中文院的一分子。
今天,能遇见大家,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之一!
原帖由 帝国重骑兵 于 2013-7-24 23:58 发表 学姐姐您好,其实我这篇文章已经发表在大理的《惠眼》上,但是仍然感到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另外,曾经征询过胡老师,如何在更高等级的刊物发表文章,胡老师建议我现在水云间上,让大家多提意见。刚开始我还信心满满,谁知没到半天,就遇见这么多良师益友,甚至大家提出的许多问题,由于所知少之又少,都没有办法回答。非常后悔这么晚才来水云间,愧对自己是中文院的一分子。 今天,能遇见大家,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之一!
学姐姐您好,其实我这篇文章已经发表在大理的《惠眼》上,但是仍然感到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呵呵,《易·乾》:“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学问学问,本来就是要学而且问,才能有进境。这话不仅对你适用,对我们每个人都适用。
欢迎你把这里也当成你自己的精神家园,欢迎你把自己也当成这里的主人,欢迎常来,多参加各个话题的讨论,还可以参加一些版下的活动:)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7-24 21:37 发表 可能因为我理解的“隐居避世是手段而非目的”是指,可以通过隐居来获取声名,从而有入仕之机,所以我才对举李白和陶渊明。而你的意思大概是隐居避世只是一时无奈的选择,实则内心真正的选择还是入仕。尽管这样,我仍然觉得,即使有金刚怒目的猛志,他在认清现实的黑暗以后,已经大抵退回到老庄了(金刚怒目一面的存在并不影响这一点)。所以,这一点上,我尊重楼主与白水老师的意见,但还是保留我的看法。
这里实际有个语义理解重心的问题。如果特别强调“手段”这两个字,把隐居理解成身在山林心存魏阙,理解成终南捷径,理解成翩翩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理解成《北山移文》里所描述的那种种,或者像楼主重骑兵兄弟后面所描述的山中宰相的济世之功,那么陶渊明和这些人确实是不同的。但如果语义重心落在“不是目的”上,并且把这个目的理解成楼主文章该段的关键词人生的“终极目标”上,那么说陶其实并非将隐居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这话也说得过去。终极目标是不应以前提而转移的,你说陶“认清现实的黑暗以后,已经大抵退回到老庄了”,那么如果现实不黑暗呢?楼主要强调的,是在儒家传统教育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是终极目标,也是终极真理,这话对陶其实也并不例外。这几句话固然是宋儒所说,但即使用来说孔夫子,也虽不中,亦不远矣。当然话说回来,楼主论述隐居避世时在全称判断意义上使用“手段”一词确实不严密,有问题,如果就字义来较真的话,会遇到很多个案的挑战,这倒也是真的。所以你提到要慎用全称判断,这个意见非常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8:53 , Processed in 0.05802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