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白水 于 2013-11-28 15:34 发表
写景状物,是慢功夫,细功夫,也是磨练文字真功夫的好方法。难得又看见了这样认真来做此事的大段文字。在写这篇东西的过程中,脑中印象的回想,以及寻找恰切字句来对应的反复斟酌推敲,其中甘苦种种,木耳应该有很多 ... 极是。
前两天大家谈论写景状物,颇有感触的同时,也遗憾这么多年来都没好好练过。这次真要下笔时,发现心中有许多感慨,但付诸笔端时却是一团浆糊。思考原因,一是观察不够细致,此为前提;二是语言不够丰富,正如师言,很难找到恰切字句来对应;三是读书不多,以前读名著也不会留意景物描写,所以一直未有训练提高。近期读名著时,稍微留意模仿,还是略有收获。
在草就此文的过程中,约莫有几点感受还是稍慰己心。一是观察要细致,每种景物只要有三四句话描写到位足矣,并不需要一整段都写一种景物,所以写景状物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二是遣词造句时双音节词汇更易于描摹写景,一般比单音节字或词好用得多。三是句子结尾,平仄音韵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四是语言只要能够到位,还是简易平白为好。当然,以上只是粗浅感受,离各位技法还是相差甚远。惭愧惭愧。
说到技法,非常感谢白水师说的,“写作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类似的总结。不知道写景状物也好,其他文章写作也好,还有没有类似的总结可供借鉴。如果有某本书专门从这种抽象的角度进行讲述,看后肯定会让人受益匪浅。
如果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在写景状物上下一番功夫,这真是慢活、细活,同时也是最能表达情绪、愉悦人心的真活、好活。
[ 本帖最后由 木耳 于 2013-11-28 23:4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