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白水 于 2014-10-2 10:50 发表 今天想到小即兄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一定会提到张贤亮,找出书来一看,果然,小即兄的大著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所具有的某种突破性意义给予了很高评价。只可惜,对张的评论只有这一点点,要是能在这座 ...
今天才看到老白的这条,甚为抱歉。我谈不上对张贤亮多有研究,一直关注得不多,主要是感觉他的文品其实是二流的。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当年是很轰动的作品,可读性也比较强,不过小说根子里其实是一种“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旧意识,叙事者既自命为精英,同时又男权中心,还挺自恋。王安忆《叔叔的故事》已经针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反思。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4-11-7 00:41 发表 不过小说根子里其实是一种“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旧意识,叙事者既自命为精英,同时又男权中心,还挺自恋。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4-11-7 00:41 发表 今天才看到老白的这条,甚为抱歉。我谈不上对张贤亮多有研究,一直关注得不多,主要是感觉他的文品其实是二流的。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当年是很轰动的作品,可读性也比较强,不过小说根子里其实是一种“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旧意识,叙事者既自命为精英,同时又男权中心,还挺自恋。王安忆《叔叔的故事》已经针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反思。 ...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4-11-10 19:20 发表 小即君说得有理,但才子佳人模式本身并不令人反感,男权中心和自恋则令人深思,说实在的,张贤亮的作品我印象不错,有些地方还击节称赞。但确实有些男作家的作品让我读后心中不安,比如周国平先生的《妞妞——一个父 ...
原帖由 西贝惑 于 2014-11-11 00:14 发表 1,对张贤亮的感觉和小即兄的相似,并且上过顾彬(德)老师的课,他对于张的评价干脆是,文学投机倒把者。因为感到震惊反而激起了重新看其作品的兴趣。当时感兴趣的点是,有关文学作品中的“吃”,对比着莫言、萧红、 ...
作为水云新秀,你提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你!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4-11-10 19:52 发表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女生,就称曾被《妞妞》感动哭过……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4-11-12 01:44 发表 作为水云新秀,你提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0:58 , Processed in 0.06663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