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白水 于 2013-11-22 22:47 发表 这样讨论,就越说越清楚。那么,现在我想说的是,并不能要求所有的读者都对各语种的译者水准了如指掌吧?既然有劣译(注意,我这里说的劣译特指那些硬伤比比意思译得满拧的译作,你说的那些语体文风问题暂 ...
但下笔时,这些隐含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表达出来,这时,就容易出现立论对象超出自己的实际关注范围,出现漏洞这种情况。这时,如有人指出来,比较明智的做法,是立刻收缩战线,把自己的兵力使用范围缩小,使立论严密起来,而不是勉强在不必扩大的领域里硬撑着。
大谢,受教!
现在我想说的是,并不能要求所有的读者都对各语种的译者水准了如指掌吧?既然有劣译(注意,我这里说的劣译特指那些硬伤比比意思译得满拧的译作,你说的那些语体文风问题暂不在我这个界定范围内),就会有吃亏上当者,这时,有人指出那是劣译,是不是一种功德呢?还是只能交给时间?
但你不是这样做的,而是一开始说的好像连粗制滥造之作都不存在,全都是观点之争,即使存在了,也尽可能地要同情,甚至还要怪读者自己不熟悉出版社不熟悉译者,这跟消费者买了伪劣食品却怪消费者没有专业知识,有什么两样?怪读者之外,又说要交给时间,难道面对这种真正的劣译就不该有所作为?
如前所说,当然还得有所为。若老师举出消费者的例子,那就很明显,我这里确实错了。可能因为我自己是个“靠谱”的读者——但凡购买译著,一定事先查出版社译者等等——就觉得天下读者都应该这么“靠谱”,这确实不对,这我道歉。如果就这个问题,我说,批评并且交给时间,二者兼备,这可以吗?另外,我想可能问题还在于,我没有强调应该有所作为。因为我把批评本身作为一个默认前提,近于常识。一边是没有强调,只是一笔带过,一边又一味强调读者自己负责、交给时间云云,可能给人错觉,以为我反对指出劣译。我看了就很诧异,“咦,我不是这个意思”之类。是这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