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古小即

[文 学] 博尔赫斯:双梦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6 20: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4-12-12 01:49 发表 巴格达有个人,原本家财万贯,但他不善治产,不久只剩祖传的老屋,只好给人干活儿。一天,他干活累了,在自家花园的一棵无花果树下睡着了,梦见一个浑身湿透的人从嘴里掏出一枚金币,对他说:“你的财宝在米斯尔,去 ...

今天刚看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应该说整本书都是讲这个梦,他梦见在埃及金字塔有宝藏,一路艰辛地去了,最后被打了一顿,人家再告诉他,宝藏在他以前待过的寺庙里的无花果树下。不过整个过程,充满了神秘主义和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13: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者不诬,无非这个道理,这个故事内容奇警,所以博尔赫斯用了它。但博尔赫斯小说最重要的是第一句话“阿拉伯历史学家艾尔一伊萨基叙说了下面的故事”,一再强调叙事视角或证明故事的真实性是博尔赫斯小说的特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2 收起 理由
古小即 + 2 斋主提醒得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8 08: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凝 于 2014-12-12 10:12 发表 这位爷爷的翻译风格真是飘忽,查了一下竟然还是咱们学校毕业的,老校友。我猜想,纯猜想,可能是这个人的父亲很慷慨,以前朋友的母亲来选珠宝,他父亲直接赠送。出于对慷慨的感激,朋友既归还了珠宝,又送给他一笔启 ...


译者就是是阿语系老教授李唯中啊,我们老师天天给我们讲述他的光辉历史,说他是中国现代阿拉伯语翻译第一人呢 ~ 信不信由你自由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8 22: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伊斯兰教的故事,与基督教没有直接关系,尽管各正教的教义中在劝人向善和信仰方面都有共同之处。

博尔赫斯经常从各民族的经典故事传说中取材(当然,最多的还是阿根廷本族的传说轶事),相对于他那些充满神秘感和多重解释可能的篇章,这则小故事相对来说寓意还是很明显的。开罗的人代表“信仰”,相对的伊斯法罕的队长则代表“知识“,一开始开罗的人相信但不知道,后来身体潮湿的人以及队长让他知道了,所以他获得了宝藏,这个突然出现的身体湿湿的人就代表”神“,而伊斯法罕的队长只是知道,但却不相信,所以他没有机会获得宝藏。

这样一来,故事的寓意就很明显了,在一千零一夜里,无非是劝人信神的故事,博尔赫斯的兴趣可能更深一层,他要说的是信仰与知识的关系,信仰重要还是知识重要呢?换言之,未经证明的道理,仅仅是因为它是神的指示,我们就可以相信吗?宗教的回答当然是信仰要高于知识,只是有知识,但却不信,就像那个伊斯法罕的队长不会获得宝藏,而只是信仰却没有知识却不要紧,因为神会指引你,让你获得知识,最终得到宝藏,就像那个开罗的人。宗教在信仰与知识这个问题上一向比较坚决,对知识持有一种警惕态度,最坚决的是基督教,耶稣干脆说”不可试探我的主“,意思是连怀疑的机会都不给你。说实话,对此我不怎么认同,我觉得这有点绑架的意思,靠什么绑架呢?靠许诺给你来世的幸福(虽然不一定有,但不许你怀疑),为什么靠来世的幸福能绑架你呢?因为你穷,你不期待来世的幸福,也没什么希望去获得在世的幸福,故事里开罗的人的传奇正是从一贫如洗开始的,如果他富可敌国,他还会相信那个身体湿润的人在梦里的话么?回想一下基督教的发展史,就可以知道,一开始基督教在富人那里是没什么市场的,耶稣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也有可能,这话有抱怨的意思(可以想见,当时有些富人甚至连试探上帝的兴趣都没有)。当然,等到贵族们看到基督教的作用,形势就不一样了。

