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褴褛昼行

[原创文字] 读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的散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9: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文湃 于 2015-1-21 16:11 发表 通篇读完,酣畅淋漓。读过几本文学史,单是摘出来的诗,最喜欢李白的,李白写的诗自然的很,时常有一种感觉:这些诗句原本就存在,只是李白发现了,但也就是李白发现了。

恩文章本天成,李白偶得之: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9: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卓 于 2015-1-21 16:21 发表 谢昼行兄祝福。昨天朋友圈看了篇文章,写大唐诗人朋友圈,行文和楼主文章颇多相似之处,楼主可以找来看看

找到看了,作者六神磊磊主攻金庸小说,写诗人的事儿也很热闹啊,看他写民国中日围棋对阵的也挺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23: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长容细品,包括木兰提供的那几个以前的帖子链接,都非常精彩。提供一点八卦性内容:2010年长安社的《李白与杜甫》出版合同是我去郭沫若纪念馆和他的女儿郭平英接洽的,这个长安社,非常吊诡的是,它是“长治久安”的意思,隶属于中央政法委。

 

对了,昼行兄,想个什么办法把你那“马恩列毛鲁电子书大全”传给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5: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大八卦啊 电子书打了个包,传到了百度网盘,链接:http://pan.baidu.com/s/1jGwygWu 密码:lwg8 大概两百多M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 15: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褴褛昼行 于 2015-1-23 15:40 发表 这是大八卦啊 电子书打了个包,传到了百度网盘,链接:http://pan.baidu.com/s/1jGwygWu 密码:lwg8 大概两百多MB

 

已下载,很全,感觉很充实。感谢昼行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17: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褴褛昼行 于 2015-1-22 09:54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南卓 于 2015-1-21 16:21 发表  谢昼行兄祝福。昨天朋友圈看了篇文章,写大唐诗人朋友圈,行文和楼主文章颇多相似之处,楼主可以找来看看

找到看了,作者六神磊磊主攻金庸小说,写诗人的事儿也很热闹啊,看他写民国中日围棋对阵的也挺有意思的 

那个“大唐诗人朋友圈”我看了一部分就没再看下去,这类文字我不太喜欢。当然微信朋友圈比较流行的就是这种东西,但看过之后也就是看了点热闹,获得一点谈资而已,不会给自己的精神留下多少真正的养分。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昼行君主楼这样的文字,结结实实地读一本书,然后酣畅淋漓地写下这么一大篇札记,写这种文字,首先是为了真实地记录自己的读书所获,而不是为了取悦观者,也正因如此,我读的时候能看到很多亮点,会有所触动,启发,以后到必要时(比如下学期讲唐诗要讲李白时)可能还会再来看一遍。这才是我欣赏的文字,所以我加了一个威。(关于加威,需要跟昼行君解释一下,水云间改版改用DZ程序后,多了个会员间互相评分的功能,根据品级不同,能评分的额度也不同,这里最大的硬通货就是威望值,每人每天最多只有一个威望值可以加给别人,因此,加威也就表示这是我这一天看到的最欣赏的一个帖子,相当于会员给对方加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17: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5-1-22 23:40 发表 文长容细品,包括木兰提供的那几个以前的帖子链接,都非常精彩。提供一点八卦性内容:2010年长安社的《李白与杜甫》出版合同是我去郭沫若纪念馆和他的女儿郭平英接洽的,这个长安社,非常吊诡的是,它是“长治久安” ...

以前水云间曾有会员转了方舟子的一篇东西《浪子李白与情圣杜甫》(见http://ishuiyunjian.com/viewthread.php?tid=1048&extra=&page=8,77楼),你一直希望我回应一下这个问题,现在昼行主楼这篇长文对此已有了很好的回应,你自己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17: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手里的《李白与杜甫》,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第一版的1972年第二次印刷本,前面印着毛主席语录,是一次在地摊上淘来的。当时买这本书,是想当笑话看的,因为这书的声名一度十分狼藉,对它的恶评很多。但这书我后来读了一些章节,发现它其实没有想象的那样不堪,郭沫若到底还是有学问的,只要能给他运用自己的学术能力留下一定空间,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会有亮点,这就是我对这书的一个总体看法。但话说回来,书中不是没有可以诟病之处,如对《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评论,这些也是事实。不说明这一点,只怕有不少人看了昼行这篇长文后,会以为郭的《李白与杜甫》毫无问题,纯然是一本值得欢喜赞叹的杰作,抱着这样的想法买回这本书来看的,只怕会失望。主楼上的这篇长文,里面其实是既有郭的研究内容成分,同时更有很多是昼行君自己精彩的发挥,这一点,还请各位看官留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9: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5-1-25 17:29 发表 那个“大唐诗人朋友圈”我看了一部分就没再看下去,这类文字我不太喜欢。当然微信朋友圈比较流行的就是这种东西,但看过之后也就是看了点热闹,获得一点谈资而已,不会给自己的精神留下多少真正的养分。相比较而言, ...

感谢赠予的硬通货! 在“打分”中看到了加威望的选项,以后有方法表达对文章的喜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6 15: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檀作文:《李白与杜甫》:郭沫若的丑与美

      不记得是第几次读《李白与杜甫》这本书了。从前印象很不好。为的是郭沫若挖空心思地贬低和糟践杜甫,看了让人生气。我又向来不认同郭沫若的为人。因此,总是带着抵触的心理来读。这一回算是耐着性子,又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对于《关于杜甫》部分,还是极反感。
   窃以为这本书的后半部,完全不必写。除了标榜阶级立场之外,看不出郭沫若在杜诗研究方面下过任何工夫。郭沫若写杜甫,通篇都是这样一种“找茬”的调调;读之令人生厌。我们若想从郭沫若对杜甫的具体论断里有所受益,注定是缘木求鱼。但若换一个思路,将郭沫若对杜甫的论述,当做特定时代文学批判的一个典型案例来解读,则足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于学术史的了解大有裨益。研究20世纪学术史者,不可不读该书,尤不可不细读该书《关于杜甫》部分。郭沫若挖空心思诋毁杜甫,亦时时见出其天性之黠慧,若能抛价值判断于一旁,读者自可从中找乐。
   但说句良心话,该书的《关于李白》部分,确实写得好。古往今来的李白研究,并无几人能出其右。我每次读,都要为之拍案叫绝。
   郭沫若的文史功底和才气真是罕见。郭沫若尤其擅长直觉式判断,往往不待繁琐考证,一眼即能看出问题。郭沫若论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可能是伪作,说帖中“癸丑”二字写得过扁,分明是后来添上去的。我最佩服他这种直觉式断论的本事。非兼得天才与学力之长,不能做此直觉式判断。郭沫若论李白,亦颇多此种判断。譬如他说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奔流咸秦”的“咸秦”二字是“碎叶”之讹;又据魏颢《李翰林集序》“生子曰颇黎”,论断世传李白子名“伯禽”,实乃“伯离”之误。这些判断,皆前贤所未能道。虽然不免有臆测的嫌疑,但足以备一家之说。
   “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这一章,写得最为精彩。永王事件,错综复杂。读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往往如堕雾里云中,难得真相。郭沫若却将玄宗“制置”、肃宗称帝、永王东巡三者之间的时间差算得极准;将玄宗、肃宗、永王父子兄弟三人各自算盘,剖析得细致入微。此一部分剖析事件原委,可谓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所下判断,真如老吏断狱,精悍绝伦。故足以发千古之覆。我每读此章,必大呼痛快。郭沫若作为大史学家的政治洞察力,不是一般的文史研究者所能具备的。这大概与其一生从政、谙熟政治斗争有关。
   “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这一部分,亦精彩。郭沫若分析李白下狱及流放夜郎前后心理变化,极为妥帖。较之一般的人物传记,郭沫若在还原诗词作品的情境方面,亦见出他作为大文学家的敏感。他在行文中,随意插叙《早发白帝城》、《上三峡》两首诗,说明李白遇赦前后心境的不同,令人叹为观止。
   学术研究,往往因袭者多而发明者少。郭沫若论李白,于史料左右逢源,而其论断又是这等醒透痛快。是以可贵。
   说到文章的写法,郭沫若《关于李白》也具有典范价值。同样是写李白,他不像李长之那样缺乏深度,但也不是陈寅恪那样纯粹论文写法。郭沫若用纯粹的白话来写作,语言生动,表达到位,不愧为现代文的大手笔。
   郭沫若博闻强记,随手援引的资料,也很有趣。原来陆游对李白和杜甫的功名思想,都很有些看不惯呢。陆游批评李白,说:“以布衣得翰林供奉,此何足道!遂云‘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宜其终身坎坷也。”陆游又写过一首《秋兴》诗批评杜甫:“功名不垂世,富贵但堪伤。底事杜陵老,时时矜省郎?”读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亦可满足猎奇心理,此亦一乐。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3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褴褛昼行 + 3
白水 + 10 好文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0:32 , Processed in 0.08076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