博尔赫斯重写这个故事也是想宣扬信仰高于知识这个意思么?不见得,如同斋主指出的,故事的第一句话很关键,这老瞎子首先告诉你,这个故事我只是转述,这可是别人说的,至于我怎么想,你们猜吧。博尔赫斯总是转述别人的故事,虽然不能说他全都不认同他所转述的故事,但很可能表明了他对某些故事传达的观念持有中立或者保留的态度。我觉得更可能是这个故事某些特质激起了博尔赫斯的兴趣。寒凝那个环也说得好,但限于故事本身的层面,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更大的环,那就是:无论这个故事的细节如何精彩,无论它对于信仰高于知识的论断多么有说服力,它仍旧是一个故事,别人转述的一则宗教传奇,如果你想相信相信比仅仅知道而不信好,那你首先得相信这个故事本身是真实的,而如果你宁愿相信这个故事本身是真实的,说明你本身就有不必知道就可相信的觉悟,那么这个故事就没有意义了,故事在自身的叙述中消解了,是的,这是博尔赫斯的老套路了,你一定想起了那座小径分叉的花园,只不过在那里,故事的寓意非常隐晦,但消解的意味却很明显,而在这则故事中,寓意不难理解,但消解的意味却很隐晦。

补充一下,也许正是存在这样一个事关大前提的”环“,基督教的教义中才有很多矛盾,耶稣死后多次向彼得显示神迹,为什么呢?这可是那个坚称不可试探我的主的耶稣啊。或许,让人们在放弃知识的条件下选择信仰,终归是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00: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剩翼 于 2014-12-18 22:07 发表 这是个伊斯兰教的故事,与基督教没有直接关系,尽管各正教的教义中在劝人向善和信仰方面都有共同之处。博尔赫斯经常从各民族的经典故事传说中取材(当然,最多的还是阿根廷本族的传说轶事),相对于他那些充满神秘感 ...

 

 

老翼的分析太精彩了,由一则小故事勾连起基督教的起源,读后受益匪浅。我只是单纯觉得这个故事好玩,没想到还可以如此深挖。关于博尔赫斯对这个阿拉伯故事的态度,我感觉他赞赏的成分居多,他一直喜欢保留世界的神秘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00: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沉默的邦兄 于 2014-12-18 08:52 发表 译者就是是阿语系老教授李唯中啊,我们老师天天给我们讲述他的光辉历史,说他是中国现代阿拉伯语翻译第一人呢 ~ 信不信由你自由喽

 

本校外语学院藏龙卧虎呢,上次不是发现卡尔维诺的译者之一也是外语学院的吗。

邦兄有空,可以查查原文,看看李唯老的这个翻译是不是地道:(这字条意思不清,很可能是翻译导致的)

 

打开字条,是一首诗:“到贵府来的,都是我的亲人。母亲选过珠宝,未曾花费分文,盼君不要羞我,莫在乎这区区金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00: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凝 于 2014-12-12 10:12 发表 这位爷爷的翻译风格真是飘忽,查了一下竟然还是咱们学校毕业的,老校友。我猜想,纯猜想,可能是这个人的父亲很慷慨,以前朋友的母亲来选珠宝,他父亲直接赠送。出于对慷慨的感激,朋友既归还了珠宝,又送给他一笔启 ...

 

寒凝的生物学知识也大放光芒啊。关于文学与几何的想法也很好。关于这个字条的解释,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平实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00: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文湃 于 2014-12-12 10:28 发表 我猜楼主发前两楼是为了给第三楼铺垫吧。梦里都有“神灵”的引导,我想第三个也有可能是借钱的朋友受到了引导,书信的内容有可能是借钱的朋友“梦里的神灵”给的引导,而故事名字叫《贫富变化一瞬间》是不是要表达一 ...

 

第三个故事如果不是那个字条有些拧巴(突然出现“母亲”),其他部分其实也只是个普通的故事,大概无非就是讲钱财乃身外之物、要看轻钱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9 01: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剩翼 于 18-12-2014 22:07 发表 这是个伊斯兰教的故事,与基督教没有直接关系,尽管各正教的教义中在劝人向善和信仰方面都有共同之处。博尔赫斯经常从各民族的经典故事传说中取材(当然,最多的还是阿根廷本族的传说轶事),相对于他那些充满神秘感 ...

分析很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8:13 , Processed in 0.0595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